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什么饿死不打游戏?
据说阿里最近开始大规模挖网易的游戏开发者,准备整顿阿里的游戏,想从腾讯抢碗饭吃。
我们知道马云几年前放出狠话,说要饿死,这辈子不打游戏。
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diss腾讯。是什么没有社会责任感,毒害青少年?反正我说的和那些教授和“NPC代表”没什么区别,完全把游戏渲染成了一种十恶不赦的毒品。
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先锋会说出这样无知的话。
其实阿里游戏早就秘密成立了,只是没有可以拍的作品。很多整天泡在游戏里的资深玩家,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有“阿里游戏”这种东西。
他们代理的产品,除了一部《爱的女人》的《温暖环游世界》之外,都被曝死了。
文章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短语,叫做:
“吃屎都赶不上热度。”
嗯,最近,我不得不充当一个“旅行青蛙”
既然阿里没有做游戏的基因,为什么要强行进入游戏市场?
这就要从AT之争说起了。
近年来,腾讯一直在抢夺阿里在支付和电商领域的份额。从JD.COM、唯品会到现在的拼多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微信支付已经和支付宝半开放了,现在又到处布局“新零售”,可以说已经严重侵犯了阿里的“主权”。
另一方面,如果你回头看看阿里,似乎没有什么能撼动腾讯的帝国。早年社交失败,另一条游戏之路也被马云自己锁定。
这才是让阿里不舒服的地方。别人打你你只能忍。
你想反击吗?不好意思,领导不让。
所以阿里直到现在才真正开始进入游戏市场。一个原因是腾讯着急。还有一个原因是马云没生意了,最大的阻力也没了。
可以说,马云多年来对游戏的“刻板印象”严重影响了阿里巴巴的发展。
如果村里一个老人把游戏当成电子毒品,也无可厚非。毕竟他是个普通人,没什么知识。
但如果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家也是这么想的,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在这个“大连接”的时代,谁把游戏当成娱乐工具,谁就像腾讯作为游戏公司,阿里作为电商公司一样无知和无知。
腾讯做游戏,从来不把它当游戏。
游戏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游戏进行社交,可以更容易地与他人“联系”。
是啊!“连接”是游戏最大的意义!
很多有经验的玩家都喜欢喷腾讯。什么叫抄袭和低俗,他们只知道赚钱,从来没有开发好一款游戏。
其实腾讯根本不是在做游戏。他的基本菜是社交!社交!社交!重复三遍!
你觉得王者荣耀有多好玩?
没有,但是你的同事,老板,亲戚朋友都在玩。如果你想留下来,你必须玩!就像当年的QQ一样。
所以游戏和社交永远是相辅相成,互为成功的,两者缺一不可。
国外那么多牛逼的游戏公司,那么多AAA大作,却没有一个能和腾讯比。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游戏产生的“连接”太有限,往往是宅男一个人在家玩,厂商无法将游戏流量导入更大的协作体系。
而腾讯则可以通过游戏和社交软件构建一个“网络”,强行绑架所有人进入这个网络。未来任何布局都可以建立在这个网络上,无论是电商、支付还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新零售”。
有记者曾经问马,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做新零售吗?
马花藤回答:“我想把用户线上线下连接起来。”
是啊!这是马的思路。我们不做游戏,不做新零售,我们只是“连接”!
这是大英帝国当年走的路。无论是让美国独立,还是炸大清国的大门,都是这个逻辑。
我不强迫你做任何事。我只是要求你进入我领导的商业体系,按照我定下的规则做生意。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化”给了英国当老大哥的条件。
对于腾讯来说,“社交软件”和“游戏”混合产生的“连接”才是控制年轻人的大杀器。
就像小说里的倚天剑和屠龙道。只有剑合起来,才能拿出秘籍。没有任何一个,都很难让它发挥作用。
反观阿里,就算现在游戏真的做了,又有什么用呢?
顶多五年后,阿里游戏真的成为暴雪、育碧、EA那样的国际巨头。我们能做什么?
再多的3A大作,能比得上一部《王者荣耀》吗?
没有社交,游戏只是游戏,游戏因为社交而伟大。
到目前为止,阿里似乎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社交体系。可以用支付宝买东西。你用它来社交吗?总觉得怪怪的?
如果这时候强行打游戏,就跟当年清政府引进西方技术一样。没有成熟的经济体系作为保障,“师夷长技”再好也是徒劳。
如果它不能作为一个“连接”的游戏,那么它真的只是一个娱乐工具。
所以好像马云说饿死不打游戏了。很可能他已经明白了:
一旦“社交”这块蛋糕丢了,再做游戏也没多大意义了。
就像小说里一样。
没有屠龙道倚天剑,就拿不到九阴真经。
最后附上相关文章链接。
鄙视游戏,羡慕游戏:阿里的纠结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