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三个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第68页,例题1。[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特定情况下经历1000以内数字的计数过程,并能正确计数1000以内的数字。
2.通过探索、讨论和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10、100和1000之间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计数和理解10、100、1000的关系。
【教具和学习工具准备】:每组约1000支,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用休息的故事创造一个情境
老师:今天,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想知道他是谁吗?(播放一段休息的视频)你心目中的休息是什么?
健康1:聪明。
生二:爱思考。
生3:是个小和尚。
老师:今天,我想不出一道计算题来考你。你有信心休息吗?
生:对。
老师:请把课间带给你的棍子倒出来,猜一猜有多少根。
1: 300以上。
2点800多。
生3: 1000。
生4: 2000。
老师:现在让我们开始数有多少。清点前,组长要合理分工,思考如何清点,达到以下要求:1,快速清点;2.数字的数量要准确;3.数数的结果不用数也能很快被别人看到。等小组讨论完了,我们来数一数。
第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很棒,组长分工合理,记录号码的方法和号码的最终结果,还有老师的巡视指导。
2、群报编号法。
1群:我们群是这样数的。我们先把20捆扎成1的小捆,再把5捆小捆算成1的大捆,正好是100。所以我们把它们捆在一起。最后我们数了一下,有10大捆,正好是65438。
第二组:我们组数了50块50块,50块1捆,然后把2小捆绑在一起,正好是100块。我们数了10捆,所以是1000件。
第三组:我们组和他们组不同。我们之前学过10根扎成一捆,所以我们是10根,10根。然后将10个小捆捆绑成1个大捆,这样总共就有10个大捆,也就是1000。
3.找典型例子。
老师:10小捆捆成1大捆。从这群小棒子身上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小组先讨论,然后报告。
1群:我发现1的大捆是由10的小捆组成的。
第二组:我发现1的大捆比1的小捆多很多。
第三组:我发现10十是100。
老师:这个L捆和这个10捆能发现什么问题?
4.总结。
正如同学们说的,10十是100,10百是1000。今天,我们将学习对1000以内的数字的理解。(板书题目)
第三,巩固新知识
今天,他邀请了他的三个好朋友,大哥、二哥和他的朋友萧也。他们听说今天大家都学会了数不到1000,都想出一个问题来考考大家。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你想让谁先接受挑战?(学生可自由选择题目)
休息一下:你能估计一下这些图片上有多少(书)吗?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萧也:萧也给你带来了一个小猫入境的游戏,小猫每入境一次可以得到100积分。(演示小猫入门的游戏)看完小猫入门的游戏,你知道小猫进了多少个条目吗?你怎麽知道?
生:共破10关;因为小猫每1得到100积分,得到1000积分,就是10,所以是10。
大哥哥:大哥哥给你带来了一个小猫接苹果的游戏。(展示课件)现在小猫已经得了986分,小猫收到的每个苹果加1分。请仔细数数,看看小猫最后得了多少分。
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从(1)(2)中选择一个题目。
(1)从592计数到613;
(2)数一数897之后的。8个数字;
二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如何填写它?你是怎么数的?
群1: 600,700,800,900,我们是110。
组2: 798,799,800,801,802,我们的1是一个一个数的。
组3: 802,801,800,799,798,我们也是一个一个数1,但是我们倒着数。
师: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如果数数的顺序不一样,数数的规律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相信你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第四,全班总结
谁能告诉我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你在这个班的表现如何?
二小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册
教学内容教材第4 ~ 5页例题4、例题5和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正确百以上,万以内,知道万以内数的构成。
2.用一万以内的数字正确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难点数是“跨栏数”和万以内数的构成。
准备教具和学习工具
棍子,柜台。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用课件(或挂图)展示两堆棍子: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两堆有多少根棍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报告他们的猜测并解释原因。
第二,主动探索,构建模式
1,数字是一百。
(1)99后的1是多少?100后1是多少?强调“一百”和“一”之间必须加1个零。
(2)101之后的1是多少?看上图,一起数。很明显一百中间有1。
“零”
2.数一百多和一百多。
(1)学生把整个100根棍子拿出来,放在一堆20根零散的棍子里。
(2)互算同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和“9”的组合,110是100和10的组合,突出显示101和165438。
(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根,2根是100。(让学生手工装订1大捆和2小捆)
(4)引导学生发现120是由1 100和2 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从190数到200。
(1)老师显示计数器,拨打197。让学生阅读并谈论197的作文。
(2)让学生倒数。当号码达到199到200,怎么拨?
(1)观察单位,9重复计数1一是多少一?(10一个)10一个多少钱?(10个一就是1个十)在柜台上是怎么表示的?(单位拨10个1,十位拨1个10)
②观察十,有10个十。10十是多少?(10十是100)在柜台上是怎么表示的?(十位拨10十位,百位拨1百位)
4.类比迁移
(1)突出显示990和1000。
老师显示计数器,拨打990。让学生阅读并谈论990的作文。请再次拨打10。怎么会?怎么算?
【点评:在运算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一为十、10十为一百、10一百为一千,突破十到一百、一百到一千的栏数。]
(2)突出显示1010,1020。
(1)1000之后,计数10。我应该在哪里拨柜台?(十)多少?(1) 1000加10读作1010,在“1000”和“10”之间必须加1个零。
②之后如何拨打1010?
③如何从1020拨到1300?
④如何从1300拨到1400?
⑤同桌互动:用计数器拨110次,从880到1100,边拨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向同龄人或老师寻求帮助。然后选取学生进行演示,老师重点讲解990、1000、1000的拨号和计数方法。
(3)高亮2000,2010。
(1)1900之后,计数10。我应该在哪里拨柜台?多少?多少钱?(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后数10。第十位的数字是多少?(10十位)十位数怎么办?(10十是一百)一百是什么?(10百)百上怎么办?(10 100是1000)以千为单位的数字是多少?(两千就是两千)
③2000到2001,如何在柜台上拨号?
第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龙游戏(老师重点讲“栏数”)
(1)一个一个数,班级活动题1。(老师和全班带头)
(2)名额110名,课堂活动第二题。(男女生对答龙)
(3)名额110名,课堂活动第三题。(各大组中的接龙)
(4)一万一千个名额,课堂活动第四题。(全班扯平)
2.拨号通话。
(1)先拨3500,然后由()千和()百组成。
(2)先拨4020,然后由()千位和()十位组成。
(3)先拨6003,然后由()千位和()位组成。
3.谈谈吧
(1)5400由()千和()百组成。
(2)4070由()千和()十组成。
(3)2496由()组成。
第四,课堂总结
几万以内能数出来吗?数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你还从学习中收获了什么?
初三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册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正确地找到和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欣赏有生命的事物和相应的图形来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对对称现象的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到并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
1,猜猜,激发兴趣。
老师:在这个花开的季节,昆虫快乐地飞翔。看啊!他们来了,但他们只是半个人。他们说:“只要你猜猜他们是谁,他们就会出现。”
老师:请猜猜它们是什么。展示蜻蜓、蜜蜂和蝴蝶的半个形象。让学生猜一猜。如果你猜,展示另一半昆虫。)
老师:学生很棒!然后仔细看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边一模一样。
师:像上面那个左右两边相同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对称。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更多关于对称性的知识。
相互观察、感知并讨论他们的发现。有些学生从图案的形状观察对称特征。
报告你的发现:这些数字的两边是一样的。
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剪一剪,教学课本第29页1。
(1)老师演示,先把一张纸对折,然后画一张画,最后沿着画的线剪开。打开的是一件外套。
(2)学生模仿并制作剪纸。学生开始剪的时候,老师:用剪刀注意安全,不要伤到你的小手。
这件大衣完成后有什么特点?(它是对称的)
(3)说说你是怎么在群里切割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下的作品。(将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老师:学生们都剪得很漂亮。你在对称图形的中间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数字中间都有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有一条折痕,把这个对称的图形分成左右(或上下)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然后我们可以给这个折痕一个名字!这个折痕在数学王国里叫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课本第29页,拿出剪刀和长方形的纸,照原样剪下,剪完后出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都是对称的图案。我们也能通过小手寻找对称的图案吗?
2.九折优惠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对折。打开看看吧。你发现了什么?(对称)再上下折叠,你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取出准备好的方形纸,对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交谈)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对称。)
(3)取出准备好的圆纸,对折。你发现了什么?不管怎么对折,都是对称的。)
老师总结:对折,我们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是对称图形。
老师:先用尺子标出,然后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畅所欲言。
第三,巩固应用,提高内化
1,课本29页,做吧。
图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列字母、数字和汉字中哪一个是轴对称图形?它们有多少对称轴?
1、2、3、4、5、6、7、8、9
3.教材第33页练习7,1-3题。
第四,复习整理,拓展延伸
1.我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收获了什么?
2.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对称的身材美,没错!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观察,用双手创作,就可以用对称的图形更好地装扮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