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是一种什么思想?谁提出的?

?有教无类?是一种无差别教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出自《论语》,由我国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丘孔夫子提出。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是在我国漫长历史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我们国家可谓是至圣先师的存在,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十分具有现代化色彩,至今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应用。

孔子极为重视教育,相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多人,贤才七十二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门下名士才子辈出。他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让教育资源得以下沉到民间,开私人讲学的先河,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毫不夸张地说,这甚至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文化的多样和蓬勃发展,而文化,又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实根基,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底牌,中国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普及化的教育,离不开那最初的私学的发展。

而创办私学,既受?有教无类?这种思想的影响,又是?有教无类?的一种体现。所谓?有教无类?,一来,指的是每个人都能无差别的接受教育,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是健全还是残疾,在受教育这方面他们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差别的,老师们也不能心怀成见,而是要一视同仁,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二来,指的是教育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能够消除差别,即使外在条件具有高低之分,通过接受教育也能将这些差别统统消灭,获得平等。

而孔子本人也践行着这种观点,既平等地对待每个弟子,?有教无类?,又按照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