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狂欢节。
巴西的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在巴西的狂欢节上,大家不是想表现自己,而是想成全别人。有些男人希望自己有女性特征;还有一些内向的女性疯狂地跳舞,试图模仿别人敏捷有力的动作。嘉年华里经常出现“异装癖”,这是历史的产物。巴西对女性化的狂欢热情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迷人的性派对。
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
狂欢节是巴西最大的节日,但最著名的是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这座城市的狂欢节是世界上最棒的,演员人数众多,服装华丽,持续时间长,场面壮观。
相传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起初,狂欢节规模很小,仅限于一些贵族举行的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买来的面具,尽情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街头。随着快节奏的音乐,无论黑人还是白人,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了起来,整个城市一片欢腾。阿泽维多的行动获得了巨大成功,它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节日。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没有固定的场所,市内所有的主要街道都是桑巴表演的舞台。因为狂欢节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所以游行在晚上举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桑巴舞学校就提出在城市中建造一个桑巴舞场地,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曾设计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等项目的著名工程师奥斯卡·尼迈耶亲自设计。在6万名建设者齐新的配合下,仅用117天就建成了一座可容纳数万名观众的桑巴球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有了固定的场所。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开幕当天,里约热内卢市长在市长官邸亲手将城门的金钥匙交给被称为“莫莫国王”的“狂欢节之王”,象征着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正式开始。从此,在为期一周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全城将由“狂欢节之王”来“统治”,所有市民都以自己的方式尽情狂欢。
王模模并不是真的坐在市长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在全城沸腾、全民狂欢的节日里,“陌陌王”只要带领大家跳舞、玩乐,就完成了市长的使命。
“莫莫国王”一般在狂欢节开幕前两个月由市民选举产生,另外还有一名“狂欢节女王”和两名“狂欢节公主”。他们将作为里约热内卢桑巴舞队的领队参加狂欢节的彩排和正式演出。他们工作很努力,但是荣誉无限。
在交钥匙仪式之前,《莫莫国王》还有一场街头马车游行,演员们伪装成巴西王室成员。这一别出心裁的仪式不仅是为了纪念第一位巴西君主佩德罗一世诞生200周年,也是为了增强狂欢节的节日气氛。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分享嘉年华开幕的喜悦。
桑巴舞比赛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体育场占地85000平方米,两侧是看台,中间是桑巴舞队的通道。每年狂欢节期间,这个体育场都有五场桑巴舞,其中第三、四天的活动最为精彩。这两天全市排名前14的桑巴舞学校将在这里展开角逐,决出年度排名,前五名又将有一场表演。
每所桑巴舞学校的参赛人数为3800至4000人,分为32支队伍,队伍之间有8辆彩车。比赛内容和伴奏歌曲必须有故事,全队服装要根据表演情节设计。每年学校安排的故事内容极其丰富,有印度历史,有巴西足球,也有人们的现实生活。
里约热内卢久负盛名的狂欢节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每年约有40万游客选择这个季节游览这座美丽的城市。
狂欢节不仅给巴西人带来了欢乐,也吸引了许多游客,促进了旅游业,刺激了经济。已经成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年比一年热闹。桑巴舞和狂欢节和足球一样,已经成为巴西的象征。
萨尔瓦多狂欢节
在巴西的狂欢节中,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的狂欢节独树一帜。因为巴伊亚人不想把狂欢节市场化,所以这里的狂欢节能保持原汁原味。此外,在音乐方面,巴伊亚是中国最发达、最重要的地区,音乐和舞蹈随处可见,是巴西传统和狂欢精神最真实的体现。萨尔瓦多狂欢节的“国王”因身材瘦弱而被废黜。
亚马逊丛林中的狂欢节
帕林廷斯(Parrintings)是亚马逊河畔的一个只有9万人口的巴西小城市。每年有几天,相当于当地人口的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被它感动,甚至提前65,438+0年预定这里的酒店,因为它有着浓郁的亚马逊狂欢节——boijuppa。
西班牙
西班牙嘉年华起源于1492。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入侵西班牙,公元前8世纪,罗马人、西哥特人、摩尔人相继入侵西班牙。侵略者长期压迫统治西班牙人民,西班牙人民长期遭受苦难。西班牙是一个顽强的民族。西班牙人民为了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压迫,于1492年发起光复运动并取得胜利,西班牙人民获得解放。为了纪念光复运动的胜利,热情的人群、异国情调的服饰、五彩缤纷的花车和迷幻的烟花都表达了西班牙人民对生活、幸福、和平和自由的热爱。
大加那利狂欢节
群众的参与和“女王”的选拔是大加那利岛拉斯帕尔马斯狂欢节的两大特色。人们热情地提前几个月选出理想的“女王”。二月,狂欢节正式开始,所有的人都融入了欢乐的海洋。在国内外乐队的伴奏下,大家跳起了萨尔萨舞和梅伦格舞。
古巴
圣地亚哥狂欢节
每年7月至8月,古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活动。当地人说这个节日和一段历史有关。1953年,卡斯特罗趁狂欢节敌军守卫松懈之机,带领100多名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从此,古巴革命的火花被点燃。
在此期间,城市的一条主要街道完全成了狂欢节的场地。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最多的是啤酒摊,其次是大排档。喝啤酒是参加狂欢节的人的必修课。哪里有酒,哪里就有肉。“烤全猪”是狂欢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狂欢节政府放假五天。除了“吃”和“玩”的部分,狂欢节每天晚上9点以后开始,最热闹的活动是最后几天举行的花车游行和通宵狂欢。
哈瓦那狂欢节
花车游行拉开了哈瓦那狂欢节的序幕,人们随着有节奏的音乐跳起了古巴黑人舞蹈。游行结束后,真正的庆祝活动开始了。大家一起跳街舞,每个人都是主角。狂欢节一直持续到凌晨。
意大利
威尼斯狂欢节
二月的威尼斯依旧是冬天,有点寒意,但是蓝天碧水,晴空万里,一点阴霾的感觉都没有。不像威尼斯过去在船的阴影下很安静,这几天很远就能听到人们的脚步声和开心的笑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正奔向同一个目的地——举世闻名的威尼斯圣凯尔广场,这里一年一度的“水城”狂欢节即将达到高潮。
威尼斯狂欢节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狂欢节之一。欧洲的狂欢节据说起源于古代的神农节。每年冬去春来,人们自动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新一年农业活动的开始。威尼斯狂欢节的起源是另一个故事:12世纪,古老的威尼斯城邦和国家越来越强大。1162年早春,打败附近的封建城邦阿奎利亚,独霸一方。为了庆祝这一胜利,威尼斯人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数日。从那以后,他们每年都在这个时候举行庆祝活动。200多年后的1296年,这个天主教城邦根据宗教节日的安排,正式确定了一年一度的庆祝时间,即从四旬斋前一天开始,时间在二月初至三月初之间,持续约两周。到了18世纪,狂欢活动如火如荼,欧洲各地的王子、大臣、绅士、淑女们纷纷涌向威尼斯,观看精彩的室内音乐和戏剧表演,参与街头和广场的群众狂欢。威尼斯赢得了狂欢节城市的称号。19世纪后,威尼斯逐渐衰落,狂欢节逐渐失去活力。直到近20年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威尼斯的狂欢节活动恢复,威尼斯狂欢节才得以重现辉煌。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的特色是面具,其次是华丽的服饰。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富人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面具背后,社会差异暂时消除。富人变穷,穷人变富。他们互相尊重地打招呼。
面具背后,年龄差消除了,老人变年轻了,年轻人突然变老了,稳重了。年轻人和小人物用面具所代表的权威把自己打扮成大人物。老人试图把自己打扮得很年轻,甚至越无知越愚蠢越好。男人可以变成女人,女人也可以变成男人。
通常,威尼斯总是挤满了游客。威尼斯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么多游客在他们的城市里闲逛。他们的街道似乎太窄了,容纳不了这么多人。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断来到这里。毫无疑问,在狂欢节期间,尤其是狂欢节的周末,游客数量将会成倍增长。
威尼斯狂欢节通常在每年冬天的最后几天或春天的第一天举行。这意味着寒冷的温度迫使你穿上厚重的衣服,从而影响你的行动。
一进威尼斯的水巷,看到五颜六色的面具,大概没有人不会被狂欢中的水城所吸引。各种面具是威尼斯狂欢节的一大特色,在中国人看来有点像京剧面具。街上到处都是人,他们勾着脸载歌载舞,好像在上演一场大戏。这是威尼斯嘉年华给记者的印象。威尼斯街头的面具店数不胜数,各有特色。有的收藏时尚的斗篷,有的专营高顶安全帽,有的现场展示口罩的制作过程。“面具”可以简单到直接画在脸上,也可以通过复杂的程序用纸浆、布料、瓷器、玻璃甚至塑料制成。他们的特点是夸张、华丽、戏剧性,让你眼花缭乱,让你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前来参观狂欢节的人们穿过小巷,跨过桥梁,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圣凯尔广场。它变成了面具和服装的展示。很多人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有的打扮成17世纪的贵族,有的打扮成电影里的角色。记者看到一位贵夫人打扮的女士,想问她这件衣服的来历,但她不太懂意大利语。好像是去水城凑热闹的外地游客。
中午12,巨大的圣凯尔广场挤满了成千上万的狂欢者。一支身着古代服饰的仪仗队来到大公府门前。一些打扮成古代威尼斯达官贵人的人登上了主席台,圣凯尔教堂的钟声响起。主持人宣布威尼斯狂欢节正式开始,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此时,在广场中央一侧100米高的钟楼上,世界女子击剑金牌得主、意大利击剑运动员弗丽达,装扮成天使,银装素裹,挥舞着翅膀,从天而降,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愿。
乔装打扮的人们在广场上闲逛,吸引路人的目光,让人拍照留念。一个意大利女人穿着18世纪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她告诉记者,她是土生土长的威尼斯人。这套衣服她已经用了好几年了,价格在2000欧元左右。这些人大多和演员一样,根据不同的衣着进入不同的角色。在外人看来,它们相当神秘。他们通常不说话。你只能看到他们没有遮盖的眼睛,很难分辨出他们的真实性别。这种自娱自乐的游戏会持续10天以上,然后人们会摘下面具,露出本来面目,再次回归自我。
伊夫雷亚的“橙色战争”
意大利北部城镇伊夫雷亚的居民说,这不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专利。每年天主教四旬斋开始的前三天,也就是复活节前第七个星期三的前三天,伊夫雷亚人还会举行狂欢节。他们不跳桑巴舞,但他们有一个更奇特的节目——“橙战”。
起源
伊夫雷亚位于都灵北部,阿尔卑斯山脚下,常住人口2.5万人。这里的“橘斗”不是一时兴起的恶搞。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了解了“橙斗”之后,外人会对这个中世纪小镇的传奇故事印象深刻。
关于“橙色战争”的起源,至少有两种说法。第一个比较简单。中世纪的时候,有一个封建领主,他很有钱,而且没心没肺。在四月斋开始之前,他只给穷人一罐豆子,所以人们把豆子倒在街上以示蔑视,后来换成了橘子。
二是一言难尽。它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伊夫雷亚的统治者是邪恶残忍的拉涅利·比安德拉特勋爵。他命令当地的每一位新娘在婚礼当晚与他共用一个房间。这种暴政持续了许多年,直到磨坊主的女儿维奥莱塔结婚。聪明的维奥莱塔用隐藏的斧头砍死了强迫她在新婚之夜上床的比安德拉特。在她的鼓励下,当地居民奋起反抗,攻占了比安德拉特的城堡,并将其焚毁。
此后,伊夫雷亚人将橘子作为比安德拉特的头像四处乱扔,久而久之演变成了一场“橘子战争”。所以《纽约时报》说“橙子大战”充满了象征意义,被打碎的果肉和果汁代表了暴君的鲜血。
规则
“这是一个代表人民反对一切形式压迫的节日,”43岁的居民罗伯特·沃拉说。
“橙色战争”的规则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这场模拟战中,参与者分为三组,分别是“士兵”、“敌人”和旁观者。“勇士”穿着中世纪的平民服装,“敌人”则戴着头盔,穿着厚重的中世纪武装。观众普遍戴着红色头巾,以免受到意外伤害。
“战士”代表反抗暴政的平民。有成千上万个。他们分成九队,各自在镇上的五个主要广场上认领一块属于自己队伍的地盘,并准备了无数的橘子以备敌人出现。
“敌人”由志愿者扮演,代表“暴君”的护卫。这是一件苦差事。他们乘坐46辆马车环游城市,每辆车上有6个人。所到之处,都会遭到“橙壳”风暴的袭击,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大车上有橘子,供“敌人”还击。按规矩,拉车的马是不能被攻击的,但往往很难逃脱。
为了不让观众受罪,狂欢节期间,街道周围的商店都会被渔网覆盖,以避免天上掉下的“橙雨”伤害观众。一开始有几千观众,但随着“战斗”的进行,很多人成了“士兵”。
排出(液体)
不管怎么说,冬天被硬橘子砸到还是疼,但当地人早就习惯了,乐此不疲。许多儿童和妇女将参加这场“战斗”。
“这真的有点暴力,”20岁的女孩伊丽莎白·道瑞(Elizabeth daughtry)在短暂的打斗中告诉《纽约时报》记者,但这并不妨碍女孩参与。“我们可以做男孩做的一切。男生比较会进攻,但是有点笨。”
55岁的士兵马里奥·比安奇(Mario bianchi)说:“如果你出生在这里,这个活动就会在你心中,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参加。他的脸证明了“战斗”的残酷,他的额头已经被打破,鲜血混着红色的橙汁。
比安奇说这没什么。他在战斗中被一个橘子直接击中眼睛,后来不得不接受手术。他说:“这不是暴力,但这是一种发泄心中暴力的方式。”
黄昏时分,“橘子大战”逐渐平息,目睹狂欢的《泰晤士报》记者写道:“在伊夫雷亚的中心广场,腐烂的橘子的果肉和果肉在我的脚下到处都是,它变成了一片橘红色的泥海。真不知道环卫人员怎么把广场恢复原状。”
沃拉说,这个不用担心。狂欢节过后,镇上其他日子都很安静。
尼扎嘉年华
Italiani Za狂欢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94,是欧洲最古老的狂欢节。从10月底到2月中旬,无论何时来到这里,都是色彩、鲜花、烟火、戏剧、音乐的海洋。
不列颠,英国
诺丁山狂欢节
诺丁山狂欢节是欧洲最大的街头文化艺术节,每年在英国伦敦西区的诺丁山举行。诺丁山的黑人居民大多不是来自非洲,而是来自加勒比海或拉美其他地区。正是诺丁山的移民文化催生了诺丁山狂欢节。20世纪60年代,居住在诺丁山的西印度移民因为思乡之情举行了一场狂欢。当时只有一小群人穿着民族服装,敲着钢鼓在街上走来走去。几十年后,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盛大的多元文化节,也是伦敦最热门的旅游项目之一。
在世界各地的狂欢节中,诺丁山狂欢节仅次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诺丁山狂欢节一直以浓郁的加勒比海情调著称。在服装和面具上,诺丁山狂欢节就像一场华丽的化妆舞会。论音乐,钢鼓乐队、calypso歌曲、soga音乐是诺丁山嘉年华的灵魂。钢鼓强烈的节奏足以让心跳立刻加快;卡吕普索的歌曲经常根据最新的时政和社会热点即兴创作歌词,但歌词幽默讽刺的本质不变。
德国
科隆狂欢节
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热闹的狂欢节。仅次于巴西狂欢节,其主要角色是小丑和疯子,他们怪诞的服装和鲁莽的举止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科隆万岁(K & amp;oumlLle Alaaf),这是狂欢节每年都会使用的口号,在狂欢节开始时准时喊出。它的高潮是四旬斋前星期一狂欢节游行的愚人时刻。这时候有人喊科隆站出来要糖要花。在这场热闹非凡的活动中,人们欢呼雀跃,纵情狂欢,莱茵河两岸欢歌笑语。
剪领带是科隆狂欢节的独特习俗。“女人狂欢夜”那天,德国女孩拿着剪刀在街上巡逻,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当他们看到一个男人打着领带时,他们咔嗒一声剪断了他的领带。当地人对这个习俗很熟悉,他们在这一天都穿便装。吃得一塌糊涂的大多是外国人,尤其是科隆周边的机场,到处都挂着断交。据说曾经中国有个演员被几个德国女人手持剪刀追着跑了十几条街!但也有很多男人会故意买一些破旧甚至是纸质的领带,出去享受和年轻女孩调情的乐趣。
在“玫瑰星期一”的早晨,代表狂欢节高潮的游行正式开始。人们三五成群地喝着啤酒,拉着手风琴,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戴着怪异的面具,在街上欢快地走着。路边的警察也一改往日的威严,让姑娘们在脸上画五颜六色的唇印。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有上千个表演队,每个方阵都有自己的乐队、花车和独特的服装,令人目不暇接。彩车上有各种各样的模型,很多都是当今各国领导人。布什、普京、萨达姆·侯赛因和奥萨马·本·拉登经常被选为嘲笑者。随着彩车的移动,数千名观众高呼“给我糖”,大块的巧克力、糖果和数不清的鲜花像雨点一样从彩车上落下。孩子们把一个大布袋挂在胸前,拼命蹲在地上捡糖果,大人们则跳起来从空中拦截了一大块巧克力。有的人干脆把伞或者帽子倒着拿,很快就吃饱了。这场狂欢场面持续了5个小时,一向严谨的德国人终于在这一天疯狂了。
有趣的是,科隆狂欢节游行路线的总长度为7公里,而游行队伍的长度为6.5公里。也就是说,游行路线从开始到结束,都有人、车、马参与游行。虽然游行的总时间是五个小时,但观众为了占个好位置,往往会提前两三个小时到达现场。因此,在春寒料峭的二月,要在露天观看七八个小时的狂欢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很多人在游行结束后并不会马上散去,而是会参加露天狂欢节舞会,在酒吧里跳舞或者在人群中在街上游荡到午夜。第二天午夜,也就是星期二的午夜,狂欢节即将结束。人们把挂在餐馆和饭店门上的被绑人物脱下来烧掉,从而宣告了“圣灰星期三”和狂欢节的彻底结束。
西格马林根狂欢节
它在二月举行。在德国,除了圣诞节,最大的节日大概就是狂欢节了。18年底,法军占领德国后,当地的狂欢节有了新的意义,成为普通民众反抗军事压迫的一种方式和契机。人们嘲笑所有穿军装的人,并组织游行。参加游行的人穿着奇怪的制服,手持木矛进行武装训练。人们跳舞时故意装疯卖傻,做出滑稽的动作。
杜塞尔多夫狂欢节
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狂欢节是欧洲参加人数最多、最热闹的狂欢节之一。数千人游行,数百万游客享受美味的啤酒和欢乐的气氛。每个人都大喊、大笑、划船、跳舞。如果你受不了外面的寒冷,你也可以去酒吧聚会。
比利时
Bansh嘉年华
班什位于比利时中部的黑诺省,距离首都布鲁塞尔约56公里。每年二月举行的狂欢节吸引了来自法国、德国和荷兰的人们。这个节日的寓意和中国的春节很像:辞旧迎新。滑稽小丑“Rile”是狂欢节游行的主角。他们穿着4英寸厚的木制高跟鞋,红色和黄色的紧身衣,头上戴着一米长的彩色鸵鸟羽毛。在铿锵的鼓乐中,他们踏出了比利时民间热情欢快的舞步。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和王后保拉参观了班什的新千年狂欢节,这成为第二天比利时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传统上,狂欢节当天,班什的所有商店都免费提供饮料和啤酒。这里所有的人都没有国籍和肤色,只有狂欢、放纵和欢乐。扔橘子是狂欢节的高潮。小丑们手里拿着一个竹篮,向欢呼的人群投掷金色的橘子。橘子象征好运,收到橘子的人据说好运连连。“祝你好运”的问候,夹杂着人们的笑声和尖叫声,让一向安静的班什老城天翻地覆。
2003年6月5438-10月065438,板石嘉年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欧洲四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另外三个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木偶戏、立陶宛的十字形民间工艺和西班牙的神秘戏剧。
法国
不错的嘉年华
为了尊重传统,与时俱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每一届尼斯嘉年华都会设定一个主题。马戏团、小丑、美食、欢笑、疯狂、爱情、20世纪、新千年、欧洲等概念都为嘉年华提供了灵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舞台。
嘉年华是尼斯冬季的亮点,也是城市投资的重点。花车穿插花车是尼斯狂欢节的一大特色,花车上的漂亮女孩不断向游客抛洒鲜花。只为花买单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有了这个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夏天充满沙滩和阳光的尼斯,在旅游淡季也充满了热闹。
加拿大
渥太华冬季嘉年华
当地居民喜欢在已经成为溜冰场的丽都运河上滑冰。每年2月,渥太华的“冬季嘉年华”都会在这里举行。
加拿大很多地方每年都会举办冬季嘉年华。狂欢节始于每年二月的第一个周末,持续两周。嘉年华期间,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都围绕着冰雪这一主题。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和魁北克省省会魁北克市举办的冬季嘉年华规模最大,形式和内容也最具特色。渥太华冬季嘉年华于1979正式举办。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漫长的冬季尽可能多地走出去与人交流,从而丰富人们的冬季生活,培养冰雪文化,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美利坚合众国
新奥尔良狂欢节
如果你觉得杜塞尔多夫狂欢节还不够,可以去新奥尔良庆祝“肥胖星期二”,这是新奥尔良狂欢节最热闹的一天。嘉年华国王带领两个主要游行队伍穿过街道。如果你想参加一个持续一整天的大型狂欢节,你必须化妆。如果你能结识当地的朋友,请他们帮你设计一套最有地域特色的服装,你就可以参加只有当地人才能参加的庆典。如果你的朋友能带你去,奥尔良的狂欢节一定会让你难忘。
玻利维亚
奥鲁罗狂欢节
玻利维亚的奥卢罗狂欢节是南美大陆最具特色的狂欢节之一。在为期一周的狂欢中,人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在街头跳鬼神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狂欢。既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表现,也是宗教与传统、基督教与印度教的融合。
舞蹈鬼神的服饰设计和制作独具特色,已发展成为奥鲁罗的一大艺术形式。这里有很多鬼舞俱乐部,每个俱乐部大约有40-300名会员。因为演出用的服装往往都是几百块一套,所有的俱乐部都得靠企业家出资。人们在狂欢节前几个月就开始排练鬼舞了。
多米尼加共和国的
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狂欢节不仅展示了岛上的非洲黑人文化,还保留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一些特征,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这里的服饰、面具、化妆、歌舞、音乐都让人着迷。
[地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这个加勒比岛国的狂欢节始于2月,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庆典期间将有音乐表演和民族音乐比赛、化妆舞会,并选出游行队伍的“国王”和“王后”。人们会唱歌、跳舞、狂欢直到凌晨。
狂欢节的化妆全部使用了五颜六色的羽毛、泥巴和油,第二天凌晨大家在狂欢节节目结束时交换了五颜六色的节日服装。花车没有固定的游行路线,它们分散在城市各处。
乌拉圭
2004年6月30日,65438,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的狂欢节开幕式游行中,一名参与者边走边跳。乌拉圭狂欢节将持续一个多月,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2004年2月6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的狂欢节上,一名参与者随着黑人音乐《Candombe》的节奏起舞。
以色列
2007年3月4日至5日是传统的犹太普林节。在普林节期间,以色列人会穿着夸张的服装,戴着面具参加狂欢游行,因此普林节也被称为以色列的狂欢节。
希腊
加拉希迪嘉年华
2005年3月13日,人们在距离希腊首都雅典约300公里的小镇加拉希迪狂欢。这一天是希腊东正教狂欢节正式结束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也被称为清洁星期一。每年的清洁星期一,Gallahy Di都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狂欢节。参加狂欢节的人们聚集在港口北岸的街道上。不管认识不认识,都用各种天然色素的面粉互相攻击。这是一种表达彼此祝福的方式,类似于泰国的泼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