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游戏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游戏1教案的教学目标
1,专家一致能数出5以内的数。
2.培养孩子数数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一张全家福。
2、孩子有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多张照片(橱柜照片、衣柜照片、鞋柜照片)。
3.儿童绘本(第一册P11)
教学过程
引言:介绍一下本次活动的目的——做客。
1,老师:宝贝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小明家做客。你开心吗?
但是去别人家做客是有一定要求的。有没有宝宝来说说?(让孩子自由讨论,让宝宝单独说)
老师总结:去别人家做客,首先要有礼貌,要和主人家的大人打招呼。然后要换鞋,注意卫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
老师:好,我们坐火车去小明家吧。(放背景音乐,把火车开到小明家)
二、具体流程:
1,目的地到了,请下车宝宝。
老师:宝贝,小明的家到了。我们已经到达车站了。我们必须下车。我们先来敲门敲门,然后换鞋去小明家。
2.展示家庭照片(播放PPT1)引导孩子观察图片内容。
(1)老师:“宝宝们看,你们进门的地方挂着一张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里有很多人。宝宝说的是谁?”(请告诉宝宝)
老师总结:照片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小明。这些都是小明的家人,和他最亲近的人。
(2)老师:“照片里有几个人?”(老师分,宝宝说,老师和孩子* * *分一样,告诉总)
老师总结:照片里有七个人。要从左到右一个一个数,不能漏掉小明一家。
3.学会用手和嘴数5以内的数字。
(1)根据鞋柜照片,手口一致点数。
老师:“看完小明家,我们去小明家看看。我们去门廊看看吧。有一面大镜子和一个鞋柜(播放PPT2)。让我们看看小明的鞋柜里有什么秘密……”(老师故作神秘)
老师:“这是小明的鞋柜。里面有许多鞋子。看,有给妈妈的大鞋子,有给妈妈的漂亮鞋子,还有给小明的小鞋子。有多少双鞋?小明说只有算对了才能去他家看看!”(老师带领孩子们用手和嘴保持相同的点数。让宝宝一起说,总结总数和方法。)
(2)根据橱柜照片,点数一致。
老师:“宝贝,用你的小鼻子闻闻。那是什么味道?”
宝宝:“好香。”
老师:“原来小明的妈妈在给宝宝们做好菜,我们去小明的厨房看看吧!””(播放PPT3)
老师:这是小明的橱柜的照片。这次我想请一个宝宝来数一数小明家里有多少碗。(老师要求个别幼儿一致数手数嘴,老师总结总数和方法。)
(3)根据衣柜照片,手和嘴是一致的。
老师:“我们刚刚经过美味厨房,然后我们出发去下一个参观的地方——卧室(播放PPT4)。卧室是宝宝和爸爸妈妈睡觉的地方。有床,有放衣服的地方。下来,我们打开衣柜看看。请数一数有几件衣服?”(请将婴儿的手和嘴一起数,并总结总数和方法。)
老师总结:刚才我们参观了小明家的玄关、厨房、卧室,还重点参观了小明家的鞋柜、碗柜、衣柜。我们数了数有几双鞋,几个碗,几件衣服,主要是我们学会了数的方法。我们要按顺序数一个手小的,一个嘴小的,这样不多不少都能数出来,不会漏掉。孩子们真聪明。接下来,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更大的挑战。
4、孩子拿小筐里的东西不到5分。
老师:“在你的椅子下面,老师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些小图片。我要你数一数有多少。都不一样。也可以数一数旁边的孩子。”(播放PPT5)
5.完成儿童绘本的练习,巩固5以内的点。
活动扩展
宝宝们自己操作点数,完成相册后,熟练数数后可以将点数增加到7。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游戏2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交通法规,知道违反交通规则不能开车上路。
2、在游戏和运算活动中,学习序数、倒数的数列规律,然后倒数。
3.体验愉快的数学活动。
要准备的活动
1,汽车图片,数字卡(1-9)各一张。
2,几个汽车玩具,糊。
重点: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练习倒数、倒数、倒数的数值顺序规律。
难点:可以按老师给的数字,然后编辑下来,或者自己创建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老师以警察的身份引导话题,引导孩子讨论违反交通法规的车辆。
2.老师总结车辆违章的可能性。
第二,讨论解决
1.展示一辆没有车牌的车:为什么不能上路?有什么办法让他继续开车上路?
2.显示三种不同的牌照:
1)这些车牌是由几个数字组成的?
2)寻找模式(发现这些数字都是有联系的)
3)对比两个车牌。1234、4321
4)总结:这些车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有的是按照从最大到最小递减的方式排列的,有的是按照从大到大递增的方式排列的。
3.老师展示多个车牌,引导孩子通过倒计数,再倒计数,做出一个规则的车牌。
孩子用两种方法编车牌:56789,54321。
第三,实际操作
1,引起孩子自己设计车牌的兴趣,让孩子设计一个正规的车牌号。
2、介绍材料级别:
有两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已经有一个号了,编制成五位数的车牌。
没有数字提示,补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3、孩子补车牌,老师巡回指导。
第四,内部化移民
游戏:我是小司机。
规则:
1.展示标志:描述-道路是由连续牌照的汽车行驶的。
一辆是有倒计时车牌的车开的。
2、儿童游戏:听音乐,按规则开车,听老师指挥。
3.开车离开活动室。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游戏3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大纲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教师要引导孩子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空等现象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可见,生活和游戏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的最基本原则。
数学活动的内容是生活化的,也就是说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熟悉的,能被他们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房屋上的门牌号码,书籍上的页码,汽车和公交车站上的号码,日历上的日期等等,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如果能通过与孩子现实生活相关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对学习内容感到熟悉,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让他们觉得身边的数学很有用,能激发孩子更加关注和发现身边与数学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对空间对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不能理解透彻,灵活运用。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了“空间对应”的内容,然后从“你住在几单元几楼”入手,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空间对应,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让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情境化,可以进一步加深孩子的空间对应能力,帮助孩子学会用房卡找到自己的房间。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坐标找到家,对空间位置有一定的对应能力。
2.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孩子可以根据坐标找到相应的位置。
要准备的活动
平面建筑、动物卡片、数字卡、记录表。
活动过程
谈论
老师:“你住几单元几楼?请和你旁边的孩子谈谈。”
老师:“小动物建新楼,邀请小朋友参观(老师展示平楼)。这是由小动物建造的新大楼。我们看看这栋楼有几个单元,几层。”
(2)复习巩固
1.老师和小朋友帮助小动物知道自己住在哪个单元和几楼。
老师:“刚才,所有的孩子都帮忙数这栋楼,有四个单元,四层。现在我们来看看里面住着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住在什么单元、什么楼层?”(兔宝宝住在1单元1楼(1,1);杨贝贝家住2 (2、3)单元三楼;小胖猪住在3单元三楼,(3,3);嘟嘟妞住在3 (3,4)单元四楼,吱吱鼠住在4 (4,2)单元二楼。
老师:让孩子解释原因,帮助他们学会看坐标,快速找到房间。
2.老师带领孩子做游戏,找出他们家住在哪个单元,哪个楼层。
(1)老师和孩子一起了解房子的结构,看看这栋楼有几个单元,几层。
(2)把房卡发给孩子,让孩子告诉我们他们拿到了哪些单元和楼层。
(3)请小朋友拿着房卡自己找房间,老师会进行个别指导。
(4)请告诉每个孩子你是如何找到这个房间的。
(5)游戏:孩子站在屋外。音乐开始后,孩子们开始找房间,看谁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房间。
(6)邀请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和孩子交换房卡,根据房卡找到朋友家。
(3)儿童操作练习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看看哪些动物没有住进新房子,它们分别住在几个单元和楼层。
2.孩子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卡帮助小鸡、小鱼、小猫、刺猬和乌龟找到它们的家。
(4)沟通与分享
老师让孩子们到前面来,和其他孩子谈论你是如何帮助小动物找到它们的家的。先搞清楚它住哪个单元,再搞清楚它住几楼。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理念是正确的;面向生活的设计程序;生活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很好,沉稳,不慌张,亲和力强。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的思路很清晰,教育目标实现的很好,孩子们也很积极,但是孩子们在游戏中等待的时间太长,似乎是喜忧参半。游戏的第一部分可以和第三部分融合,第二部分可以设计两个房子,避免孩子的等待。教师示范时,应进一步加强。先找几个单元,再找几层,可以帮助孩子想清楚。在孩子自主操作练习中,可以增加难度,比如把房子增加到5个单元5层,这样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坡度,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挑战自我。
推荐理由
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空间对应”的内容,然后从“你住在哪个单元、几楼”入手,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空间对应,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让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情境化,可以进一步加深孩子的空间对应能力,帮助孩子学会凭房卡找到自己的房间。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游戏4活动目标
1.利用整理分类的经验猜扑克牌。
2.具备初步的合作、配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准备的活动
自制扑克牌1套,现成扑克牌5套。
活动过程
1.遵守扑克牌的排列规则。
1.出示你的扑克牌,问:“这是什么?你玩过吗?今天,老师用扑克牌和孩子们玩一个有趣的游戏。下面是一些放大的扑克牌,牌上的数字宝贝已经被我悄悄藏起来了。仔细看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2.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总结:横向,第一排是梅花,第二排是红心,第三排是…纵向,第一排是3分牌,第二排是4分牌…每个图案有多少张牌?有多少种图案?至少有多少想法?最有想法的是什么?
二、猜扑克牌
解释游戏规则:老师随机抽一张扑克牌,你根据规则猜猜是什么图案,有几个创意的扑克牌都不见了。
1,老师拿,孩子猜。
2、孩子拿,另一个孩子猜。并且让孩子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第三,分组猜扑克牌
1,说明游戏规则:四人一组合作,大家开始找出老师藏的扑克牌。并一起记录在老师的记录表上。
2.请客串老师藏两张扑克牌,小朋友可以找着玩。我们被要求讨论如何获胜。
活动扩展
在角落活动中,让孩子回家后多和同龄人或父母打牌。
大班数学活动游戏教案五的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掌握小时的书面表达。
2.培养用英语口语表达整点的能力。
3.教孩子珍惜时间。
4.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5.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整点。
2、整点口头表达。
教学难点:
学会用时针和分针准确表达整点。
教学准备:
1,一个狼罩
2、几种教具时针
3.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节奏和心算游戏提高孩子的兴趣。
(一)、拍手老师:“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拍,请坐!”
(2)、心算游戏“碰碰车”
老师:我们变成碰碰车。当我说公式的时候,你的数字和我的冲突!
二、展示ppt以小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
(一)“飞机撞上了怪物”
老师:“我们的数码宝宝被怪物抓住了。现在请驾驶飞机杀死怪物,拯救我们的数码宝贝!”"
(2),“剑打怪兽”
老师:“刚才你那架飞机真厉害。现在我给你一把剑。你能再帮我一次吗?”
第三,认识和理解钟面的结构,区分时针和分针,学习小时的书面和口头表达。
(1)猜谜语老师:欢迎来到时钟王国。请猜下面的谜语!
(2)、认识时钟
老师:“你家里有钟吗?长什么样?”
2.欣赏ppt的时钟。
3.展示钟面,学习时针和分针,教孩子掌握小时的书面和口头表达(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12”,现在是“几点整”。)
第四,“明亮的一天”巩固了当时的书面口头表达。
(1)介绍老师的朋友明明,邀请小朋友一起走进明明的生活。
(2)老师和孩子一起学习整整一个小时。
1首先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在做什么。
2.培养孩子整小时的口语表达。
3.让孩子写出如何表达整个观点。
五、游戏《狼》
规则:
1.狼出现了。请告诉我们它什么时候起床!
2.老师展示时钟。如果不是狼起床的时间,孩子们跟着老师读“时针指多少,分针指多少,现在几点了!
3.如果狼该起床了,所有的孩子都要趴下,不要动。狼要来吃孩子们了。(提醒孩子注意安全)6。互动游戏要求孩子们拿着他们自己的钟,并请老师调整它们,然后说出时针、分针和小时。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到了整点,要做一个勤劳的小宝贝,珍惜时间!
活动反映:
在这次教研中,我教的数学活动是什么时候?在活动中,我利用平时幼儿半天活动的现场照片,让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氛围中开展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小组练习给孩子提供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既激发了他们探索事物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老狼是什么时间”的游戏给枯燥的数学活动带来了欢乐,帮助孩子在玩中学的同时巩固对整个一小时的理解。
我在这次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
1,讲解半小时时,有的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半小时等于30分钟。
2.教具方面,应准备方便孩子握持和转动的小闹钟,而不是笨重的大闹钟。
大班的孩子面临着进入小学的问题,所以从幼儿园开始上课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认识和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对时钟有了更好的了解。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时钟对他们学习生活的巨大帮助,真正意识到时钟就在他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