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教会你说话温柔而坚定。
在生活中或工作场所,我们遭受语言暴力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身体暴力。口头批评、嘲笑、否定、说教、随意打断、拒绝回应、随意输出评价和结论,带给我们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身体上的伤害还要痛苦。这些无意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变得冷漠、疏远、敌对。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神奇而平和的沟通方式,将沟通方式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寻找真实的需求,而不是发泄情绪。
回想起来,为什么我们会对亲近的人说更多伤人的话?因为当我们的需求得不到亲人/爱人的满足时,我们的损失就加倍了。
但是,这种心情下产生的文字,就像一把双刃剑。你的情绪发泄出来了,但是和亲人/伴侣关系的裂痕却很难愈合。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觉3)需要4)请求。
我的观察是什么?
客观事实,不偏不倚和评价2)我感觉如何?
●客观、不带感情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什么需求(或价值观、欲望等。)导致那种感觉?
●明确陈述需求。
4)我改善生活的要求是什么?
根据你的需求勇敢地表达你的要求(注意不是命令,积极的要求(你能做什么)比消极的要求(不要做)更容易被接受)
比如孩子总是熬夜玩手机和游戏。父母总是又气又恼,用哄或者威严的方式警告孩子,依然无动于衷。
●没那么多:你怎么知道天天打游戏废寝忘食?你将来会做什么?
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四种元素,然后意识到你就要这样做了
在“爆发”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平静地对孩子说:1)妈妈/爸爸最近总是玩游戏到很晚;2)妈妈/爸爸有点不开心/心疼/焦虑。
3)爸爸妈妈希望你健康快乐,但是熬夜会让你身体虚弱,更容易生病。/爸爸妈妈担心你的游戏会影响学习,所以有点着急。
4)爸爸妈妈不希望你再糟蹋自己的身体。从今天开始尽量在12点之前睡觉,然后慢慢推进到22点,好吗?/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平衡游戏和学习占用的时间,把今天玩游戏的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好吗?
在许多家庭中,情绪的载体是抱怨或讽刺性的语言、蹙额、摔门、摔碗筷。
父母很少客观冷静,心平气和,慢慢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很容易认为自己无法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对“表达感情”的抗拒,也可能来自于害怕冷漠、冷漠,不愿意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其实情绪和感情是我们最柔软最真诚的部分,本身并不具有杀伤力。但强烈的情绪表达可能会在交流中造成较重的杀伤力,如歇斯底里的指责、打耳光、拍桌子等。让我们用非暴力沟通的这四个步骤,温柔而坚定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