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孩子一定要考好吗?
1.苏(1902-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校长。
苏小时候家里很穷,他9岁就上了小学。在县城读书,让这个农村孩子开了眼界,整天调皮捣蛋,把学业抛在脑后。连续三个学期,他的成绩在全班32人中排名倒数第一。后来学校的地理老师陈玉峰老师私下鼓励他:“我觉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点也不笨。”只要你肯努力,你就能拿到第一名!”他还给他讲了牛顿的励志故事,这让苏感到很内疚。
“你爸爸妈妈辛苦工作,攒钱。希望你能好好读这本书。像你现在这样,将来你拿什么报答他们?”苏一听,流下了眼泪。从那时起,他努力学习。他明白了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父母。
2.[德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
美国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先驱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三岁多的时候不会说话,九岁的时候还是说不好。小学和中学的时候,他的课很普通。因为他行动迟缓,不喜欢人,所以他的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老师更恨他。他曾经公开骂过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永远也成不了成功人士。”而且因为怕他上课影响其他同学,想把他踢出学校。爱因斯坦也想尽办法逃学。
十六岁的爱因斯坦申请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工程系,但是在入学考试中失败了。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是一名工程师。爱因斯坦经常问他关于数学的问题。他总是用非常简单通俗的语言向他介绍自己的数学知识,这也激发了爱因斯坦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的成功秘诀:“早在1901,我还是一个22岁的青年时,就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公式的秘密,就是A=X+Y+Z!a是成功,X是努力,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个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很多人也有用。”
3.华(1910—1985)
中国著名数学家
华学生时代贪玩,功课一度不好,有时数学考试不及格。语文老师嘲笑华的书法时,就像一只螃蟹在上面爬,一点才华也没有。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可(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反驳说,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不大,但你怎么能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出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呢?
进入金坛中学后,特别是认识王维科后,华深深地爱上了数学。我相信,这位伟人的诞生,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教导。
4.冯特(乔尔德拉·冯特,1832—1920)
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结构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十几岁时,冯特似乎没有任何前途。他不爱学习,没有天赋,甚至有点傻。多年来,冯特唯一的好朋友是一个智障男孩。在学校,他经常心不在焉,精神恍惚。
当冯特上小学一年级时,他的父亲来到学校,看到他心不在焉,当着同学的面打了他一巴掌。老师还当众羞辱他。然而,任何惩罚都没有用,今年他仍然没有通过这门课程。我流浪了几年,期间父亲去世,家里生活来源突然断绝,才意识到身边的现实,然后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秋天,他再次前往海德堡大学学医,用三年时间完成学业,并以1855全国医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然后他拿到了硕士学位,成为了心理学教授,一生从事心理学研究。
5中国当代童话作家、慈善家——郑。
郑小时候就读于北京马甸小学,二年级时以一篇散文《我长大了要当挖粪工》在校园里一举成名。四年级时,文化大革命爆发,郑中断了学业。后来在遂平干校读书,老师要求写“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郑写“早起的虫子被鸟吃”,数学老师发难,于是被开除了。郑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
1977年,郑开始文学创作,第一篇童话《诚实岛上的黑人》发表在《儿童文学》上。后来《童话之王》成为郑童话专刊,每期销量超过654.38+0万册。皮皮鲁、鲁西西、狼罗克、舒克和贝塔等童话主角成为亿万年轻读者心目中的明星。
6.艾萨克·牛顿(1643—1727)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牛顿12岁从农村小学转到城市读书,因为在班里表现不好,同学们都看不起他。有一次,一个比他壮,功课更好的同学粗暴无理地欺负他。虽然平时很怕这位同学,但牛顿还是起来把这位同学逼到了墙角,这位同学只好让步。牛顿也从这个事件中看到了一个道理:下定决心,就能制服它。于是他开始把这种精力用在学习上。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不久,牛顿22岁发明了微分学,23岁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7.沈从文,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沈从文生性活泼爱玩,经常逃学去看木偶戏。书包藏在附近的土地庙里。当他玩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书包不见了。他焦虑了一会儿,然后想:书包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还能上学。但是,这一切都瞒不过老师。第二天,沈从文被老师骂了一顿,自信满满。他气得老师当着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他:“勤奋是有功的,戏剧是无用的,树喜欢长大,你却喜欢在树下,做个矮子太让人失望了!”
后来老师把沈从文带进办公室,慢慢开导他:“树是向上长的,但你要跪下来。人要有进取心,不能妄自尊大,妄自尊大。”果然沈从文软硬兼施。经过耐心的劝说和教导,沈从文学会了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倔强性情,成绩迅速上升。
8.北大西文系毕业,新东方创始人。——余
“第一次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复读班,英语基础差,也没有得到过老师的鼓励。强大的“自我鼓励功能”支撑着我坚持到了最后。高考第二年,英语考了55分。虽然和之前相比有进步,但是总分还是低。从小学到大学,余从来没有进过班里的前20名。凭着“自我鼓励”,他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北大。在他大学期间,班上有五十名学生,但他从未进入前四十名。
“只要你不自暴自弃,没人能打败你。如果没人鼓励,那就鼓励自己。大学期间,我从未进过班里的前40名。但是我没有放弃自己。我无法在一天内背完这篇课文。我花了一个星期天天背,终于可以脱口秀了。”他说。在和同学智商相当的情况下,唯一能打败对方的,就是超常的努力和毅力。
9.丘吉尔小时候是个捣蛋鬼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一张成绩单,揭露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这位叱咤风云、冷酷无情的首相,童年时竟然是个“淘气”的男孩,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甚至在六年级留级。
为了纪念这位二战时期的英国领导人,英国政府耗资600万英镑,以丘吉尔的名义建造了一座博物馆,位于伦敦白厅的内阁作战室旁边。今年2月11日,这座博物馆将正式对外开放。届时,丘吉尔首相的珍贵物品将向公众展示,记录丘吉尔童年成就的成绩单就是那数百件展品中的一件。
当时,丘吉尔被严厉的父亲送进了英国第一所学费高昂的院校哈罗学院。然而,年少无知的丘吉尔却是一个“淘气”的男孩,经常搞一些恶作剧,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学校的一份处罚记录册上,丘吉尔也榜上有名。他经常因为忘记做作业而受到老师的惩罚。
进入阿斯科特的圣乔治中学后,丘吉尔的学习成绩还是一塌糊涂。根据1883的黄色成绩单,丘吉尔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得了一个“优秀”,地理成绩最差。老师给了他一个“红灯笼”。在历史上,丘吉尔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小学时的绘画技巧只有“初级水平”,完全看不出任何艺术天赋。
最悲惨的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丘吉尔因为成绩不好被学校留了一级,成了“可耻”的留级生。然而,智力低下的丘吉尔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英语基础扎实,1953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0.托尔斯泰的八大缺点被退学
列夫斯坦出生于大贵族。他在2岁时失去了母亲,9岁时失去了父亲。16岁上大学。大学三年级辍学,回家改造。年轻时,他学习不努力,考试不及格,所以老师把他开除了。他赌博,借钱,鬼混。后来他醒了,对自己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他认为自己的放荡等于禽兽。他找出了错误的原因,其中有八点:
缺乏毅力;
有一种少年轻狂的风格;
太毛躁;过于模仿;欺骗自己;不卑微;生活太放纵;缺乏反思。
从那以后,托尔斯泰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过程中,他成为一代文豪。
列夫斯坦写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是批判俄国社会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不朽的杰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