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丹丹春寒食日原创|翻译|赏析_原作者介绍
闲春寒食天。玉炉里全是水和烟。梦回山枕藏花。
海燕将来打草,江海已过柳棉。黄昏时打湿秋千。
标签:寒食节Xi宋淳词选婉约词节日情感其他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风和日丽。玉炉里的残烟还在飘出醉人的香味。午睡醒来,身上戴的花苞掉在床头柜上。
海外的燕子还没回来,隔壁的小朋友在玩打草游戏。江边梅子已落,绵绵柳絮随风荡漾。
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增添了傍晚的凉意。
《浣溪沙丹当春寒食日》札记(1)丹当:和谐舒适的样子。它经常被用来描述春天的景色。
⑵寒食:节日的名称。清明前一两天。相传,春秋时期,介子推晋文公回国后躲进深山。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抱树烧死。为了悼念他,决定每天禁火禁寒。《荆楚纪年》:“冬节one hundred and fifty日,疾风连雨,谓寒食无火三日。”
⑶玉炉:香炉的美称。
(4)沉水:沉香。
5]山枕:两端凸起如山的凹枕。
[6] diàn:用金片镶嵌成花朵形状的首饰。
(7)斗草:争夺百种草药并赢得比赛的游戏。
⑻·蒋梅:李子的一个优良品种,不仅仅指在河边或水边生长的李子。
(9)六面:柳絮。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所以被称为。
⑽秋千:相传齐桓公是春秋时期从北方山戎引进的。木架上挂两根绳子,下面绑十字板。玩家或坐或站在板上,双手握住绳子,从而来回摆动。技高胆大者,可空中起飞,双人对打。据说秋千起源于汉武帝时,武帝希望长生不老,宫中后来因为是千年戏而被念为秋千。详见《纪原事》卷八。
《浣溪沙·丹当春寒食日》作者李清照(1084年3月13 ~ 165438年5月055日),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以婉约词为代表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早年生活富足,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早年生活富足。她的父亲李,藏书丰富,从小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文学基础。结婚后,她和丈夫赵明成致力于字画石的收藏和整理。金兵中原,南流,形势寂寞。在歌词中,他更多地写的是前期的闲适生活,后期的人生经历和感伤心境。形式上善用线描,自成一派,语言优美。在词论上,强调和谐雅正,提出词“异于一家”的理论,反对把词写成诗的方法。能写诗的,所剩不多,部分篇章有时代感,歌颂历史,用词大方,与他们的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集》、《易安词》,已失传。后人有虞书词集。今天有一个李清照文集的校勘。
李清照其他作品○慢声细语,寻寻觅觅。
○武陵春春晚
○如梦如幻,永远记得西亭的夕阳。
○一截梅,红莲藕,香残玉秋。
○如梦如幻,昨夜雨骤散。
○更多李清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