镞是什么意思

镞,战国后期武器,通长5.3cm。 镞之横截面作三角形,狭刃,十分锋利。

青铜镞是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用弓弦弹发可射向远处。青铜镞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已出现,属最早出现的青铜兵器之一。其形制较多,主要有双翼、三翼与三棱三类,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战国时期,远射的三棱矢镞已改成铁铤。

弓矢之镞

● 镞

<名>

(形声。从金,族声。本义:箭头) 同本义 [arrowhead]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汉·贾谊《过

贾谊《过秦论》

秦论》。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犬戎主教四面放箭,箭如雨点,不分玉石,可怜一国贤侯,今日死于万镞之下。”

又如:利镞(锋利的箭头)

<形>

形容箭的轻捷,应声而至 [fast-flying,swift(arrows)]

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吕氏春秋》

◎ 箭头:箭~。

◎ 形容箭的锋利轻捷:“所为贵~矢者,为其应声而至”。

汉英互译

◎ 镞

arrowhead

English

◎ arrowhead, barb; swift, qu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