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对窃窃私语感到好奇:在电子游戏中谈论外星人。

黄昏时诸神的毁灭者

在美国电子艺界2008年出品的《死亡空间》中,将外星生物与恐怖联系在一起的意图更加明显。

在《死亡空间》中,没有直接讲述外星人的故事,也没有直接展示外星人的形态,只留下一座富有想象力的“灯塔”纪念馆,展示外星文明达到的文明高度。《死亡空间》用更多的笔墨描述了对未知外星生物的恐惧,以及在狭小的飞船内血腥杀戮的极度刺激。

“灯塔”的设计是找到外星人的唯一线索。在游戏中,信标是外星人用来探测星球发展的工具。信标早在星球(刚形成时)就放在地下了,外星人会继续监视星球的生活,直到星球变得文明,变得强大。当生命体靠近时,信标会释放存储的外星人DNA,将生命体原有的DNA转化为另一种生物。

灯塔

变异生物由信标控制来同化任何非变异生物。这样变异就会逐渐扩散,最后整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形态变异后,都会自动聚集在信标处,信标会向外太空背后的主谋发出信号,外星人收到信号后就会来到这里吞噬聚集的生物。

死亡空间的外星人不是为了殖民,而是为了盛宴。

不得不说《死亡空间》的信标设计有一种简单粗暴又引人入胜的效果。对于宇宙中的外星人来说,只要是有机生命,如何获得足够的机会将是终极外星生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通过在各处设置“灯塔”的诱饵来监控随时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这是非常坦诚的,不是为了殖民,只是为了一顿饭。

在《死亡空间》的结尾,以大Boss身份出现的外星人已经够吓人了,但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精致的信标设备连接。

质量效应中的利维坦

2007年BioWare开发的RPG游戏《质量效应》也选择了太空主题。因为游戏中有很多RPG元素,所以游戏中外星文明的设定比《半条命》更加细致。

在《质量效应》中,外星文明再次扮演了一个末日判官的角色:游戏设定了一个每五万年就会出现一次的神秘机械军队,来横扫整个文明世界,消灭一切生物,抹去自己的存在证据。人类进化成星际文明后,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文明大毁灭。

质量效应中有两种外星文明。一个是名为利维坦的高智能物种,作为故事背景出现。他们拥有控制生物心灵的能力,此外还拥有不可思议的高超技术,可以说是外星文明中“上帝”形象的体现。

“利维坦”的字面意思是裂缝。在圣经中,它是象征邪恶的海怪,通常被描述为鲸鱼或鳄鱼。在基督教中,利维坦成为魔鬼的代名词,被命名为“嫉妒”,七宗罪之一。从这种命名方式可以看出游戏设计师对于这个外星文明的定位。

收割机

游戏中的另一个外星文明是收割者,也是直接与游戏中的玩家发生冲突的外星人。收割者是银河系古老种族利维坦创造的机械生物。在被利维坦赋予了思维能力后,它摧毁了自己的主人利维坦,并以利维坦为模板,创造了一个拥有精神控制能力的先锋。

这两种外星文明,一种代表的是高度智慧文明的自我攻击,一种简单的设计成机械生物的冷酷和直接。这似乎对应了人类和机器的关系。在使用强大机械的同时,也包含了人类对被强大机械咬伤的恐惧。

ARPG纪事报(完):

1和80年代:ARPG的起源

2.90年代,群星闪耀。

3.90年代:经典、模仿与遗产。

4.20世纪90年代:创新与暗黑破坏神的克隆

500年,第三次等于一辈子?

6、10年,飞向广阔的未来。

十万个“什么”是什么?

1.我们常说的SLG游戏是什么?

游戏开发者的话:

1与MOBA游戏分析:Dota、LOL、农药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