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加减10以内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职员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你收集的10以内的少儿加减法教案。欢迎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10以内儿童增减教案活动名称:

1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问题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2.学会看图看公式,学会写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

3.发展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加减法公式6。

2.多媒体课件。

3.作业纸“第六册”

活动流程:

一、游戏:《阳光快车》

师生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给我看看加减法卡。

如:9-6= 5+5= 6+4= 8-2= 5+3= 7-4=

老师说:告诉我,孩子,你的车什么时候走?

孩子回答:楠楠老师,我来告诉你,我的车几点开?)

第二,看图学编应用题。

显示课件

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些图片。谁想告诉孩子们图片里的东西?

(2)可以用什么样的计算题来表达?那么5代表什么呢?3代表什么?8代表什么?

三、学会通过图文相加的方式编辑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看图编应用题。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弥补的。请想一想,编一个。

(A)字幕图片的分发

(B)询问个别儿童

第四,幼儿实践活动。

作业纸第六册第50-51页。

儿童10以内加减教案2的设计背景

以“我要上小学”为主题背景,活动预设。通过孩子在活动中编的密码,自然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一个答案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问题。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同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公式。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知道和同伴的联系方式。

3.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孩子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熟悉1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要准备的活动

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孩子有想知道同龄人联系方式的欲望。

活动过程

一、引导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我们的孩子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都在谈论分手后的联系方式,包括写信,寄贺卡,串门,打电话...今天,我们要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1)通过看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展示由3+3,7-4,8+1等八个加减法问题组成的数字卡片...

这个环节是帮助孩子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期间: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比如这个手机的第一个号码是多少?“6”是什么数字?最后一个是什么?

老师:你真棒!我立刻破译了这个电话号码。你是怎么破译的?

杨:是用加减法破译的。

老师:你知道这是谁的手机吗?

年轻:幼儿园。

老师:以后有事或者想老师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心理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了第二个电话密码,问道:在心里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一会儿再说吧。

2.老师出示了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快速,一下子就破译了电话密码。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解码。

(1)根据公式计算答案。

1.把孩子分成四队:红、绿、黄、蓝。每个队有10个电话号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比较哪支队伍的能力最大,快速准确地破译电话号码。

2.每组交换检查。

请每组派一名代表报告另一队的得分。

(2)尽量根据答案编题。

司;这里有三个非常特别的电话号码。以后要给这些号码在10以内的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个数字都是答案。你编的密码要被其他组破译,所以越难越好。

-一开始让孩子编题时,老师提供的数字可以很小但很特殊(比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孩子明白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问题——比如可以用“1 65438”。

1.孩子们试着分组提问。

2.这些小组互相交换问题,并对它们进行解码。

请把解码后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们已经越来越熟悉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越来越喜欢。我深深体会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注意问题的多样性,激发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如何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也是教学中深入思考的问题。衷心感谢实验教材编委会。教材本身和编排都注意了分层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提问,以教材为依托。在正常教学中,应注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问题的多样性。在本案例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创设情境后自主提问,创设游戏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通常“你打不过我”“我考你”都是学生主动参与解题的表现。在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后,还注重人际情感教育。“你对同学的回答满意吗?”“谢谢大家”,都透露着浓浓的感情。通常结合课本的实际情况,经常让孩子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帮忙解答。

第二,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提供思维发展空间。

幼儿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个过渡不能是跳跃,要给孩子一根拐杖支撑。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这根拐杖是非常必要的,那就是创设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和观察,转化为抽象的表达。随着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对公式的计算过程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依次操作,一目了然。因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让数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在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

长期以来,问题解决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深深体会到,虽然精心编排的教材只涉及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但每节课的计算教学都渗透着应用教学。因此,在课堂设计中,努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材料,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对计算的澄清和透彻的讲解,而且也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10以内儿童加减教案3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2.能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完成后将物品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1.重点准备:2个塑料筐作为“粮仓”和“粮袋”(上面写着10以内的公式)。

2.学习工具准备:65,438+00两色盘(正面红背面蓝),数张公式卡,飞行棋,汽水盖,塑料碗,扑克牌,红枣等。

3.操作指南

活动流程:

首先,准备活动。

游戏:拍手提问。老师问10以内的分解作文,小朋友回答。老师问:“小朋友,我问你,10能分成几个?”孩子回答:“X老师,告诉你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

第二,游戏活动。

创造一个游戏场景:一个游戏系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游戏,所以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游戏。今天一起玩个够吧。

1,游戏“双色卡”。抛起来有10两色牌(正面红色,背面蓝色)。双色牌落地后,数一数有多少是红色的,多少是蓝色的,多少是红蓝一起的?老师在黑板上用公式列出了孩子们的答案。

2、游戏“扣碗”是5人一组。每组准备65,438+00汽水瓶盖和一个塑料碗。一个小孩左手把瓶盖摊在桌子上,右手扣一些瓶盖。大家一起数桌上剩下的瓶盖,一起算碗里扣了多少个瓶盖。可以调整瓶盖总数,在65,438+00内复习减法。

3、游戏“抓挠抓挠”将小鞋盒挖一个洞,放入10颗红枣,让幼儿把手伸进洞里去抓红枣,数出几颗红枣,算出盒子里还剩多少颗红枣。

4.在“小马运粮”游戏中,孩子们分成两队玩小马运粮。老师一声令下,两队跑到“小河”去捡一袋粮食。“米粒上贴着10以内的加减法题。孩子们在等号后填好答案,跑到“粮仓”把粮袋放到粮仓里,然后每个队的第二个孩子上来运粮。

第三,集体活动。

1,双色盘游戏,幼儿操作双色盘完成公式,并在方框中填入数字。

2、扑克游戏,小朋友两人一组,玩牌1到10,两个人各抽一张牌,比较谁大,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或者把两张牌组合成加法公式。

3.象棋游戏。2-4人一组玩飞行棋,每人扔两次。显示的点数之和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谁先到达中点谁就赢。

4.沟通摘要:

引导幼儿在游戏后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收集整理素材。

10以内儿童加减教案4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

2.能准确计算并正确书写公式。

3.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城堡场景插图、汽车图片、蝴蝶关相关图片、蚂蚁关相关图片、兔子关相关图片、王者关相关图片、极限挑战关相关图片。

材料准备:画板一个,画笔一个。

活动流程:

观察图片,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这座城堡的名字叫快乐城堡。里面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孩子们想进去看看吗?

请把孩子们带上老师的车去看一看。

播放课件,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

1.引导孩子玩闯关游戏:第一关“蝴蝶关”。

蝴蝶姐姐的花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后来又有四架飞机飞来。现在有多少?

摘要:花园里曾经有三只蝴蝶。四只蝴蝶飞进来后,花园里有七只蝴蝶。用公式表示就是3+4=7。

2.引导孩子玩闯关游戏:第二关“蚂蚁关”。

-小蚂蚁的小草坪上有什么?一个* * *有多少块?但是吃了三块,还剩几块?公式表达的是什么?

——小蚂蚁说要给每个人4块。它还剩多少块?如何用公式表示?

3.引导孩子玩闯关游戏:第三关“小白兔”。

-小白兔的花园里种的是什么?多少?但是摘了三朵之后还有几朵呢?如何用公式来表达它们?

4.引导孩子玩闯关游戏:第四关“王者关”。

国王很高兴每个人都来参观他的城堡。他说通关成功会奖励我们很多礼物!

国王的城堡有六面小红旗,但他想要九面。谁知道还需要多少才能做成九面小红旗?

5.引导孩子玩游戏:第五关“极限挑战”。

看着苹果所指的数字写出方程式。请把答案写在纸上。

6.结束了。

孩子们都通过了所有的海关,国王在车上奖励了每个人许多礼物。我们一起开车回家吧!

10以内的孩子加减教案。5这是对大班数学中8以内加法应用题教案的反思,是一篇优秀的教案文章,供老师和家长参考。

一、设计意图:

为了发展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设计了一个让孩子学习创造8道加法应用题的活动。先设置“买水果”的场景,让孩子学习编写应用题的方法,然后让孩子练习用图片写出自己的口头应用题,最后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孩子由浅入深进一步用口头方法编写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趣味学习法遵循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也符合大纲中的观点:“教育活动的组织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将教育融入生活和游戏中。”

二、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理图的内容编写相应的加法应用题。

掌握应用题的结构,体验编写应用题的乐趣。

3能完整准确地表达,提高孩子的语言概括能力。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能够与同行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要点:根据图意,写出8以内的应用题。

难点:能够清晰完整的表达。

三、活动准备:

素材准备:场景布置;水果超市,每人有操作卡,图片,骰子等资料。

知识准备:孩子已经学会了8以内数字的构成。

四、活动流程:

(1)用摸球的游戏来复习8的作文。

(2)创设情景,让孩子初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1说明:今天老师带你去水果超市买水果。

2要求:

(1)每人最多只能买5件,买两次放在两个盘子里。

(2)买完之后和伴侣聊一聊:你在超市买了什么水果?你第一次买了多少水果?你第二次买了什么水果,第一次买了多少水果?

游戏三:买水果。老师重点观察孩子买水果的情况。

4个别问题:重点引导孩子完整准确地描述。

5师生* * *总结:我去超市买水果。第一次买了两个水果,第二次买了三个,第一次买了五个。

(3)提供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听写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互动游戏:谁最厉害?

(1)请求:

a、请仔细观察,用刚才的方式完整地说一遍。

b、讲完后,把最后一句话变成问句,考考孩子。

(2)幼儿小组游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完整准确地描述画面。

(3)让个别孩子听写应用题。

3老师和学生* * *一样的总结。

(D)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幼儿进一步运用口试方法,在8内编出加法应用题。

1介绍游戏素材和要求。

2孩子的集体活动。

五、引导幼儿自己找嘉宾、老师,自由地进行口头申请活动结题。

活动反映: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多的使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孩子对游戏最感兴趣,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以让孩子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爱动手的好习惯。

相关文章

“设计门牌”:大班数学活动门牌设计教案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延伸、活动过程等。感受门牌号、楼层、房间位置的对应关系,学会用数字表达。利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动物建筑设计门牌号码。适合幼师参加大班数学活动。来看看设计门牌的教案吧。

“魔方三角形”:大班数学活动魔方三角形教案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让孩子认识三角形的特点。提高孩子的握力。适合幼师上大班的数学活动。快来看看神奇的三角教案吧。

大班数学教案:4人加法:数学活动大班数学活动4人加法教案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复习数字是3以内的加法和4以内的数字的合成。通过创设场景,让幼儿在运算过程中尝试自己的数字为4的加法公式,并尝试自己的数字为4的加法应用题。适合幼师大班上数学活动课。来看看大班数学4分的加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