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中体育田径耐久跑课课题
《耐久跑》是小学阶段田径教学内容,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通过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起到锻炼身体、发展体能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耐久跑对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发展学生耐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都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此项活动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再加上运动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害怕和厌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对耐久跑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结合平时的教学情况,我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体现“健康第一”的理念
在《耐久跑》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贯彻因人而异的原则,注意安排适合各种学生生理特点的训练内容,保证学生在不同时期都能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克服困难,课内课外自觉坚持锻炼身体的信心和勇气,培养紧张、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体验跑的乐趣,让学生在运动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达到“育体育心”和谐发展的目的,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利用乡土气息的健身器材,调动积极情绪。
教师的教法单一,学生便会感到枯燥乏味,影响练习的积极性。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富有乡土气息的教具(如:跳绳、橡皮筋、自制的教具等)来辅助教学。跳橡皮筋时,可预先设置几个图形,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行进间的练习,跳完一种换另一种,还可以将跳绳按节奏、节拍进行耐力练习。这样学生就感到新鲜有趣,在轻松优美的气氛中,得到美好的学习享受,也就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中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练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功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活动,来调动学生们的练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如在耐久跑练习时,教师先创设一个教学氛围,又设置一些有趣的情境(过独木桥-穿越森林-跨沟-被小狗追等),并配以音乐,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并凭借想象在情境中进行耐久跑练习,学生若喜欢篮球,就把篮球内容加进来,若喜欢其他的,我们教师就应该认真做好策划、组织、备课等工作。因为只有学生认真、高效的完成练习,耐久跑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1、运用各种图形,让学生围绕变换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蛇行跑、螺旋形跑、8字形跑等,学生总是喜欢有新意、有创意的练习,哪个时候他们的兴趣才会高。
2、走跑交替运动也能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练习起来不觉得疲劳。教师可以以口令、哨声等做练习。
3、变换跑的动作形状和方向
在跑进中按教师的信号,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跨步跑、后退跑、并步跑、前后交叉跑等练习,是学生感到新鲜,增强课堂学习气氛。
四、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够受益
教师给予学生创造、自由练习的氛围,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定学习目标。尊重了学生意愿,让内容相同成为一组,让他们自己在一起讨论、实践、总结、发现、再实践、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这些项目是学生总结选择的,学生从心里喜爱,而练习的方式又有一定的自由度,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一下子就提了起来,满足了学生锻炼的欲望,学生情感得到了体验,增强了学生体验成长离不开锻炼的意识。
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耐久跑的教学一定要把握好游戏为主、学生主体两大要点,通过分组、做游戏、开放式教学环境营造愉快、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的学、快乐的学,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