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PM是不是越高越好?

很多清盘新手遇到的问题是:eCPM是不是越高越好?我的结论是:产品eCPM越高,不代表收益越高,也不代表产品越赚钱。

为什么eCPM越多,收入不一定越多?

首先,跟随上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日均广告收入=DAU(日活跃用户数)*艾普(人均广告展示数)*eCPM/1000。

因此,即使DAU不变,艾普;会影响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eCPM越高,艾普越低,实现就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不同国家的ECPM教自然差异很大,不能混为一谈。没有办法比较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eCPM。最后,我们肯定需要结合每个国家的投资回报率。

ECPM在不同的广告形式下自然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激励>:屏幕插入>原生>横幅。其实也要看广告最终的转化效果。视频广告的转化效果普遍好于平面广告。游戏产品以激励和插屏为主,所以整体eCPM比较高;而非手游产品(如社交、新闻、工具)多为原生、横幅、插屏,所以整体eCPM相对较低。

比如低频工具类产品和高频游戏的eCPM自然高于后者,后者用户活跃度高。如果你是广告主,相对更愿意放在后者,除非有特定的用户目标群体,和低频工具属性相似。

以上只是说eCPM越多,收入不一定越多;但作为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其他因素能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升级确实能够带来收入的增加,所以对eCPM进行升级仍然是商业运营的重要任务。下面说说影响eCPM的几大因素及建议。

新用户比留存用户对广告的容忍度更高,所以整体转化也会有所提升。如果新增用户占总活跃用户的10%,这10%的用户贡献的广告收入可以达到当天广告收入的35%以上。

建议:保持新用户比例的合理持续增长,也会带来eCPM的一定增长。

2.人均广告次数(艾普)

ECPM会随着转化率的降低而降低,用户每天看到的前三条广告的转化率会比较高,三次之后转化的欲望就会降低。如果5次和10次后转化率为1-2次,则转化率降低,eCPM降低。

建议:合理控制广告频率可以导致eCPM的增加。

3.首席广告客户和季节性影响

当同品类头部广告主的购买力增加时,同品类、相近品类的所有游戏的eCPM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每年圣诞节、黑色星期五、电商节、万圣节、元旦等节日期间,品牌广告主都会增加预算,导致广告波动加大。一般来说,第四季度的平均eCPM是全年最高的。

建议:跟风头部广告主,关注季节和节日的变化,把握最佳变现时机。

4.投标策略

以广告聚合的方式接入尽可能多的广告平台,以瀑布流量或公开竞价的方式让所有广告源充分竞争。

建议:利用广告聚合充分竞价,竞价级别,接入更多的广告平台,尽可能充分竞价。

在瀑布流的层面,应该适当提高价格,提高整体eCPM。

如果某个楼层的价格上调,ARPU会增加(单个用户的平均广告收入=实现的广告收入/活跃用户数),但艾普会减少,横幅、插屏、原生广告相对较好,因为用户会减少观看广告的次数;对激励视频不好。当用户需要看广告时,却看不到广告。最终,他们需要考虑产品的保留和使用时间,并返回给用户LTV。

但是涨价不一定是好事,可能会导致eCPM上升,但是艾普下降。ARPU(,如果指标也下降,结果实际上是负的,所以我们需要降低价格。

如前所述,不同广告形式的eCPM自然不同。一般来说,激励>:屏幕插入>原生>横幅。所以可以考虑尽可能增加高eCPM的广告形式来替代低eCPM的广告形式。

广告点击率=广告点击次数/广告展示次数

因为大部分广告都是通过点击竞价,广告的点击率高,一定程度上会导致eCPM的增加。

建议:多使用点击率较高的广告形式,比如外挂广告的点击率高于Banner,但注意不要用机器刷点击,诱导用户点击,容易被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