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的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经常需要编制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怎么写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以下是我收集的《种瓜》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种瓜》语文教案活动目标1:

1,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趣味,学习背诗。

2.了解西瓜和黄瓜在生长过程中的异同。

3、词汇丰富:瓜蔓,大而圆,细而长。

重点和难点:

了解诗歌内容,学会背诗。

活动准备:

1,胖奶奶一个木偶,瘦爷爷一个木偶;磁带和录音机。

2、诗词图集、ppt笔,纸。

活动流程:

首先,老师分别用左右手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的玩偶,通过情景对话引出话题。

1,胖奶奶:哎!我是一个胖奶奶。瘦爷爷:哎!我是一个瘦瘦的爷爷。

胖奶奶:我喜欢种瓜。瘦爷爷:我也喜欢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吃起来甜甜的。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细又长,又脆又干净。

2.胖奶奶和瘦爷爷都称赞他们种的瓜。猜猜他们种的是什么瓜?

3.孩子们已经猜到了这么多。诗里的胖奶奶瘦爷爷种了什么瓜?请听“种瓜”这首诗。

第二,用音乐欣赏诗歌,让孩子对诗歌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1,老师背一遍诗,小朋友听。

2.让孩子们谈论胖奶奶和瘦爷爷种什么瓜。

3.西瓜和黄瓜像孩子一样,一点一点长大。你知道他们是怎么长大的吗?

第三,课件演示,了解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1,看ppt听老师再背一遍诗。

2.问题: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

第四,看图集学儿歌。

1,老师指着地图,把诗完整的背了一遍。

2.孩子们读诗,老师看着地图册。

3、词汇丰富:瓜蔓,大而圆,细而长。

(提问:小朋友们看,刚才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瓜和藤是从哪里爬上来的?很长很长的胖奶奶和胖奶奶种的瓜一样。怎么样?长长长长瘦瘦的爷爷和瘦瘦的爷爷种的瓜一样,怎么样?)4、分男女角色。(引导孩子用肢体动作)5。拓展想象力,巩固对诗歌的理解。

1.胖奶奶瘦爷爷明年种瓜。他们会种什么瓜?根据想象,创作诗歌,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老师提出操作要求。

3.孩子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种瓜”语文教案二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感受文学作品的趣味。

2.通过观察和比较故事图片,可以感知黄瓜和西瓜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过程的异同。

3.理解故事内容和“胖瘦,大而圆,瘦而长”这几个字的含义。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放大童书)。

2、幻灯片图片:西瓜、黄瓜。

活动流程:

1,会话导入活动。

老师:孩子们,你们吃了什么瓜?他们长什么样?谁能用完整的句子说出来?

2、对故事内容的初步感知。

老师:今天我们要听一个有趣的故事“种瓜”。听完后,告诉大家,故事里的人是谁?他们在种什么?

3.阅读图片以进一步理解这个故事。

(1)问题:屏幕上的爷爷奶奶长什么样?他们拿走了什么?

胖奶奶的瓜子发芽了,瘦爷爷的瓜子呢?(鼓励儿童跟随)

(2)同理,引导幼儿讲述种子开花结籽的故事。

(3)老师:这个故事中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什么区别?

(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一样;胖奶奶瘦爷爷,爬地爬天的瓜藤,又大又圆又瘦又长的不一样。)

(4)“胖”和“瘦”是一对反义词。除了“胖奶奶”“瘦爷爷”我们还能说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5)教师根据种子生长的特点,引导幼儿猜测瓜果的名称,帮助幼儿更加熟悉胖奶奶、瘦爷爷与瓜果的关系。

这个瓜又圆又大。请猜猜是谁种的。这个瓜又细又长。请猜猜这个瓜是谁种的?瓜藤在地上爬。请猜猜,这是什么瓜?等一下。

4.老师用课件把故事完整地讲了一遍。

(1)老师完整的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等待和放慢速度来引导孩子跟着讲。

(2)老师:你觉得这个故事更有趣的是什么?

5.让孩子们两人一组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最后让单个孩子在小组面前讲述这个故事。

活动扩展:

1,继续引导幼儿玩“反义词”游戏,鼓励幼儿用反义词组词,丰富幼儿对对立概念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2.音乐活动《胖奶奶瘦爷爷》根据歌曲《王老先生》的音乐,引导小朋友临摹《胖奶奶瘦爷爷》

例如,胖奶奶有一块地,她在地里种西瓜,她...

3.鼓励孩子在餐前活动中讲述这个故事。

“种瓜”语文教案3活动目标

1.愿意在同龄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知道种瓜不容易,不用太着急。

要准备的活动

1,故事图片,录音。

2、一个西瓜(哈密瓜、甜瓜)。

活动过程

首先,听故事。

1.展示西瓜(哈密瓜、甜瓜),让孩子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他们的兴趣。

2.有一只癞蛤蟆也想种瓜。我们来听听蛤蟆长瓜的故事。

播放故事录音,让孩子们听。

1.结合挂图第二次讲故事。

2.癞蛤蟆看到种子没有长出来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青蛙告诉癞蛤蟆,种子怎么能生长呢?

4.蛤蟆睡了很久醒来发现了什么?上面写了什么?

第三,讨论。

1.蛤蟆以为的方法有用吗?

2.蛤蟆为什么说种瓜不容易?

故事:蟾蜍种瓜。

蟾蜍看到青蛙在种瓜,他也想种瓜。他一把种子种在地里,就对着种子喊道:“种子,种子,快长大!”"

过了一段时间,种子没长出来。癞蛤蟆又蹲在地上大叫:“听见种子了吗?现在就种吧!”“种子没有生长。青蛙跑过去对蟾蜍说:“你这么大声喊,会吓着种子的。种子睡在地里,太阳照在上面,小雨浇在上面,就会慢慢长出来。"

晚上,癞蛤蟆又着急了。他说:“种子大概是怕黑的。我会给你讲故事,唱歌。”蛤蟆点燃了蜡烛,给种子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还唱了很多歌。

蛤蟆说一会儿话,看一看;唱一会儿看看。种子从未生长过。蛤蟆累了,倒在地上睡着了,睡了很久。

“蛤蟆,蛤蟆,快起来,快来看你种的瓜。”青蛙吵醒了蟾蜍。癞蛤蟆看着地面。哇,长出了许多绿色的幼苗。

青蛙说:“绿苗慢慢长大,将来会结很多瓜。”蛤蟆打了个哈欠说:“种瓜不容易啊!”"

“种瓜”语文教案4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知“胖瘦,大圆,细长”,学习其他反义词。

2.借助老师的提问和图片提示,比较故事图片的异同,感知黄瓜和西瓜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人物特征。

4.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孩子们已经可以玩蹲着的游戏了。

2.故事ppt。

3.胖奶奶和瘦爷爷互指。

活动流程:

1.教师分别用左右手手指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的手指,通过情景对话引出故事。

胖奶奶:哎!我是一个胖奶奶。

瘦爷爷:哎!我是一个瘦瘦的爷爷。

胖奶奶:我最喜欢种瓜。

瘦爷爷:我也喜欢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

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瘦又长。

胖奶奶瘦爷爷是什么瓜?他们的瓜是怎么长大的?

第二,对故事内容的初步感知。

1.老师玩ppt讲故事。

2.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谈论胖奶奶和瘦爷爷种什么瓜。

展示实物哈密瓜和黄瓜,请幼儿观察并谈论西瓜和黄瓜的区别。(可以从外观、颜色等方面进行对比。)

3.老师第二遍背诵这首诗,边说边提问并在黑板上用简单的图表展示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胖奶奶拿了一颗瓜子,种在土里。

瘦爷爷也拿了一颗瓜子,种在土里。

胖奶奶的瓜子发芽了,瘦爷爷的瓜子?

奶奶的瓜藤爬在地上。

瘦爷爷种的藤蔓往哪里爬?

胖奶奶种的瓜开花了,瘦爷爷种的瓜也开花了。

胖奶奶种的瓜,花枯萎了,瓜小了。瘦爷爷种了瓜,花凋谢了,也结出了小瓜。

长,长,哇,胖奶奶种的瓜和胖奶奶的一样大,一样圆。那是什么瓜?(西瓜)

长,长,哎,瘦爷爷种的瓜和瘦爷爷一样瘦,一样长。那是什么瓜?(黄瓜)

问题:哈密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

三、古阿古阿蹲坑游戏

1.叫男生做黄瓜,女生做西瓜,玩瓜蹲游戏。

2.男生女生交换第二场。

教学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气氛是活跃的,他们可以积极参与,体验西瓜种植的全过程,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孩子们很高兴知道西瓜是藤蔓做的,不是树做的,不容易得到。当然,孩子在课堂上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我以后会经常带他们去郊区,要学多久!

“种瓜”语文教案5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说种子可以在故事里发芽。

2.知道种瓜不容易,不用太着急。

活动准备:PPT。

活动流程:

一、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兴趣。

1.给我看看西瓜的图片。老师:孩子们,你们认为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西瓜?你知道这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是哪里来的吗?西瓜其实是种的,那么到底是谁种的呢?原来是青蛙种的。

老师:有一天,蟾蜍看到青蛙种了这么多又大又圆的西瓜。他会怎么想?

3.秀癞蛤蟆的想法。老师:蛤蟆说了什么?也来说说吧。

4.老师:蛤蟆会种瓜吗?让我们往下看

第二,孩子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1.表演场景二:蛤蟆在工作。老师:蛤蟆长瓜吗?他是怎么种出来的?蟾蜍似乎在对地上的种子说什么?我们来听听蛤蟆怎么说。

2.听蟾蜍说,老师:蟾蜍对种子说了什么?蛤蟆大叫,种子长出来了吗?青蛙听到了蟾蜍的叫声。他是怎么告诉蛤蟆的?

3、引导孩子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种子睡在地里,太阳照在上面,小雨浇在上面,就会长出来。而学会了这段话,你就可以说话和行动了。

4.老师:蟾蜍听青蛙的话了吗?他到底做了什么?

5.给现场看看蛤蟆晚上在干嘛。老师:你现在看到蛤蟆在做什么?

6.老师:蛤蟆在唱歌,讲故事。不知不觉发生了什么?种子在他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那天黎明时分,青蛙对蟾蜍说了什么?

7.孩子们一起做青蛙,叫蟾蜍。老师:看这些昕薇长出来了。你猜蛤蟆会说什么?蛤蟆种的西瓜能像青蛙一样长得又大又圆吗?

第三,讨论。

老师:蛤蟆认为的方法有用吗?

老师:为什么蛤蟆说种瓜不容易?

“种瓜”语文教案6活动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学习背诗。

2.说出哈密瓜和黄瓜的形状特征,了解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异同。

活动准备:

1.童书秋天多美。

2.一个木偶给胖奶奶,一个木偶给瘦爷爷;多媒体信息(哈密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3.一个物理瓜和一个黄瓜。

活动流程:

首先,老师分别用左右手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通过情景对话引出故事。

1.老师:村子里有一个胖胖的奶奶和一个瘦瘦的爷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种瓜。

(展示你的手偶)

胖奶奶:哎!我是一个胖奶奶。

瘦爷爷:哎!我是一个瘦瘦的爷爷。

胖奶奶:我最喜欢种瓜。

瘦爷爷:我也喜欢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

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瘦又长。

2.老师:你想知道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是什么瓜吗?我们来听听“种瓜”这首诗。

第二,老师完整的背诵了这首诗,孩子们对诗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1.老师背诵了一遍这首诗,孩子们听着。

2.让孩子们谈论胖奶奶和瘦爷爷种什么瓜。

老师:胖奶奶种的是什么瓜?瘦子爷爷在哪?

3.展示实物哈密瓜和黄瓜,请幼儿观察并谈论哈密瓜和黄瓜在形状特征上的区别。

(可以从颜色和外观上对比)

老师:(展示真瓜)问题:

哈密瓜和黄瓜有什么区别?

对了,奶奶的瓜和她的很像。这是一个又大又圆的瓜。瘦爷爷种的瓜长得也像他。这是一个细长的瓜。

第三,老师第二遍背诵诗,并播放相关图片(哈密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1.胖奶奶拿了一颗瓜子,种在土里。(在泥土中)

瘦爷爷也拿了一颗瓜子,种在土里。

2.胖奶奶的瓜子发芽了。瘦子爷爷在哪?(萌萌)

3.胖奶奶种的瓜和藤在地上爬。(在地上爬)

瘦爷爷种的瓜藤爬进来的?(在天空中攀爬)

胖奶奶种的瓜开花了。瘦爷爷种的瓜也开花了。

5.胖奶奶种的瓜,花枯萎了,形成了一个小瓜。瘦爷爷种的瓜。花枯萎的时候,还结一个小瓜。

6.长,长,哇,胖奶奶种的瓜又大又圆,像肥奶一样。那是什么瓜?(哈密瓜)

长,长,哎,瘦爷爷种的瓜和瘦爷爷一样瘦,一样长。那是什么瓜?(黄瓜)

7.问题:哈密瓜和黄瓜的生长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

第四,用童书学习《种瓜》这首诗。

1.老师:接下来,请跟着老师学习这首诗。

2.让每个孩子试着读一首诗。

3.分组读诗。

5.在歌曲《种瓜》中,结束活动。

老师:我们小朋友学了一首歌,叫《种瓜》。我们试着种了许多甜瓜。今天我们再来尝尝各种瓜和黄瓜!

《种瓜》语文教案7一、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感受文学作品的趣味。

2.通过观察和比较故事图片,可以感知黄瓜和西瓜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过程的异同。

3.理解故事内容和“胖瘦,大而圆,瘦而长”这几个字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放大童书)。

2、幻灯片图片:西瓜、黄瓜。

三、活动流程。

(一)谈心入活动。

老师:孩子们,你们吃了什么瓜?他们长什么样?谁能用完整的句子说出来?

(2)对故事内容的初步感知。

老师:今天我们要听一个有趣的故事“种瓜”。听完后,告诉大家,故事里的人是谁?他们在种什么?

(3)看图,进一步理解故事。

(1)问题:屏幕上的爷爷奶奶长什么样?他们拿走了什么?

胖奶奶的瓜子发芽了,瘦爷爷的瓜子呢?(鼓励儿童跟随)

(2)同理,引导幼儿讲述种子开花结籽的故事。

(3)老师:这个故事中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什么区别?(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一样;胖奶奶瘦爷爷,爬地爬天的瓜藤,又大又圆又瘦又长的不一样。)

(4)“胖”和“瘦”是一对反义词。除了“胖奶奶”“瘦爷爷”我们还能说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5)教师根据种子生长的特点,引导幼儿猜测瓜果的名称,帮助幼儿更加熟悉胖奶奶、瘦爷爷与瓜果的关系。

这个瓜又圆又大。请猜猜是谁种的。

这个瓜又细又长。请猜猜这个瓜是谁种的?

瓜藤在地上爬。请猜猜,这是什么瓜?等一下。

(D)教师结合课件将故事完整地讲述一遍。

(1)老师完整的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等待和放慢速度来引导孩子跟着讲。

(2)老师:你觉得这个故事更有趣的是什么?

(5)让孩子两人一组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最后让单个孩子在小组面前讲故事。

第四,活动延伸。

1,继续引导幼儿玩“反义词”游戏,鼓励幼儿用反义词组词,丰富幼儿对对立概念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2.音乐活动:《胖奶奶瘦爷爷》。

根据歌曲《王老先生》的音乐,引导孩子模仿胖奶奶和瘦爷爷,如:胖奶奶有一块地,她在地里种西瓜,她使...

3.鼓励孩子在餐前活动中讲述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