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一、老师离不开学生——备课学生。
大部分老师都会准备教材,但不是所有老师都会给学生备课。就算做到了,对备考学生来说又是什么呢?老师往往不是很清楚,具体应该如下。
1,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
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比如“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减”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前班和幼儿园都学过,编者在编排时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而是用一张白纸给学生编排。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情况,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材来备课和教学,从认识数字的构成到加减法,循序渐进,这样不仅耽误时间。2.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本节课目前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做一个调查或估计,然后设计教案。既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学生的能力,要尽量做到适当。比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过程中,教材要求学生用规则物体画平面图形,比如用长方体的一边画长方形,用立方体的一边画正方形,用什么豆子画圆。如果老师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用乒乓球画圈,还要求学生用乒乓球画圈,这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高估,这样的操作肯定会以失败告终。
3.了解学生的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备课时,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了如指掌。比如在教学分类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活跃特点,收集每个学习小组四个学生的学习工具,让他们分别按照同一标准和不同标准的准确度来摆事实。而且大四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大三学生不太一样。老师在备课前千万不要忽视高年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只能引导和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不能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一些爱好是积极的,也是不正当的。前者可以用来促进学习,后者对学习有负面影响,需要引导。
4.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俗话说,十手相印。班里几十个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每个人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兴趣爱好都不一样。有内向的,也有外向的:有积极发言,愿意回答问题的,也有沉默寡言,有思想,有条理,反应敏捷的。所以老师在准备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定不能一下子就掌握。比如《哪一天》第一节课,创设了一个情境:窗台上有三个花盆。第一个花盆除了泥土什么都没有,第二个花盆长出了1朵花和2片叶子,第三个花盆只长出了2片叶子。让学生给三个花盆编号。这个问题适合所有学生思考,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并且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二,关注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激发兴趣,产生参与动力。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续性差,往往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应该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比如我在教第一本书《寻求未知》的时候,就创设了一个“猜扑克牌”的游戏情境。第一次,我手里拿着两张扑克牌,让学生猜这两张牌是什么。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举手告诉老师自己心目中的答案。第二次,我告诉他们这两张卡的和是9。现在,更多的同学举手了,答案也更统一了。出现了以下四种情况,A(代表1)和8,2和7,3和6,4和5。第三次,我告诉他们其中一张牌是2。这时,班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喊出了答案7。这种情境的设计既了解学生,把握教学的出发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2、适时启发,指导参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正在成长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困难和意见分歧的引导作用,在总结知识和方法时给予及时的指导。
比如,当学生探索垂直计算的“原始”算法时,我并不直接引出一个简单的算法,而是让学生用探索出来的方法解题,然后适时给予引导:“你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你对这个写法有什么看法”、“要是能简单一点就好了”,通过提问和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此时,通过动画演示,简单的写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意义、更有效。
3.创造空间,确保参与机会。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思考情境,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多的活动空间,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机会,更多的成功经验。”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说”、“摆”、“做”、“比”、“量”、“画”、“叠”、“叠”...我喜欢多问几个“谁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能补充一下?”“再想想,我还能怎么办?”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学生创造更多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
比如拓展部分,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4根火柴和1支铅笔,让他们把这些材料摆成一个钟摆,让铅笔排在第二位。结果交换反馈的时候,同学们不仅呈现了我预想的两种情况,就是排成一排,分别从左右数,铅笔在第二个位置,另一个同学把这些材料排成两排,火柴一排,铅笔二排。多么灵活的思维方式啊!
第三,注意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数学主要靠接受学习。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学习。
1,不排斥学习
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就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老师讲解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不需要探索。例如,规定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规定四种运算顺序,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吸收更多的信息,取得更好的效果。
2.重视探究性学习。
“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发现的优势,逐渐被教师所接受并应用于教学中。比如在教“测量与测量”的时候,主要是引导学生操作。为了熟练地引出测量工具“尺子”,我首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来测量课桌的长度。有的用课本,有的用铅笔。在这种“热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们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有人说桌子有两本数学书那么长,有人说大约有四支铅笔那么长。这个时候,学生的思想很复杂,很困惑。为什么同一张桌子测量后长度不一样?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们意识到操作时应该统一量具。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在任何地方自主发现和探究数学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让学生利用探究性学习进行学习,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学习内容是否适合探究性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和学生个性的张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把握教师的定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估计:是否有必要配合提出的问题?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如何提问?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和引导?如何将课堂教学、小组教学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
(2)明确分工,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同一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分工的合作学习活动。发资料,做实验,做笔记,演讲,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同学承担,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小组学习中表现自己。
③建立促进合作习惯养成的机制。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陈述,尊重他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第四,注重学习情绪
“知之者,不如知之者;善者不如乐者。”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上创造和谐的教学和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生命体,需要老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任何正确反应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教师不应该忽视或嘲笑学生的错误答案或反应,而是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力与每个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并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个学生关于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协调,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建立,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积极的、兴奋的情绪。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最理想的效果。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
第五,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所作出的一系列价值判断。评价行为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而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教学评价主要涉及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过程,一个研究过程,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佳和最基本的渠道。我们作为老师需要不懈的努力。只有认识这些问题并加以重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有效教学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