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上册数学教案五篇

 1、使学生认识1-2;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1-2;

 4、会写1和2;

 教学重、难点:写1和2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1-2、可数的物件

 教学时间:学习1-220分钟,写1和2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阿拉伯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

 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习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

 二、新授

 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指名)

 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

 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

 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教学反思: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习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篇二:有规律的车牌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交通法规,知道违反交通规则是不能在马路上行驶的。

 2、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学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3、体验愉快的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汽车图片、数字卡片(1—9)人手一份。

 2、数辆汽车玩具,糨糊。

 重点: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练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难点:能按老师给的数字,接着往下编,或自己创编号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师以警察身份引出话题,引导幼儿对违反交通法规车辆展开讨论。

 2、师小结车辆违规的种种可能性。

 二、讨论解决

 1、出示一辆没有牌照的车:为什么它不能上路?有什么办法让他继续在马路上行驶。

 2、出示三个不同的车牌:

 1)看看这几个车牌是用几个数字组成的?

 2)寻找规律(发现这些数字都是连在一起的)

 3)比较其中的两个车牌。1234、4321

 4)小结:这些车牌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编排的,而有的是采用了从大到小倒数的方式,有的是采用了从小到大顺数的方式编排的。

 3、老师出示一个数的车牌,引导幼儿按接着往下数和接着往前数的方法编一个有规律的车牌。

 幼儿用两种方法编车牌:56789、54321

 三、实践操作

 1、引发幼儿自己设计车牌的兴趣,并要求幼儿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车牌号码。

 2、介绍材料层次:

 已有两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已有一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没有数字提示,自己编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3、幼儿编车牌,老师巡回指导。

 四、内化迁移

 游戏:我是小司机

 规则:

 1、出示指示牌:说明——一条路是顺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一条是倒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2、幼儿游戏:听音乐,分别按规则开汽车,听从老师的指挥。

 3、开车离开活动室。

篇三 :小明的家

教学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点数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全家福照片一张。

 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筐内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橱照片、鞋柜照片)

 3、《幼儿画册》(第一册P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做客

 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小明家里做客,你们开心吗?

 可是去别人家里做客,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没有哪个宝宝来说一说?(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分别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去别人家里做客,首先我们要有礼貌,要向主人家的大人们问好,然后呢要换鞋,注意卫生,不能把客人家里弄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能随便去碰主人家里的东西。

 2、师:好,让我们开着火车去小明家里吧。(播放背景音乐,开火车去小明家里)

 二、具体过程:

 1、目的地已到,请宝宝们下车。

 师:宝宝,小明家已经到了,我们到站了,要下车喽。我们先来敲敲门,然后呢换好鞋子,进小明家里。

 2、出示全家福照片(播放PPT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1)师:“瞧,宝宝们看,一进门的地方挂着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里有许多人,哪个宝宝说说都有谁?”(请宝宝说一说)

 师小结:照片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小明,这些都是小明的家人,是小明最亲近的人。

 (2)师:“那照片里一***有多少人呢?”(师指一指,宝宝说一说,师幼***同点数,说出总数)

 师小结:照片里一***有七个人,我们从左往右要一个一个地数数,不能把小明的家人漏下哦。

 3、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1)根据鞋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看完了小明的家人,我们紧接着来参观小明的家喽,先走进玄关看一看,这里有一面大大的镜子,还有一个鞋柜(播放PPT2),我们来看看小明家的鞋柜里有什么样的秘密,等等等等。”(老师装作神秘状态)

 师:“这是小明家的鞋柜,里面有许多许多的鞋子,看,有大大的鞋子是妈妈的,有漂亮的鞋子是妈妈的,还有小小的鞋子是小明的,那究竟有多少双鞋子呢?小明说数对了才能接着参观他的家哦!”(师带领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同点数,请宝宝一起说一说,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2)根据碗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宝宝,用你们的小鼻子闻一闻,那是什么味道啊?”

 宝宝:“是香香的味道。”

 师:“原来是小明的妈妈在给宝宝们做好吃的呢,那我们就进小明家的厨房看一看吧!”(播放PPT3)

 师:这是小明家碗柜的照片,这次我想请一个宝宝来数一数小明家里有几只碗?(师请个别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3)根据衣橱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师:“刚刚经过香喷喷的厨房,接下来我们向着下一个参观的地方出发——卧室(播放PPT4),卧室是宝宝和爸爸妈妈睡觉的地方,这里有床,还有放衣服的地方,衣橱,下来,我们打开衣橱看一看,请你数一数里面有几件衣服?”(请宝宝们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师小结总数和方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参观了小明家的玄关、厨房、卧室,还重点看了小明家的鞋柜、碗柜、衣橱,一起数了数有多少双鞋子,多少只碗,多少件衣服,主要是学会了数数的方法,要小手点好一个,小嘴说一个,要按照顺序,这样数数就不会多不会少,也不会漏掉啦。小朋友们真是聪明,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更大的挑战哦。

 4、幼儿拿小筐里的物件进行5以内的点数。

 师:“在你们的椅子底下,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些小图片,想请你们数一数究竟有几张,都不一样哦,自己数完的小朋友还可以数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播放PPT5)

 5、完成《幼儿画册》的练习,巩固5以内的点数。

篇四:小鸟分窝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类分窝的生活习性。

 2、把握6的组成,尝试用数字和符号加以表示。

 活动准备

 1、6个鸟窝图片(4个大小不同、2个大小相同)。

 2、18只小鸟图片。

 3、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交流各种鸟窝

 价值分析:通过经验交流来了解不同的鸟筑巢地点也各不相同。

 1、了解鸟窝的涵义

 (PPT:出示汉字鸟窝)

 提问:认识吗?什么是鸟窝?

 小结:鸟窝就是小鸟的家。

 2、交流四种不同鸟窝的地点

 提问: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

 燕子的家在墙角边;老鹰的家在悬崖上;喜鹊住在树枝上;海鸥的家在海边。

 小结:不同的鸟会根据不同的生活习性选择不同的地方造他们的家。

 二、小鸟分家家

 价值分析:了解6只小鸟不同的分窝方法。

 1、两个大小相同的鸟窝。

 提问:喜鹊妈妈在树林的鸟窝里生了6只小鸟,它们在一个鸟窝挤不下。鸟妈妈和小鸟们又造了一个窝,怎样让6只小鸟分别住在2个鸟窝里,怎样住才合适、舒服呢?

 小结:6只喜鹊宝宝分两个相同大小的窝住,一个窝住3只,另一个窝也住3只。谢谢你们喜鹊妈妈的6个宝宝终于有舒舒服服的家住了。

 2、一大一小不同的鸟窝。

 提问:燕子妈妈也有6个宝宝,他们也造了两个鸟窝,他们的两个鸟窝怎么样?一大一小的两个鸟窝怎么住才舒服呢?

 小结:原来同样6只小鸟不同大小的两个鸟窝,分法不一样。鸟窝大住的小鸟多,鸟窝小住的小鸟少。大鸟窝里住5只,小鸟窝里住1只。

 3、大小差不多的两个鸟窝。

 提问:黄莺妈妈的6个孩子也长大了,它们也造了两个大小相差不多的鸟窝该怎么住呢?

 小结:6个黄莺宝宝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窝住,一个住4只,一个住2只。

 三、记录小鸟分家的情况,了解6的组成

 价值分析:尝试用数字符号表示6的组成。

 1、看看说说三家小鸟分窝时用了哪几种分法。

 提问:三家小鸟分窝用了哪几种方法。

 小结:三家小鸟分窝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2、了解记录表

 (出示大记录表)

 提问:记录表上有什么?(引导幼儿了解记录表。)

 (重点理解):这个符号像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

 小结:从上往下看是分,从下往上看是合,这是分合的符号。

 3、幼儿操作发现6的不同分合方法。

 (1)记录要求:把三家小鸟分窝的方法都记录在记录纸上,但不能重复记录。

 (2)幼儿交流

 提问:请你们来说说你记录表上三家小鸟分窝的方法。

 小结:原来6只小鸟分窝的三种方法可以有5种记录方式。

篇五:9的减法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减法。

 2、体验减法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水彩笔、数字罐、笔、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减笔接力

 将幼儿分成9人一组,玩“减笔接力”游戏,体验减法变少的含义。

 师:第一个小朋友从装有9支笔的杯子里拿出一支,并说9-1=8,再把杯子传下去,在再拿出1支笔,说出8-1=7,这样一直减到1-1=0,比一比,看哪组传的块,减得准。

 活动指导:以“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二、游戏:看谁算得快

 (1)根据生活情境,口述应用题,引导幼儿写出算式。

 (2)引导幼儿根据情境,自编9的减法应用题,一人编题,其它幼儿列算式。

 三、游戏:青蛙跳水

 教师出题,幼儿列式计算,***同玩“青蛙跳水”游戏。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比较感兴趣,通过游戏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目标。有的游戏环节,幼儿没听清游戏要求就要开始动手操作了,有点乱。下次再组织数学活动时,我一定会注意!

 活动评析: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操作用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分类实践活动,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学到的知识进行操作,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通过不断探索,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法、同伴评价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合作意识,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