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
火车先到漳平,换乘龙岩,然后在龙岩汽车站跳上开往湖坑民俗文化村的中巴。这个过程听起来很复杂,但是因为换乘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很容易的衔接起来,所以去土楼的路一点也不难。
车子驶出龙岩市区,乡村的风景慢慢开始好转。这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阳光下的青山绿水格外妖娆,隐藏在其中的土楼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
说到土楼,就不能不提到土楼的建造者——客家人。原为中原汉人,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千百年后,他们游历万里,在闽粤赣边区形成了客家宗族。客家人非常团结,无论走到哪里,他们的家人总是住在一起。由于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或深山老林,当时不仅建筑材料匮乏,狼、虎、豹、贼闹哄哄,而且害怕被当地人骚扰,所以客家人建造了类似土楼的“防御性”城堡式建筑房屋。在福建,土楼分为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圆形的比较少见。
最华丽的铸花栏杆土楼是上海造的。
在我参观了民俗文化村最著名的土楼真诚楼后,我直观地感受到“土楼是一座缩小的城市,一座放大的碉堡”这句话被描述得非常形象。镇城楼虽然历史不长,但却是永定最宏伟的圆形建筑。它有内外两个环,直径48米。外环坚固高大,有四层。一、二层不对外开放,便于防御外敌。如果储备充足,楼里的人半年都可以不出门。内环是仿西式装修的中殿,宽敞明亮。据说二楼的铸栏杆是当时从上海运来的。带我参观的林大爷骄傲地指着手指说:“当年,我爷爷盖这个房子花了八万杨光。”客家民居是用糯米和鸡蛋做成的。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变化,包括元宅、卫龙楼、三角楼、走马楼和四合院。但最有代表性的还是龙圈地。围龙屋是典型的具有中原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极柱式、云南的篆刻一起,被称为中国最具乡土气息的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调查,这种民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的房型十分相似,有其历史渊源。客家先民原属中原汉族,因战乱、饥荒等原因南下至赣粤闽交界山区。客家先民南迁岭南定居后,不仅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还保持了原有的建筑和民居的传统风格。
龙屋的整体布局
圈地整体布局是一个大花园,在整体造型上,圈地是一个太极图。
围场前半部分是半月池,后半部分是半月楼。两半的连接处由一个长方形的空地隔开,空地用混凝土夯实并铺设。它被称为“和平”(或汤涤),是居民锻炼或晾晒衣服的地方。在“禾平”与池塘的交界处,用石灰和小石子筑成或高或低的石墙。矮的叫“墙脊”,高的叫“赵强”。半月潭主要用于放养鱼虾,浇灌菜地,蓄水防旱防火。它不仅是天然的肥料仓库,还是天然的污水净化池。
建筑的后半部分是中间的方形主楼。有“三栋两横”和一个围层;有“三楼四横”及周边两层。最小的圈地建筑面积几千平米,最大的上万平米。有的大龙屋,住着几百户几百人。一般来说,“三栋两横”是一个圈地的多数。有三个龙屋,两个横墙,包括上厅,中厅和下厅。厅与厅之间有天井,用木屏风隔开,可根据需要开合。有南北厅、上下走廊、厕所、会客厅、厢房、书房、客厅等。大厅四周,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主宅——横宅外层为半月形圈地,有的是一圈地,有的是二圈地,故名圈地。弧形的围墙守护着主室,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场的窗户一般都比较小,是天然的观察孔和射击孔,方便使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艺对抗来袭的敌人。其实龙屋的设计和建筑跟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汉人。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山区,受到当地人的排挤和欺负。为了团结起来抵抗侵略,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生活在一起,建造一座防御性的城堡式房屋——龙屋,抵御土匪和当地人的入侵。龙围内还有一个坚固的多层“炮塔”,可以用来储存食物和草料,也可以从制高点射杀入侵的敌人。如果土匪来骚扰抢劫,只要关了大门和半扇门,村民们就会携带武器进入龙圈和炮塔进行战斗。
《龙屋》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一是体现了客家人团结互助、尊老爱贤、礼貌文明、善解人意等传统美德。小假山、鱼塘、盆景一般布置在围场的大小天井里。各种花木围绕着主屋后的半园和正门前的半月池中的“花头”进行。圈地后面山上的森林叫“龙衣”,禁止砍伐。整个建筑掩映在常青树之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静雅。
围场内的柱、梁、枋、门等都雕刻有生动的山水花鸟、鸟兽等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看上去金碧辉煌,古色古香,蔚为壮观。一般来说,一个龙圈里居住着一个近亲家庭,他们和睦相处,尊老爱幼,互敬如宾。逢年过节,男女老少聚在主屋上堂祭祖,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其乐融融,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第二,客家龙屋的风格是对原有民居风格的继承。考古资料显示,黄河流域原始社会中晚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生活在由数十间方形和圆形夯土房屋组成的区域内。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里包含了对祖先的一些住房经验的恢复和借鉴。
第三,龙屋的建筑特征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影。体现在建筑对象与自然地形的和谐,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原则。如遇地形不理想,可通过增设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来调整座次方向,达到阴阳平衡,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掺杂了很多讲究“风水宅田”的巫术文化,如古语:“风水为天下不可少,全靠阴阳养”。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一方面表现了客家人群居的习惯。因为,无论是在漫漫征途中,还是初来乍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都有一家难以克服的困难,都要靠自己的姓氏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居民按辈分、等级分配房间,其楼房中央摆放着祖宗牌位,供后人祭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家庭伦理。
客家人盖新房时,通常会举行“乔迁新居”的习俗,称为“示煞”。请风水先生驱走“三害”会平安吉祥。搬家那天,有大宴会和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