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游戏和学习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教育观吗?

幼儿的学习是什么?看书,看书,做题都是学习。搭积木,过家家,玩拼图都不是学习。其实这种对孩子学习的看法是错误的。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们也是成年人教育儿童、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方式和机会。当然,一些教育机构(幼儿园)打着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的旗号,利用游戏给孩子“灌输知识”,也是不合适的。

一个皮肤一天卖654.38+0.5亿,王者荣耀是现象级的国民游戏。然而,在杭州一名中学教师抱怨游戏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后,有媒体引用了著名的“勿作恶”理念,要求腾讯承担道德责任。迫于压力,7月2日,腾讯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包括“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

人只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才能玩;人只有玩了,才是完整的。"

未成年人如何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如何让学习和游戏相辅相成,与监护人和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指引不无关系。不能因为未成年人的不当行为而一味指责游戏开发商甚至呼吁淘汰游戏。

为什么家长和老师在一个“小学生游戏”面前会失去对孩子/学生的权威感和引导力?恐怕更值得讨论!

一款游戏从开发到上市,只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其运营就是合法的。游戏成瘾是事实,如何解决也是亟待讨论的问题。但因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所以把大部分责任归咎于游戏开发商。比如可能不合适,就像羊的主人偷了庄稼,责怪庄稼没有长在合适的地方。

把游戏和学习完全对立起来,本质上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工作者无法理解,在电脑/手机时代,电子游戏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好的游戏包含了教育的所有可能性,可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手段。

王者荣耀不是一款不能批评的游戏。网上有人指出其人篡改历史,容易混淆玩家知识。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与游戏本身的质量有关,但与讨论者强加的道德无关。

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意识到游戏本身的意义,并努力尊重娱乐性的原则。让学习像游戏一样有趣,甚至比游戏更有趣,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