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侗寨民俗

三宝侗族民间习俗有:"唱月亮"、"奇婚"、"捉老婆"、"稻草人乞讨"等。

三宝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方式。无论男女,年轻的时候都会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学唱歌,练跳舞,唱歌。十七八岁的姑娘们聚集在一个家阔屋阔的家庭里,做针线活,组成歌厅。夜幕降临,晚辈们会弹琵琶,拉果子,串串,到歌厅看望姐姐们。双方会唱歌,谈恋爱。经过长时间的交流,我们交换了纪念品,并私下为自己定下了终身。好的青年男女要用不同的方式告诉父母,男方家要请媒人到女方家做媒。如果女方家人同意,就按正常的订婚结婚程序办理。如果女方父母反对,男方拒绝分手,男方就邀请她私奔。私奔后,男方家找熟人给女方家说情。如果女方父母原谅,会选择一个吉日为男方家“洗脸”并道歉,婚姻就合法了。

奇怪的婚礼:三宝侗族人的婚礼与众不同。女生要有6到12个女生嫁。新娘和伴娘都盛装打扮,而且都穿得一模一样。女孩离开娘家的时候,没有哭着道别,而是和伴娘一起开心地走开了。父母、亲戚、朋友也乐得说再见。一路上,新娘和伴娘没有感到任何拘谨和害羞,挤在路边看热闹的人们都在饶有兴致地猜测新娘是谁。新郎家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等待新娘的到来。当新娘到达时,她进入房间,坐在大厅西边的柱子旁。伴娘进来了,新娘换了位置。当客人们挤进来时,他们分不清谁是新娘。新郎没有见到新娘,也没有祭奠新娘的仪式。伴郎们弹着琵琶,拉着吉果进来,和伴娘们一起唱歌,一直唱到第二天午饭前。席间,正房里摆了一张长桌,男女相对而坐,互相敬酒,两人一组唱酒歌,听歌的人挤在正房内外。中午时分,新郎插入伴郎中,送新娘一行人回父母家。新娘什么时候再来新郎家各不相同,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

捉妻:三宝侗族人民结婚后,新娘不会马上长期住在新娘家,但仍可以和姑娘们在一起,还可以不受歧视地参加唱歌和兼职。每当农忙或节日,新郎家就找个借口,派人(大多是小姑娘)去邀请。新娘听到信息就躲了起来,邀请她的人就四处张望。找到了就去“抓”,拉到新郎家,俗称“抓嫂子”。来回这么多次,新娘习惯了,才在郎家待久了。

稻草人乞讨:侗族是一个种植水稻的民族,水稻种植在侗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宝侗族地区位于坝区,比山区更具田园风光。每年祭祀“萨玛”女神时,总有一群穿着稻草的人挤在祭祀的妇女中间。为什么?相传很久以前,侗族地区多灾多难,每年种的粮食都不够吃,很多家庭不得不种一两担早稻救急。那时候鸟很多,早稻开始抽穗发黄,山上的鸟都飞下田坝抢食。人家没办法,只好派人看守,把他们赶走,浪费了很多时间和人力。即便如此,也是防不胜防。后来,一个叫的侗族祖先想,既然鸟怕人,为什么不做个假人来吓吓它们呢?于是他把上一年剩下的稻草扎成一个草人,插在稻田中间,头戴破帽,身披烂麻纤维,双手持竹竿,鸟儿飞来飞去,却不敢落在田里。后来,人们学会了致敬。不管田里的庄稼什么时候熟了,都种上草人,驱赶鸟和飞鸟。按照惯例,一直沿用至今。人们迎来了粮食的大丰收,稻草人功不可没。萨玛节是三宝侗族妇女最大的节日,有人称之为三宝侗族妇女节。有些年份,每个“撒”都有自己的祭品,即各寨子的人向本寨子的“撒”祭品,有些年份甚至举行祭品,即几个寨子的女人共同祭品。节日期间,为了增进村里邻里之间的友谊,增加节日气氛,不参加节日的妇女装扮成稻草人,日夜为人们守护粮食,让人们获得丰收,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所以,当人们放假的时候,稻草人就会去田间地头,进村里与人同乐。稻草人打扮的五花八门,有男有女,一路厮杀,表演各种幽默搞笑的游戏,让人捧腹大笑。在主村门口,主持人早已设置好障碍等待,开始了歌唱活动。还说有唱有唱有跳,歌词多是即兴创作,歌曲多样,表演奇特。没完没了的唱歌,草人不耐烦了,冲破障碍进入,主持人给客人们献上食物和礼物。然后草人和主人一起进村,一起祭披萨,一起踩马路,一起吃了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