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观音菩萨根本没有坐骑。为什么后来有了坐骑?
早期的观音菩萨根本没有坐骑。
根据观音菩萨的书,很久以前,韦德国王支持的游戏如来达到了8.4万亿年。又一次,韦德国王在花园里打坐,两朵莲花从它的左右涌出,每朵都有一个男孩,左边的名字叫鲍毅,右边的名字叫鲍尚。韦德国王和男孩一起拜访了如来,两个男孩照着如来上面提到的“慈悲众生”的誓言。
根据经文中的佛,莲花中的两个童子分别是观音菩萨和大趋势菩萨,也就是说观音菩萨是由莲花转化而来的。
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国最鼎盛的时候,观音有名吗?出名了。当时已经是“家家阿弥陀佛,户户观音”了。影响极广,但当时观音根本没有坐骑。(比如敦煌壁画中,文殊菩萨骑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观音菩萨没有。)
观音山的演变
南北朝时期的观音造像往往立在莲花座上,很少有骑马出现的造型。
隋代前后,杨志净瓶观音像首次将莲花与狮子联系起来,莲花座四角有狮子蹲伏。
唐代观音造像或站或坐,多为莲花座上,很少有骑马出现的造型。
进入宋代后,观音的造型逐渐褪去了唐代的奢华气息,呈现出一种亲和的生活气息,观音山也从单一的莲花座发展为更为神奇隽永的类别。
但在元明以前,观音菩萨根本没有坐骑,只有一个“莲花坐垫”。
为什么是莲花?
因为莲花是佛教的教花。
它有很多美好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不改初心,永恒的爱。
佛教常说,成佛绰绰有余。无论生活带给我们多少艰辛,我们都应该秉持一个好的思想,一份爱来回馈这个时代。
所以早期不仅是观音菩萨,所有的佛教修行者和圣人都有莲台相伴。
那么最受欢迎的观音菩萨坐骑是怎么来的呢?
金毛后不是正统信仰,而是民间文学创作《封神演义》的结果。
《封神演义》中天师的弟子金光贤被西方宗教俘虏,成为观音菩萨的“专职司机”。这纯粹是民间文艺,不是正统宗教。所以,观音菩萨的金毛吼就是这么来的。
明代中期,政治相对开放,民间文艺创作繁荣,出现了大量的鬼小说。不要小看鬼神小说,就像《西游记》和《神雕侠侣》极大地改造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可以说重塑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为什么鳌鱼也是观音菩萨的坐骑?
第一,无论是大江南北的哪个岛观音堂,基本上都是观音菩萨坐在或站在鱼上;
其次,普陀山的地形叫黑龙卧海,但这条黑龙并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身姿矫健的长龙,而是一条大鱼的形象。
第三条鱼,鱼跳过龙门可以变成龙。鱼可以变成龙,就是说通过修行,我们可以像鱼变成龙一样,把一切都变成圣人;
敖玉的形象既符合佛教修行的目的,又符合观音菩萨的形象特征和道场特征。
观音菩萨的“专职司机”有很多,在边肖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无论如何变化,它始终是观音整体造型的一部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观音的菩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