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26岁了。看书和打游戏哪个更重要?
周四。6月20日
文章来源:国家馆(ID:郭关5000)
作者:国家馆
/01/
你是在努力进步,还是在主动浪费时间?
当彭彭第一次进入大学时,他有很大的抱负:
成绩保持班级前三;获得国家奖学金;加入学生会,策划至少一次大型校级活动;找个靠谱的导师,争取一篇本科生的SCI文章。
结果,几个月后,她中断了工作:
大学里的气氛很自由。她每天都玩,没日没夜。作业,能不做就不做;考试前两周,我补了一下,轻松过了。
别说国家奖了,我连安慰奖都没拿到。
当初为学习立下的旗帜早就倒下了。
学生会确实参加了,但是不愿意工作,不愿意出主意,几乎不参加什么活动。
这面旗帜,也倒下了。
大三痛定思痛,找了个教授准备学术,但是看了几本英文书,实在看不下去了,连招呼都没打就离开了课题组。
学术大旗也成功落下。
彭彭看了他的大学四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知道的不多,他非常后悔。
明明一开始心里就很充实,可为什么坚持不到最后?
想起了以前流行的一句话:主动废人。
表面上你在求上进,不断渴望改变自己,很有上进心。
但其实你只是在用一种虚无缥缈的方法来掩盖自己的懒惰。
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你越是积极树立各种野心,你就堕落得越快。
很多人都被这种肤浅的“上进心”毁了。
/02/
成为一个活跃的瘸子是人的天性。
2017新年期间,美国统计大脑研究所对1273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人们最喜欢的目标是这些:
1,减肥健康饮食(21.4%)
2.自我完善和生活条件的改善(12.3%)
3、学会理财(8.5%)
4.戒烟(7.1%)
5.花更多时间与家人在一起(6.2%)
6、学点新东西(5.3%)
7、找到一生的爱人(4.3%)
8、后贵族,通缉犯,皇帝的老师,让他带!
为什么以美国的数据为例?
因为只要看看这个数据,你就知道全世界年轻人树立的旗帜都差不多。
然而,在许下誓言的人当中,只有9.2%的人表示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到十分之一。
42.4%的人表示从未兑现过任何承诺,27.4%的人表示通常七天后就放弃目标。
“积极的废人”容易出现“虚假希望综合症”;
“当人们一开始就把不切实际的期望作为目标,特别是当这些不切实际的愿望极其强烈的时候,
他们会比实际情况乐观得多,会制造一些虚假的‘一厢情愿’来说服自己这些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因为你所有的愿望都不切实际,你会很容易受挫,改变目标。
下一个目标也很难实现,再次受挫,再次改变目标。
最后一首诗的剧照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更可怕的是,这是根植于人性的绝望。
“主动失能”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
如果你不能走出这种局面,你的生活真的会一团糟。
/03/
我们如此轻易放弃实际行动的原因
因为我们缺乏一种自制力。
在畅销书《自我控制》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实验:
2007年,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竞赛——他们选取了19只黑猩猩和40名来自哈佛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学生,来比较自控意志力的强弱。
比赛的方式是双方都要克制自己不吃零食,以赢得更多的食物。
在第一个环节,所有参与者可以选择2或6份自己喜欢的食物作为奖励。
当然,无论是动物还是人,他们都选择了六份食物作为奖励。
原因很明显:动物或人越多越好。
在第二部分,研究人员做出了稍微复杂一点的选择:
他们给参赛者一次吃两份食物的机会,或者等两分钟后再吃六份食物。
谁会更有耐心?
令人惊讶的是:
72%的黑猩猩选择等待获得更大的奖励;然而,只有19%的人类大学生愿意等待。
人类的自制力比黑猩猩差!
《没有进步的玉子》剧照
如何解释这种行为?
我们需要借用经济学家的“延迟贴现”概念:
其实对于人类来说,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奖励对你的价值就越低。
一点点拖延时间,就能大大降低你的感知价值。
比如延迟只有120秒,那六份食物的诱惑远远小于两份食物。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思考未来:
“吃完这两份食物,可能还有一份更大的!别怕,我已经满足了现在的享受,以后还会更享受。”
动物不这么认为。
对于动物来说,他们没有“未来”的概念:2份和6份是他们现在的选择,当然他们选择6份。
眼前的满足是人之常情。
之所以“主动废人”无处不在,是因为现代人普遍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摆在你面前:
你想背单词书吗?你为什么不先看一部新电影?
想健身吗?你为什么不先吃一个刚做好的蛋糕?
想写文章?我们先睡个午觉吧。
你的积极行动被各种诱惑绊倒,你的雄心壮志耗尽,然后只能看着自己的旗帜一面一面地倒下。
/04/
人不由己。
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广受欢迎的哈佛公开课“积极心理学”的导师塔尔本曾讲过自己的故事:
大二的时候,他加入了壁球队。他不太喜欢打壁球,参加的原因和现在的大学生一模一样:
毕竟上了大学还要多参加一个活动,多交几个朋友。
壁球队需要每天训练。有一次训练强度很大,他每天只能保持两个小时的学习。
虽然不喜欢,但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塔尔本做得很好:壁球赢了几场,学习也没落下。
而且因为他每天只能学习2个小时,所以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很高。
假期里,他非常期待:因为终于找到了很多时间学习,效果应该会更好。
结果我没想到:“与高效学习相反,我的效率变得低了很多。”
他想每天早起,读几页书,看几份文件,写几页总结。
但他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他也会早睡,看文献,看谷歌里其他乱七八糟的页面,但看了几行就受不了看学术文献了。
有什么问题?
其实,比自制力或意志力更能影响你是否实现愿望的,是你的习惯。
打壁球时,塔尔本的自制力是怎么来的?
通过日复一日的强制训练。
包括他学习的高效率,也是靠日复一日必须在两小时内完成任务。
一旦养成习惯,就会起作用:就像人一天要吃三顿饭,起床后要刷牙洗脸一样。
完成这些动作不需要多大的意志力。
最终意志力强大到可以形成自己的习惯;还是习惯好到可以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
塔尔本告诉我们,后者是正确的。
因为,他放假后,原来的习惯完全被打破了,意志力显得那么脆弱。
原来的学霸也变成了“主动失败者”。
/05/
应该如何摆脱「主动废人」?
本质上,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
因为习惯足够好,意志力就会足够强。
那么,人是如何形成习惯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有两个习惯:
一个是日常性习惯。比如上面说的一日三餐,刷牙洗脸,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
但人们还有另一个习惯:习得性习惯。
习得的习惯是你可以通过强迫自己养成的习惯。
但是你能养成任何你想要的习惯吗?对不起,我不能。
我的同事小松就是典型。
小松读本科的时候,除了英语,其他科目都很好。他决心要考上名牌研究生,所以他要克服这个障碍。
他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英语:他强迫自己每天背100个单词,连续背了21天;强迫自己和外教聊天;强迫自己每天看一个小时的英语视频...
最后,我不得不放弃。
“我他妈就是学不会英语!”
就这样放弃后,他转向日语,报了一个不用考英语的专业——中国近代史。
最后成功考上了研究生。
有一个矛盾的事实:
一个习惯只有在你真正喜欢的时候才能形成,哪怕是被迫形成的。而你的修炼不是因为强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喜欢。
而你不喜欢的,就算你再勉强自己,也不可能喜欢。
/06/
拒绝做“主动失败者”的第一步
所以,要拒绝做一个“主动的失败者”,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真的喜欢”是一个很主观的词。
丁肇中先生给这个主观的词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定义:
“稍微努力做一件比别人好的事,就会喜欢。”这是你应该喜欢的。
比如物理。
反正很多人都看不懂,丁老师学生时代就做到了:很简单,因为不用花很多时间,物理数学就能拿满分。
你是不是不喜欢容易得满分的科目?
我想并非如此
再举一个村上春树的例子。
在我快30岁的时候,村上春树开始写小说。
一开始,他对自己没有太大的信心。写完小说后,他把它提交给了征文比赛,并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奖项。
村上春树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我想,如果当时我没有拿小说奖,就证明我还能写小说。也许我以后不会写小说了。”
知道自己有写小说的天赋后,村上春树下定决心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开始了大家津津乐道的作家生涯:
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跑步,然后写一上午,下午继续跑步游泳,晚上十点睡觉。
这一坚持就是四十年。
坚强的意志力其实是从找到自己擅长的爱好开始的。
/07/
拒绝做“主动失败者”的第二步
拒绝成为“主动失败者”的第二步当然是开始养成好习惯。
至于如何养成习惯,你一定听说过很多具体的措施,比如“21日法则”、“目标可视化法则”。
这些方法都可以,总有一种会适合你。最重要的是坚持。
所有形成习惯的方法,其实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脑回路”。
在著名的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习惯养成的“三步脑回路”:
第一步,你的大脑中有一个提示,可以让你的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决定使用哪种习惯;
第二步,开始你平时的行为,引导你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步,完成动作后,你得到了一个奖励,这让你的大脑识别出了好处,从而记住了这个行为,形成了习惯。
以读书的习惯为例:
比如你可以设定每天晚上洗完澡就开始看书。“洗个澡”是暗示你该开始读书了;
你可以规定自己每天要看完一本书多少页,形成习惯行为;
看完书后,你可以奖励自己一些难得的日常享受。
比如,奖励自己一双限量版的运动鞋或者更贵的口红。
当然,如果这个习惯是自己喜欢的,不是别人逼的。
那么你就不需要任何物质奖励,因为每一次进步的喜悦都会是对你最大的回报。
朝着形成良好习惯的方向走,你就能一步步摆脱“积极废人”的陷阱,成为真正的“积极巨人”。
和大家一起鼓励。
喜欢转发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
结束了
来源:国亭(ID:郭关5000)用文化温暖人心,用好书滋养心灵,用好东西点缀生活。每天8点,分享有深度的好文章,品味有内涵的好书,遇见精致有品位的美女。原标题:你的野心在毁灭你。
有好东西:
科学吵架指南:每次吵架后都觉得自己发挥不好怎么办?
屠呦呦是谁?!
真正厉害的人都放弃了“blx”
修行成修行,读书放飞。
让灵魂有温度。
没有
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