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节水”教案
1.让孩子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2、萌化孩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准备的活动
实验用的小瓶、杯子、颜料、可乐、醋、透明塑料软管。
污染水的挂图。
活动过程
1,报价:
(1)老师:当你口渴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手脏了应该怎么办?
(3)你在哪里见过水?
2.实验和演示:
(1)把颜料放在小瓶里,让孩子观察。
(2)在杯子里放醋、水、可乐,让孩子闻一闻,尝一尝。
(3)将盆中的水倒入杯中。
3、儿童小组实验,得出结论:
(1)水是流动的(2)水是无色的(3)水是透明的(4)水是无味的(4)老师:你知道水有什么用途吗?
幼儿讨论总结(1)日常生活用水(2)生产建设用水(3)动植物用水。
4.(1)老师:有淡水和盐水两部分。淡水的使用量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减少。你应该知道并告诉你周围的人节约用水。
教师总结:
水被污染成脏水,可以用来浇花、种树、种庄稼。但是,如果被污染的水不经过处理,就会变成带有细菌和有毒物质的废水。全世界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饮用被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中的水生生物也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不要乱扔垃圾。
[活动扩展]
游戏:玩水“迷宫流水”
孩子明白水的流动和水的形状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1,关注活动内容的生活,和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导,孩子对“水”这个活动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通过老师的挖掘,把生活中的小事变成了幼儿园的课题,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更全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家乡的热爱。
2.注意活动形式的可操作性,包括动手讲、观察总结,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充分“动”起来,老师只做引导,提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评价,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设计背景
我的花园是田园式的。乡下有很多小溪和河流,还有著名的汶河,就在我的花园附近。孩子们喜欢在水里玩耍嬉戏,每天都要接触很多次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对水的认识是肤浅的,不知道它的变化和性质,没有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并设定了以下目标。
百科:水不是取之不尽的。节约用水。我们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一滴水微不足道,但如果你一直滴下去,量会很可观。据测算,“滴水”1小时可浪费3.6公斤水;1个月可以收集2.6吨水。这些水足够供应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可见,每一点浪费都不应该有。至于持续的小水流,每小时可收集17公斤,每月可收集12吨;咆哮的“洪水”每小时可收集670公斤水,每月可收集482吨水。可见,节水要从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