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的宝藏秀是真的吗?
但有一点确实值得商榷。央视请的寻宝寻宝专家,没有约束机制,或者约束力不强,甚至机制有问题。比如鉴宝专家,只负责拿出场费,鉴定错了就不负责任,甚至鉴定费也不会因为错了而退。就像龙王的儿子一样,只能进进出出。没有约束机制,专家可以肆无忌惮,必须对自己明显没有把握的古董做出结论,否则对不起专家的荣誉和出场费。久而久之,助长了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敢说的坏习惯。
稍微有点古董知识的人都知道,鉴定古董是最难的工作。没有比对照原著和目录更好的办法了,人又不能穿越时间隧道回到古代,只能说说个人看法。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场鉴定并不是一种非常严谨的科学鉴定方法。央视现场探宝的热情本身就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
现在对于古玩专家来说,鉴宝是一个名利双收的工作,价格一路飙升。前两年每件古董收取鉴定费200元,但前几天一则广告已经明码标价每件500元。有些鉴宝专家甚至干脆注明出场费。据说人均出场费两万多。
在组织者和参与寻宝活动的粉丝眼里,央视寻宝栏目邀请的专家是权威的。现场的专家对古董爱好者不服气,吐槽的人也不少。
我不止一次听古董爱好者说过,那些所谓的央视寻宝人、寻宝人不一定比二手货“鬼”(上海俚语老鬼指的是很聪明的人)。因为每一个古玩买卖的人都是为自己买单,或赔钱,或赚钱,有血淋淋的教训,有实践经验,有相关的利益。而那些所谓的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反正他们说什么对错都是拿钱,就像龙王的儿子,进不去出不去。这能和二手货“鬼”比吗?
更何况,鉴宝专家有吸金的门路,而且是没了。据了解,一个行家一天最多见过几百件古董,而二手“鬼”一般每收到一件古董都要跑好几趟,回家反复研究比较,怕被骗。专家呢,不怕被骗的?两者的专业性可以比较吗?
平心而论,绝大多数央视鉴宝专家是错的,不是因为他们故意这样做,也不是因为他们有虚名,而是因为这种方法有问题。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多赚少赔,只能助长一种把科学鉴定当娱乐的风气。
我觉得央视是时候反思寻宝寻宝栏目了。自2000年以来,寻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受到了许多万文、玉器和收藏家的喜爱。但近年来,这些节目的热度有所降低,受到的关注度也没有那么高了。很多人会想问什么?是因为新鲜感没了吗?是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多情侣了吗?至于新鲜感,文学爱好者和玉器爱好者对华夏大地上无数珍宝的新鲜感绝不会丧失。近年来,万文和玉石爱好者的数量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万文和玉石。
鉴宝计划那么多,里面的专家组那么多。每个人的造诣不同,观点和想法也不同。什么是真假?什么是真假?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你可以告诉我你的观点是基于什么,有什么根据。这些东西的源头不就是人们的看法吗?
提问者给出的图片是央视的一个综艺节目,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节目的几个专家组成员。
金运昌
蒙古族,北京出生,1957。
1982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教授古代汉语。曾任北京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古代汉语研究会秘书长。同时师从欧阳钟石先生和康殷先生学习书法,参与了第一师范大学书法艺术教育专业和中国第一个书法博士点的设立,被聘为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97转北京故宫博物院。次年,他担任该医院古书画部副主任。多年来,我一直守护在院内的书画、碑刻国宝,潜心研究,开拓视野,艺术修养和鉴别能力迅速提高。
我从小就喜欢书法。我最开始学的是唐凯,然后是魏碑,和二王、李咏也是草书家。到了故宫后,有幸请教了刘炳森先生,他对“古不乘时,今有异弊”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凝重浑厚的传统书风中融入了一种清新淡雅的现代审美意识。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受到收藏家的广泛批评。
业余时间曾出版多种书法作品,任教北大、人大、师大等学校,在中央电视台《品鉴碑中道理》、《魏碑教程》、中国教育电视台《书法教程》节目中授课。还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投资艺术》、《鉴宝》、《寻宝》节目专家鉴定组成员,经常出现在荧屏上。
社会岗位有: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摘自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
蔡国声
男,2月出生,1944,浙江定海人。
中国书协会员,上海市书协理事,文博部副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民间收藏丛书》主编,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特邀专家。他还担任北京大学资源与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机构的顾问和特聘教授。
从事文物、古玩鉴定和书法篆刻四十余年,集钟鼎、法器、钱币、碑刻于一炉,吸收古今大师之精华,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将书法作品转化为自己的风格。书法作品多次在日、韩、新、港、澳、台展出,并入选《中国当代墨宝作品集》、《当代书法精选》。国内外报刊上经常发表鉴定方面的文章和著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先后创作出版了近20部精辟的专业著作和三套关于收藏专题讲座的电影和光盘,这在古玩鉴赏领域确实不多见,也让他被誉为“高产专家”。
2000年,他被授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01获首届东方名人成就奖,2005年获中国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奖。2006年获得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最高艺术成就奖——紫荆花奖。2007年获“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称号。(摘自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
贾文忠
本名文忠,1961,生于北京进士世家,老北京铜器张氏第四代传人。大学文化,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毕业。曾在北京文物局和首都博物馆工作。现为九三学社会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文物修复研究》杂志主编,《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杂志编委。2002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化艺术界“学术成就显著、具有创新精神”的百名专家学者。
奇石专家,文物鉴定专家,全息延展传承人,书画篆刻师。(摘自百度百科)
金神
文革动乱后,内蒙古下乡,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佛教考古五年,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所研究员。多年来,他研究佛教石窟考古和单佛造像艺术,足迹遍布日本、韩国、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亚洲各国,多次参观欧美公共和私人博物馆的亚洲艺术品。
在佛教考古方面,他阐发了旧论,颠覆了旧论,其成果可以填补学术空白。在对单尊佛像真伪的鉴定上,他可谓独树一帜,见解独到,果断果断。为国家文物局和中外博物馆鉴定文物,去伪存真,发现国宝;为国内外高校讲学,树足传播,桃李满天下。
著有《中国佛像图集》、《佛教雕刻名品目录》、《佛像鉴定与收藏》、《佛像谱系学》(译著)、《辨别佛像真伪》、《海外及港台古代佛像集》、《古代佛像集》(by * * *)等20余部。在文物、文史、敦煌学研究、敦煌学收藏、文史知识、收藏家等方面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散文集、佛教艺术集。(摘自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
总的来说,
这里的专家组都是专门研究文学和考古的,他们有这方面的话语权。他上央视说明人家有才华。学习再好,总会有错误和失误。古代文物是真是假?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做出判断,有时候假的东西可能比真的好。
这种节目也是真人秀。真人秀不就是表达自己,没有太多限制吗?这样的寻宝节目,是为了展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结晶,丰富观众在某个成都的体验,让大家了解五千年的文明。
真的,专家不是随便玩玩,用手观察。他们也有工具,比如放大倍数很大的镜子。这种事情就像考试一样。题目看一眼就能学会,但不会花太多时间。不读,一万年都不会读。我父亲可以知道某些种类瓷器的真伪,更不用说专家。人看的太多,学的太多。至于价值,一切以同类东西的拍卖价格为准。但总有一些专家不确定,有些比较杂,一般价值不太高。不需要去伪存真,专家没有100%的把握也可能判断为真;还有超高的数值,如果是真的就是几百万,几个亿。一般不确定就会说它们是假的,因为买不起。至于鉴宝,之前肯定有过筛选过程。我想至少专家会知道有哪些。况且这个节目也不是直播保证有争议的东西会被截掉。不过不排除第一次筛选的也是这群专家。他们看事情很快。毕竟真的还是少数,大部分一看就是假的。我和父亲参加了一个类似的活动,三个专家一上午看了100多件东西。
央视寻宝来到我市,节目录制前一周就开始试镜了。我去看了几次,就是电视上那些专家都在试镜现场,试镜的时候也没告诉你是真是假。我感觉他们很多东西都不能告诉你,不管是真是假。如果看到合适的,就把它放到节目单上,然后回去查资料,会有一种你好像什么都知道的效果。我家有一个笔筒。我爷爷说他有记忆的时候就有了。他在试镜时给他们看了。是真是假?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解释过什么了。
朋友用祖传的夜明珠雇了两个保镖,去山西央视寻宝。专家看了之后说是假的。郁闷,回了山西,半个月后南下汕头。有人要买,朋友要价300万。人家没还价,直接拿了...
首先是资质问题。如果专家最靠谱,谁能当专家?我觉得古董二手商应该是专家,比如本地的专家。比鉴宝上的专家更真实,更吸引眼球。而且水分不大,至少不会骗人。
我有一个叔叔。我卖古董40年了,从地摊到小摊。很多专家居然都来让我叔叔看看。有专家甚至说是在哪里拍的,花了多少钱。舅舅笑了。你要多少钱?。
专家一脸迷惑。
叫我孤儿吧。我叔叔说我专门做孤儿产品!
后来我舅舅给了这个专家一套。毕竟是朋友,聊得很好。
后来专家假扮农民去寻宝了。
研究宝藏的专家。赞不绝口,口若悬河。说到你,这是个孤儿。
后来大家都发财了。几年后,鉴宝的专家得知此事,专程来看我叔叔。然后拿个古董让我叔叔鉴定。我叔叔说,你看起来很真实。
专家们很兴奋。说起这个孤儿,肯定是真的。舅舅笑了。毕竟你这么远来看我,我就送你一套比你早1年的孤儿产品。别说我给了你什么。你写一个剧本,然后拍摄。
晚上,大家聊得很开心。酒过三巡。合影留念...
收藏成了传承文化的爱好,也成了物质主义的投机方式。电视宝节目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也受到了大家的质疑。
看过鉴宝节目的朋友一定对主持人王刚挥舞的紫金锤印象深刻。与收藏者签订协议后,如果藏品被在场的专家鉴定为赝品,主人会毫不留情地把“赝品”砸成碎片。很多朋友肯定有过这样的疑问:“如果专家错了怎么办?”大家的担心不无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能保证他们永远是对的?
但节目就是这么残酷,专家说是真的,说是假的。许多业内专家对此也不以为然。有些宝贝,专家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但在电视上看着它们被砸,让人唏嘘不已。透过电视屏幕,这里发生了多少“冤假错案”,谁能说得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宁育新甚至评价说:“这里的‘赝品’百分之三十是珍品!”
如果这是一个关于电视宝专家能力水平的问题,那就这样吧。现在,更多的传言指向了其中的“猫腻”:电视节目成了炒作自己藏品的渠道。许多人指出,收藏中有许多育儿节目,婴儿的真正主人可能是舞台上的专家或幕后的大人物。电视上这么一炒作,就成了名器,观众争相抢夺,身价暴涨。甚至还有人利用电视台的名声为其背书,通过鉴宝节目把假的洗成真的。
试想一下,如果传言是真的,那么在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内幕下,如果你真的把你家的传家宝当宝,如果这一期导演需要打碎一两件来增加戏剧效果,那么还有谁倒霉呢?所以,不管这些江湖传言是真是假,我们普通人只是把它们当做娱乐节目来看。
现在鉴宝节目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首先自己学点知识,专家也是被蒙蔽的。多学习,多逛博物馆。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懂得分辨。
为了收视率!
普通粉丝去地摊捡漏,专家在探宝过程中捡漏。专家花几十万从爱好者手中买下几百万或上千万的文物并不鲜见。让我们玩得开心。迟早让这些文物专家玩完收藏界的臭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