杭州爸爸不让14岁女孩玩手机,女孩离家出走,玩手机真的罪大恶极吗?
不能用罪大恶极来定义手机的存在,或者用原罪的表述更加贴切,毕竟手机只是一种工具或者载体,而孩子痴迷于手机则是受到了各种主题和类型的手游吸引,这跟曾经的模拟街机游戏让很多年轻人痴迷于其中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只能手机只能算作原罪,只有各种诱发因素的出现,才会让原罪得以激发从而导致孩子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
不可否认,手机和手游的出现,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甚至会成为健康成长的阻力和隐患,但家长没有尽到管教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导致孩子被手机耽误和贻害的客观必然,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缺乏自制力和自控力的孩子无法对手机的危害有着理性的认知,长此以往行程依赖性也就不难理解。
除了上述两个层面的原因之外,对于游戏服务商的管控力度相对孱弱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的游戏服务商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游戏研发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元素,从而成为了沉溺于其中的诱因,如果能够在这个层面加以改进,强化对游戏服务商的管理和监督也会产生相应的作用。
目前来看,十几岁的中学生因为手机而离家出走已经呈现出了高发趋势,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也就无法为孩子提供健康合理的成长环境,而作为父母不管大环境如何变化,对于孩子的科学教育和正确引导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对孩子沉溺于手机的防范作用是有目***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