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放衣服”幼儿小班健康活动教案
活动设计意图
早春时节,孩子们通常每天穿着外套进入公园。然而,在短暂的活动后,他们往往会脱下外套,放好。如果老师不能及时整理,活动室往往会很乱。看着宝宝长大,想着宝宝下学期就要升小班了,又看到宝宝春天不像冬天那么笨手笨脚,我就有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让宝宝自己学会叠衣服,整理衣服呢?于是设计了“给好宝宝穿衣服”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教宝宝如何叠大衣。
2.培养宝宝整齐排放自己用品的好习惯。
3.让宝宝尝试自己叠衣服,体验其中的快乐。
要准备的活动
材料准备:一个娃娃(和班主任说好),活动前家长配合给每个孩子发一件外套(注意不要太大),活动时老师也穿外套。
场地准备:每个活动桌之间的距离要宽一些。
体验准备:学习儿歌:《哄娃娃睡觉》。
难点预设:如何把大衣展平,把衣服放进衣柜,这是两个难点环节。
活动过程记录
1.老师通过与娃娃的对话和交流,直接进入话题。
老师:孩子们,你们好!今天范老师给小朋友们带了一个娃娃(娃娃跟小朋友打招呼)。娃娃来和* *班的小朋友玩游戏。孩子们想和洋娃娃玩游戏吗?
老师对娃娃:娃娃,你想和小朋友玩什么游戏?
娃娃看了看老师,又看了看孩子们,无奈地说:“范老师和孩子们都穿着大外套。他们都太傻了。我们怎么玩游戏?”
老师低头看了看自己和孩子,脱下外套,对娃娃说:“对!那现在请你帮我叠外套好吗?”
娃娃摇摇头害羞的说:“范老师,我还不会叠外套呢!你先教我!”
老师回答:“好的。”他转向孩子们说:“孩子们,现在我要教娃娃叠衣服了。你也要仔细看看!”"
教娃娃叠大衣的过程是老师一边叠一边讲儿歌,娃娃一边练习。慢慢移动,专注于解释并清楚地演示:
老师脱下的衣服是我的一个小娃娃。我不能让它掉到地上。我先把它放在桌子上...
注意:折叠前很难将外套拉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童谣,让宝宝会说话,会做。在讲童谣的同时,一个宝宝在他面前自然是虚拟的,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难点环节,为以后的操作步骤做铺垫。所以娃娃在演示叠衣服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衣服展平。这时,动作和语言要用突出、夸张的方式来表现和解释,以引起宝宝的注意,如纽扣要朝向自己,边角要对齐。
叠好衣服后,老师说:“我把衣服娃娃叠好了。你能帮我把衣服放在范老师的衣柜里吗?”
娃娃:好的。小朋友,我帮范老师把衣服收起来,你也可以自己叠衣服。放好之后别忘了一起玩游戏!(孩子们回答后,娃娃挥手告别离开)
2.老师激发宝宝学习叠衣服的欲望。
老师:小朋友,老师教一个布娃娃叠衣服的时候,先把他的衣服脱下来,当成自己的小娃娃…
现在,请认为(请会叠衣服的小朋友到前面,按照老师教娃娃叠衣服的方式叠衣服,对叠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和鼓励,对确实不好的小朋友给予指导和帮助。)
然后老师笑着说:接下来我们小朋友也把衣服脱下来叠好放在衣柜里,然后我们就去和娃娃玩游戏,好吗?(让孩子把衣服脱下来抱在怀里当自己的一个小娃娃,看是不是差不多脱完了,直到知道孩子把衣服放在桌子上...)
3.教宝宝叠衣服的具体流程。
用儿歌《一个小娃娃,穿着夹克》:此时的动作过程是;把外套放在可移动的桌子上,然后放平。(外套前面有口袋或纽扣的一面面向宝宝,让宝宝有给娃娃穿衣的感觉。)
随着儿歌《点头》,此时的动作过程是:把外套上的帽子折到胸前。就像婴儿在点头;
用儿歌《抱抱》;这时候的动作过程是:将衣服的双袖折到胸前。制作双臂叠在胸前的玩偶;
用儿歌《弯腰》;这时候的动作过程是:把外套分成上下两部分对折,就像宝宝在弯腰一样;
伴着儿歌《睡着了》;此时的动作过程是:最后整理好衣服,在被子角上轻按;
用儿歌《我是小姐姐(弟弟),收起来吧》;这时候的动作过程应该是:轻轻提起叠好的外套,慢慢放入衣柜。
注:(1)活动中涉及的宝宝是分性别的,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根据情况给予称呼指导;
(2)当宝宝把衣服叠好放入衣柜时,很容易把叠好的衣服弄散,需要老师注意引导或帮助。
老师们评价孩子叠好的衣服,表扬叠好衣服的孩子,帮助鼓励摔得厉害的孩子:我们xx班的孩子真聪明,衣服叠得真好!今天回家,我们会把自己的衣服叠好给父母看,父母一定会给你看;在幼儿园,孩子们会自己叠衣服,老师会更喜欢你的。
4.活动结束:指导小朋友排队放衣服,然后去外面找娃娃玩。
也就是宝宝开心的心情,老师说:“小朋友们,我们都轻轻地把掉下来的衣服捡起来,分组排队放到衣柜里。”放好之后,我们去找娃娃吧!"
注意事项:建议活动结束后,老师及时联系宝宝家长,争取家长配合在家里继续这项活动一段时间,配合老师锻炼宝宝自己叠衣服的能力;并将活动融入到宝宝的幼儿园活动和家庭日常生活中,从而逐渐养成宝宝一脱衣服就把衣服收拾整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