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感人事迹
国庆60周年阅兵时,空中加油的精彩场面令人难忘。主角来自广州空军某团。这是该团继10年前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后,第二次亮相国庆阅兵。昨天下午,官兵们回到广东某机场,受到所在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
记者3日专程来到广东某机场,第一时间采访了官兵。他们为了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进行10秒的短暂表演而训练了8个月!
阅兵那天真的没有空中加油。
据介绍,一般空中加油分五步完成。先起飞后加油机和受油机在空中相遇,然后编队飞行,完成对接,开始加油。最后,两架飞机离开各自的航班。事实上,阅兵当天加油机和受油机并没有真正进行空中加油,只是在预对接状态下飞过天安门广场,因为加油的工作空间高度通常在几公里以上,国庆阅兵时飞行高度较低,所以采用预对接模式进行飞行展示。
这次阅兵空中第四梯队是加油机梯队,由三个不同型号的三个机组组成。用空中梯队加油机梯队队长刘电军的话说,“这就要求所有型号要像夫妻一样了解对方的脾气、性格、技术水平和操控特点。”
如何保持2米的距离?翼子板上的标记线定位
空中加油是一项对飞机和飞行员素质要求很高的技术。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据悉,10年前阅兵时,广州空军某团只有几个人掌握了空中加油技术。经过编队、对接、加油等上百个训练课目,该团飞行员全部完成空中加油训练,加油成功率达到100%。
对于加油梯队,空军规定的编队标准很高:加油机以500 km/h的速度编队飞行时,与加油锥套的距离必须保持在2米,其控制难度可想而知。“加油梯队的特点是编队小、编队难、飞机性能差异大。尤其是加油机和受油机之间的距离很小,一不小心后果将不堪设想。”加油梯队指挥员、广空航空兵某师参谋长乔军经常告诫官兵,对0.01m、0.01s要非常严肃。
在易受气流干扰的低空,加油员和受油员之间如何保持2米的距离?原来,在计算出飞机加油机的最佳关系位置后,官兵们在加油机翼上画出了相应的标志线,供飞行员加入编队时判断定位。
如何在空中形成整齐的队形?就拿《捕鱼宝典》来说吧
由各种飞机组成的混合编队来自不同的师,他们的训练机场相距数百公里。飞机如何在空中形成整齐的队形?据介绍,空中编队方式一般有“捕鱼”、“拦截”、“会合”等。乔军梯队采用“钓鱼组合”。“大飞机沿着小飞机机场的跑道飞,小飞机沿着跑道停。大飞机从正上方飞过,小飞机就起飞去追,追上去,就像大飞机追上小飞机,飞到天安门广场一样。”乔军告诉记者,他驾驶的战机是10: 46起飞的,112: 12秒从天安门广场上空经过,“米秒不差”。
天安门广场上空短暂的10秒受阅表演,官兵们训练了8个月!平时,经过乔军的训练,他一步步走下阶梯。那天正式宣读完他之后,大家把他拉出了机舱。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虽然只有两个飞行员能飞过天安门广场,表演时间大概是10秒,但是包括预备役飞行员、指挥部、地勤人员在内,多达120人,训练时间长达8个月!也正因为如此,乔军坦言:“有压力是因为我不是代表个人读书;而荣誉也应该属于我们整个团队。”
■对话
航天航空长期受油飞行员
某师参谋长乔军:
在那一刻集中精神
想着开一架好飞机
记者:当我飞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偷偷下来看一眼天安门广场?
乔军:那一刻,我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是专心把飞机开好,保持队形,因为那么多双眼睛在看着我们,这是对我们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记者:那天开始的时候天气好像不太好。影响起飞了吗?
乔军:那天早上雨下得真大。水汽很强,能见度约1 km。但平时在能见度有限、低云、雨中降落等超级气象条件下的训练,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后来天气逐渐好转,起飞很顺利,心里也就踏实了。
记者:你这次对任务的参考还满意吗?
乔军:后来,我通过重播观看了阅兵,我看到我们的队形保持得很好。当时气流挺强的,电视上应该看到加油锥在晃动,就是飞机因为气流和低空地面颠簸有点颠簸。但是我们克服了困难,整个阵型还是很和谐的。
第二,
“天安门广场前,两块中国表之间96米,走128步。”徐忠言和她的女民兵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只用了1分钟。虽然距离国庆庆典已经过去半个月,但滁州的“燕子”依然为自己在阅兵村200多天的生活激动不已。
“燕子”归来,父母不敢认。
“这还是我的小燕吗?”前天上午,刚踏进家门的徐中燕被母亲紧紧抱住。“原来白人女孩被晒黑了……”徐的母亲向记者描述第一眼见到女儿时,言语中满是心疼和不舍。“以前听小燕说阅兵村苦,但亲眼看到还是很难过。”母亲徐说:“光是靴子就磨坏了六七双,每天还得换六套衣服。”听电视说,阅兵村的学生一天至少要出两公斤的汗,徐的妈妈大呼“省心”。
阅兵结束后,姐妹俩哭了。
“当我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我只想走好每一步,不敢看天安门门。”徐忠言说,经过1多分钟的检查,她心无杂念,思想高度集中。走过天安门广场后,姐妹俩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相拥而泣。“训练的辛苦太多了,那一瞬间都结束了,所以大家都很激动。”虽然阅兵结束后徐忠言在阅兵村多呆了几天,但她还是错过了长长的跑道。前天,一家人聚在饭桌上看阅兵村燕子的训练视频。“当那些女孩受不了哭的时候,我们的燕子也跟着哭。”采访中,徐的母亲一直拿着女儿在阅兵村拿到的奖状。“证件、手表、照片、字画、相册...只是阅兵纪念品,我会背一大箱。”徐神父高兴地说:“这些东西哪里有钱买?”
再次前进,乡亲们一起鼓掌。
昨天,徐忠言换上阅兵时的红裙白靴,来到自己曾经就读的新河小学,再次踢起了正步。刚强挺拔,一动不动,落地有声的表演,让徐忠言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大家围拢在燕子身边,听她讲述阅兵相册《青春无悔》中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徐中燕是我们村的骄傲,也是我们滁州人的骄傲。”当学校老师和周围的村民得知徐忠言光荣归来,都竖起了大拇指。“我在训练中的任务就是走好每一步。”回到家中的徐忠言十分感慨。“现在我的任务就是陪陪父母。”
第三,
日记放在赵婧的床头,封面上写着“阅兵日记”。她忍不住又翻了一遍,这几乎成了她的日常作业。我已经回太原6天了,但是赵婧说她一点也不想住在家里。她想回到阅兵村,回到过去10个月她所熟悉的生活。
赵婧,出生于1991,山西省太原市人。现在在北京松下电器公司实习,是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队中唯一的太原姑娘。
65438+10月11,记者在她家见面时,赵静特意换上了阅兵当天的衣服,一件玫红色的呢子连衣裙,一双银灰色的靴子。赵婧又高又瘦,短发,娃娃脸,但脸上的笑容比18的年龄成熟多了。
这种成熟的前提是成长,背后的故事都记在日记里,只是不能装在日记里。
2009年6月22日(阅兵前101天)星期一,天气晴朗。
我已经很久没有写日记了。我决定从今天开始重拾这个习惯,记录我18的非凡年龄。今天出奇的热,感觉太阳快要把我烤熟了。这两天做完练习就开始练军姿。有时候我们要站一个多小时。太神奇了!我佩服自己!爸爸不让我骄傲,对!
故事背后:赵婧的军人生活其实早在65438+2008年2月就开始了。从台中技术学校毕业后,赵婧在松下电器公司实习。实习期间,公司接到武装部通知,要招一个女民兵队,她和公司其他四个女生都报了名。没想到体检和面试都很顺利,在圣诞节65438+2月25日凭着一张录取通知书实现了从小的当兵梦想。
2009年7月6日星期六多云
妈妈,这是我经历过的最累的一周。真的很累!我的腿又有点吃不消了,右腿的大腿肌肉又开始疼了,但是我不敢给你打电话,怕你问我事情怎么样了。我不想让你担心,但是我真的很想在你面前变得有魅力。
故事背后:5438年6月+2月的北京特别冷,但一群17岁到29岁的女生即将在这里开始她们的读书生活。训练每天5: 30开始。这是赵婧的第一堂课,向前踢腿,摆出军姿。这么冷,却不能动。每天的训练时间是8到11小时,有时候会忍不住站在队伍里哭。
2009年9月20日星期日(阅兵前10天)多云转晴。
烦人!早上练了两个小时,就不做操了。估计以后要训练四个小时(之前八个多小时)。漂亮!那个美女,哈哈!我需要加油,在最后十天更加努力。
背景故事:那一次,赵婧几乎放弃了。她肌肉严重拉伤,脚上起了水泡,想写报告辞职。最后,她的两个姐姐给了她鼓励:“你坚持这么久,不坚持两圈吗?”在特别困难的时候,友谊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贵。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阅兵前1天)下雨。
明天就是阅兵了,我的十个月终于结束了...我还是不习惯。中队点名的时候,我好失落,差点哭出来。当我看到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时,我哭了。今天下午我在电视上,央视来拍受阅部队的准备情况。擦枪的特写是我。靖,加油!
背后的故事:早在2009年3月,来自各方的队伍就进入了沙河阅兵村。与以前的训练相比,这里的生活一点也不轻松,但赵婧说,每个人都适应了很多。打雪仗,安排节目,出版黑板报...并填满他们训练后的生活。给赵婧印象最深的是明星们来到阅兵村表示哀悼。她最喜欢的羽泉也来了。那天赵婧大声喊叫,但不幸的是她不想签名。
2009年6月65438+10月65438+10月,星期四,天气晴朗。
10 10月1来了,我苦练了十个月的汗水终于在今天展现出来了。我今天醒的很早,三点半,可能是兴奋吧。准备,洗漱,换衣服,化妆...我开始走路,只听到均匀的高跟鞋咔哒声。我听了太激动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背后的故事:10年6月2日,阅兵后的第二天,赵婧和他的妻子仍然早起跑步。谁也说不清是什么样的心情。冷冻训练的痛苦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烈日下脸上破皮的体验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直到10年6月5日,他们离开阅兵村,痛哭流涕,才发现自己得到了什么。
第四,
队长张、曾经是奥迪、奔驰的模特,看完想成为真正的军人。
6月65438+10月1日上午,女民兵方队在两位领队的带领下,气质优雅,受阅干净利落,一字不差地走过受阅区。女民兵队伍英姿飒爽、步伐整齐,受到了大众的热烈追捧。领队张、被很多网友称为“徒步方队最美队员”。
我曾经是奥运礼仪小姐。
在各大门户网站的阅兵视频中,“女兵方队”点击率排名前五,天涯、猫扑等论坛上频繁出现以“女兵最强”、“花间魅力兵”、“红衣女兵截图”为名的贴吧。
“领队的和张,还是大四的学生,来自山东,身高1.78米。他们以前是名牌车的模特!”网友“映山红”爆料称,女子民兵团的领队是中华女子学院的,专业是广告模特和形象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开始搜索相关线索。他们发现,党员曾是奥迪、奔驰两大名车的平面模特,张曾是北京奥运会“鸟巢”主会场的礼仪小姐和波司登、欧莱雅等知名品牌的模特。
“面条”猫的脚步变得像风一样乱踢
“呵呵,谢谢你的封号。参加阅兵的女生可能会少一些,所以我们很幸运赶上了。”前天下午,记者联系上张时,她还在阅兵村,等着处理完后续工作回家。
说起这几个月的训练生活,张感触良多。“赵娜和我以前学过模特,所以我们的手和身体都很柔软。但是阅兵要求身体要松,腿要如风。刚练的时候,大家都开玩笑说我们是‘面’。”
为了成为合格的女兵,两人在腿上绑上沙袋,疯狂练习体能。“当时别人做20个俯卧撑,我们做50个;别人跑五圈,我们就跑10圈,反正我们也要翻倍。”张说,当她们被称为“非洲黑人女孩”时,她们的训练成绩开始逐渐提高,最后被选为领队。
看完了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太阳底下这么黑,以后出现在镜子里很难看。还有谁找你走?”见过“非洲黑人女孩”长相的老师和亲戚都表示担心。“不会,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而且‘黑’走秀也很受欢迎。”
张说,通过阅兵,他成熟了很多,如果有机会,他会考虑加入真正的士兵行列。“无论我回去还是不回去继续从事模特行业,天安门广场前的128正步都将成为我一生中珍贵的记忆。”
据华西报报道
秘密"""
女兵阅兵背后的故事
吃黄连素防止上厕所,扎裙子防止摔倒。
国庆60周年阅兵结束,黄伟的感受让人惊喜。“没在一起练的时候很激动。”。她站在三军女队第三排16。
生理周期提前调节
“训练就是每天重复动作,对我来说太辛苦了,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黄伟说。
不仅训练艰苦,阅兵的准备工作也非常细致。女兵生理周期有问题。如果周期恰好在国庆节,对女兵的体力影响很大。为此,女兵队的队医统计了一个月前女兵生理周期的日期,并使用药物调节,避免10+1。
"女兵的服装也有特殊的设计."黄伟说,阅兵时女兵穿的裙子都是侧钩的,担心向前走会掉下来。为了防止意外,裙子上又缝上了扣子。就这样,女兵试着用皮带系住裙子。
补了20多分钟。
10 1凌晨4点,黄伟和战友们起床了。专业化妆师来到阅兵村化妆,每个人花了20多分钟。
化妆换好衣服后,女兵服了黄连素。"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可以预防肠道感染."黄伟说,它还有一个功能。有些人紧张的时候会不断的想去厕所排便。这种药可以减缓肠道蠕动,让人在阅兵时不想排便。
量一下脚,订900双马靴。
女兵和民兵穿的漂亮马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去年,山东某团被指定为R&D唯一的将军鞋、上尉鞋、国庆阅兵女兵和女民兵马靴单位。为了保证质量和舒适度,该团决定为每名女兵和女民兵“量身定做”。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两次阅兵共有900名女兵和民兵,但从小腿和脚踝的周长、脚的宽度和脚背的高度来看,没有两个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女兵的脚在训练初期大小不一,训练中期肿胀,训练末期肌肉结实。为此,他们已经多次派人去阅兵村测量。
据华商报、羊城晚报
请注意""
国庆大典引爆了网络上的爱国激情。
网友大呼“我骄傲”
首都北京的盛大庆典不仅点燃了天安门广场数十万军民的激情,也在网民心中引起了爱国激情的大爆发。新闻帖子和各大论坛成为他们表达爱国热情的渠道。
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网民最常用的一条就是因为春节晚会上的一个小品而在网络上走红的热词“我骄傲”。“虽然我个子不高,但我可以看看我的士兵们那磅礴的军事力量。作为一个中国人,瞬间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我骄傲!。"网民“林雷”的幽默透露出中国人的自信。网友“草原之子”说:“从小受教育的人,不应该有骄傲,但一定要有骄傲。看了今天的阅兵,我明白了什么是中国人的骄傲,什么是中国的脊梁!”网友“龙城”的留言说出了很多网友的心声:“作为一个中国人,生在这个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骄傲!”据中新社报道
记者手记""
一个强大的士兵,一个可爱的士兵
当他们在天安门广场受阅时,他们代表着伟大的教师和文明的教师。训练场下,是一群可爱的军人和普通的年轻人。
阅兵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沙河阅兵村。按照安排,阅兵结束后,官兵们回到阅兵村的第一件事就是休息。但官兵们一回去,就利用休息时间拍照聊天...合影的动作从挺拔的军姿变成了各种“夸张”的造型,比如吐舌头,飞起来。
之前参观阅兵村的时候,大部分官兵都一脸严肃。受阅后,战士们黝黑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他们主动和扛着相机的记者打招呼。“我们是普通人,所以一定要紧张。急行军时,我们的腿有点发抖。幸好我们马上调整过来了”,受阅战士史胜利说。
听说记者要找湖北老乡,战士何傲主动“讨好”。不到5分钟,就带了六七个。徒步方队第三方阵23岁的战士王超,家住湖北黄冈。阅兵前四天,他打电话让家人在电视上看他的英气。阅兵圆满结束后,王超回到驻地看电视录像,却没有发现自己。他很担心:“我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在家里打电话该说什么?”
在阅兵村,一个士兵拉着一个穿着迷彩服的记者说:“我觉得我走得还不够。我真想再踢两下。”经过长时间的家务,他得知记者不是他的战友小战士脸红了,说:“我把你当成老班长了。阅兵前我有很多话要说,现在我想说的都说了。”
五,
在北京北郊沙河阅兵村,14徒步方队和数千名战士站在阳光下,搏击沙尘,刻苦训练。走进沙河阅兵村,你会看到地面上美丽的风景线。是可爱的战士用脚踩的线;你会听到一首铿锵有力的歌,那是战士们发自内心的呐喊。训练给他们年轻的脸上留下了鲜明的“阅兵脸”和黑白相间的“斑马背”,每个人都瘦了10公斤。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一个个创造训练的极限,也才能一个个创造最多的阅兵...
走在最前面的旗手
旗手朱振华:前阅兵旗手的女婿再次举旗健身,瘦了30斤。
提起国庆阅兵的旗手朱振华,阅兵村的人都知道他是35周年阅兵的旗手,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兵”的原三军仪仗队队长程志强的女婿。这种地位给朱振华提供了经验和很大的压力。
从决定参加阅兵的那一刻起,朱振华就面临着挑战。作为三军仪仗队的总教练和二中队的中队长,他还担任了排的教练。为了保证挥旗的稳定性,他把水壶装满水挂在旗枪上,从一个开始,再挂两三个,直到动作完全定型;每次风一吹,别人都往休息区和宿舍跑,他却逆风举旗训练稳定。“岳父讲了他的经历,风是难闻的,逆风也不慢。对我很有帮助。”
为了让动作更加稳健优雅,作为旗手保持身材很重要。进村之初,朱振华就开始按照标准身材的下限减肥。“动起来减肥”成了他的目标。他让家人给村里送减肥茶,坚持每顿饭减半。三军仪仗队伙食好,最爱吃的菜,比如红烧猪蹄、辣鸡块,成了对他最大的“折磨”。一天训练几十公里,他实在饿了,就去炊事班找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吃。到6月底,身高1.87米的他成功减重近30斤,达到160斤。做到了流畅的身体线条和优美的队列动作,二次考核和合练得到了首长们的好评。谈及这段经历,他总是欣喜地说:“我终于为球队争得了面子,也给了自己一个交待。为了阅兵再降20斤也值得。”
强化训练阶段开始后,细心的战士发现,二中队长改用勺子吃饭,而且是横着抓。一开始大家都在开玩笑。后来,我从记者口中得知,朱振华一天几百次的摇旗动作使他的背部肌肉痉挛。运动结束后,他需要两个人帮他脱下训练服从,晚上只能睡觉。连笔不能握着旗杆在中队的重要日志上签字,更不用说用筷子。管敢于和自己较劲,就是因为他有一往无前的精神。4个月后,这位32岁的河南汉子弄断了一面训练旗,高强钛制旗杆被他用手弄得变形。
受阅官兵学历都是最高的。
女博士唐甜:“走路”不比考试轻松。
女医生踢开天安门广场,唐田将是第一个。
重庆姑娘唐甜是三军女兵一中队的一员,是流行病学与统计学专业的博士生。1983年5月出生,2001年9月入伍,在所有官兵中学历最高。
对于这个26岁的姑娘来说,“走路”和考试一样难。“刚来的那几天,我拼尽全力,装疯卖傻,但还是憋了一整排。”头不直,腰不直,眼神不好,手型不对...“没想到对单一军姿的要求这么多!我的关节像散架了一样,好累……”爱哭的唐甜经常在训练的时候悄悄抹眼泪。
虽然她是三军女队中年龄最大,学历最高的队员,但她谦虚好学,不服输,主动向队列好的年轻队友请教。队友们也愿意和“博士姐姐”交流自己的训练经验。唐田很有想法。他在休息时查阅了大量运动创伤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等与队列训练相关的书籍,结合队列训练中人体骨骼和肌肉的运动特点,帮助队友预防训练损伤。
唐田说:“游行一次,收获一生。”阅兵训练给我的人生增加了一课。为了奉献国庆阅兵的精彩仪式,展现三军女兵的英姿,我和队友们做好了一切准备。"
六,
故事的主角是28岁的储君和27岁的丁雅琴。如果储君没有参加国庆阅兵,他们早就结婚了。为了不影响储君的训练,每次和他通电话时,丁雅琴都尽量保持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训练,我们会在心里深深想念你的!我们都是你的‘男朋友’。我们骄傲地举起右手,向伟大善良的您致敬!祝你早日康复!”这是一封来自北京阅兵村的特殊“集体情书”。这封“集体情书”背后的故事,已经在阅兵村广为传唱。
故事的主角是28岁的储君和27岁的丁雅琴。如果储君没有参加国庆阅兵,他们早就结婚了。储君是无锡某部二级士官。从丁雅琴大学毕业后,他在无锡创业。去年年底,他们订婚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选拔参加今年国庆阅兵的工作开始了。经过层层选拔,储君有幸成为国庆首都阅兵的一员。这消息使他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然而,对储君来说,参加阅兵意味着推迟结婚。“希望你能全心全意参加国庆阅兵,我会为你骄傲。”丁雅琴的话消除了储君的忧虑。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7月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丁雅琴。过马路时,她被一辆工程车撞倒,车轮碾过左腿,导致左大腿粉碎性骨折。在医院的急诊室里,丁雅琴流着泪问医生:“请不要截掉我的腿。我还年轻,还没结婚呢!”连续做了四次手术后,丁雅琴非常痛苦。她多么渴望她的未婚夫能和她在一起!
9月27日,记者在病房里见到了丁雅琴,但她身材娇小,内心强大。“我的腿终于保住了,以后我会努力站起来的。”小丁脸上带着坚定的微笑。
为了不影响储君的训练,每次和他通电话时,丁雅琴都尽量保持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是,她的声音不再那么清脆甜美,柔弱中带着忧伤。每当储君关切地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她总是找借口搪塞,要么是感冒了,要么是肠胃炎又犯了。有一次,病房外的噪音传到电话那头,还是引起了储君的怀疑:“你到底在哪里?”“我在一家婚纱店。人太多了。”然后,匆匆挂了电话。“我做梦都想听到储君的声音,但我怕自己忍不住哭,只能不情愿地挂掉电话。”丁雅琴说。
9月15日,千里之外的储君通过他人得知了真相。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夺眶而出。他特意委托电视台为未婚妻录制了一段视频。面对镜头,他深情地说:“我很清楚你做了什么。军功章一半是我的,一半是你的……”
同一个游行队伍的战友看到这一切,决定为两人送上最浪漫的祝福。于是,故事开头的“集体情书”就出现了。
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