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开展“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教育活动,让孩子知道,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生活中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一个合格的幼儿园宝宝。
可以创造条件教会孩子自理的能力,孩子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可以在该地区的娃娃家里放一些小孩子不穿的小衣服。孩子可以练习给娃娃穿衣和脱衣服,掌握扣扣子和叠衣服的技巧。用废纸箱做成的小动物可以放在作业区。孩子们可以用筷子和勺子喂小动物,练习使用用餐工具。
案例:放学后,诺诺的奶奶来接她。诺诺跑到休息室,拿出外套,准备穿上。这时,奶奶看见了,立刻抓住诺诺的外套说:“你不会穿的。快来奶奶给你穿上。”诺诺不情愿地噘起嘴告诉她奶奶,老师说我会做自己的事,我会自己穿衣服。诺诺拿起奶奶的衣服,迅速穿上。看到这一幕,我特别为我的孩子高兴,他已经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二、以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教育要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可以邀请家长来上课,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比如,孩子们在一场比赛中帮父母穿鞋,谁穿的时间最短谁就赢。整理物品——把物品放在一边,父母和孩子一起把它们放好,最先完成的一组获胜。活动期间,孩子们和家长们玩得很开心。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
案例:在墙上,我设计了“看谁跑得快”的专栏。设计一条跑道,放入小动物卡片。孩子每天可以独立完成一件事,让小动物向前跑一格。现在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找老师帮忙的孩子少了。以前老师每次出园,都叮嘱孩子们别忘了摆个小凳子。现在没必要了。为了让自己的小动物跑得快,孩子们会主动完成。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见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充分为他们创造条件,教给他们正确的自我保健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责备,多耐心等待,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只有这样,培养孩子强大的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最终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的孩子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