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问题

古典文学泛指各民族的古代文学作品,是文学的一部分,是现代文学发展的基础。它是文学发展史上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中国文学中最基本的东西。所谓古典文学,现在也指优秀的、有价值的古代文学作品。“古典”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一流的和模范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理论家以古希腊罗马的优秀作品为例,称之为古典文学。在中国,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五四时期的原始歌谣和神话被称为古典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文学思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无论是在文学思想上还是在创作技巧上都是如此。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但由于二战后文学发展的特点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现代主义”的范畴,后现代文学被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思潮,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并列。

与一般的思潮和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特定的作家或批评家群体,也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纲领和宣言。而且后现代文化是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容忍各种标准,主张“不断发展各种差异,努力维护差异的声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出现了各种思潮。许多后现代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我理论体系存在矛盾。然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完全不落俗套。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反对“旧”传统,而且完全否定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传统。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文学艺术应该建立在对现存秩序的解构之上。后现代文学不依赖任何死的或活的理论。在体裁上,它解构了传统的小说、诗歌、戏剧,甚至“叙事”本身。因此,后现代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摒弃所谓的“终极价值”。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有传统意义上的崇高事物和信仰都是由文字衍生出来的短暂产物,不值得被真诚或认真对待。客观世界和人本身已经异化,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制度无法改变。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愿意认真思考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和美学问题。他们不仅忽略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甚至忽略了问题本身。他们不再试图赋予世界意义。

(3)后现代主义文学提倡所谓的“零度写作”,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绝孤独、焦虑等深层意识,将其扁平化。在后现代文学中,写作失去了内容,转向了“写作”本身。作家只是把话语和语言结构当成自己的领地,写作就成了纯粹的表演和操作。比如,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故意让作品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分解、相互颠覆,让作品找不到终极意义。

(4)后现代文学刻意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明显有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化”靠拢的趋势。有些作品干脆以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形式出现,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

在文体上,惯用矛盾(文本中各种因素相互颠覆)、交替(在文本中,对同一事物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不连贯和任意性、极端(有意识地过度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嘲弄它)、短路(用一些手段打断对作品的解读)、反体裁(破坏体裁的公认特征和界限)、话语扩张(将其置于文学创作中)

在艺术手法上,后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艺术形式和技巧的创新,表现出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作家在写作中追求快乐的艺术态度(文)。作品的内容被形式所替代,即被文体的用词、句法和反讽的修辞效果所替代。叙事的中心性、整体性和统一性被非中心的、局部的、零星的、不连续的叙事游戏所取代。写作态度、生存态度和文本生产形式趋于同步,通过极端的嘲讽,富有想象力地把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撕给人们,写作和阅读从中获得瞬间的快感。文学观念最初是作为创作主体对自身幸福的一种游戏意识形式出现的。在文本制作中,过程、行为、事件、语言意象、语境、形式技巧等。都是突出的,对作品的解读是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