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内容
1,可以按照预定的规则上下楼梯,比如,左上右下。
2.注意,保持安静,一个一个走。
3.一步一步上下楼梯,不跑不跳不推不挤。
问题与对策
1.动作呆板——拿着金箍棒。
幼儿园一般会在一楼安排小班,但是孩子的小动作并不灵活,即使是有限的几步也容易发生危险,有的孩子胆子太小,不敢上楼梯。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上楼下楼变成一个有趣的游戏。比如“孩子要当孙悟空,拿着金箍棒(扶手)”。既激发了孩子的尝试欲望,又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另外,组织小班幼儿上下楼梯时,速度要慢一些,走路时用童谣或语言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比如“小手扶着扶手,眼睛看清楚台阶,嘴巴保持安静,一个一个跟着走”。
2、不会一前一后——成为小火车。
孩子们有时会在走廊里互相追逐,有时会故意停下来。老师可以用游戏的语气引导孩子一个跟着一个,不掉队。比如“我们是一辆小火车。每辆车都应该跟在前面的车后面。别让我们的小火车坏了。”。或者在每个楼梯上贴上漂亮的脚印或数字,引导孩子边走边数。
3、“调皮”和“小”——多注意关心。
有些孩子好动,自律性差,经常出现危险情况,或者年纪小就容易绊倒,这就需要老师多加关注,让这样的孩子排在队伍的头或尾。
4.没有老师我走得很好。
中大班的孩子往往比较多,楼层也比较高。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上下楼的套路,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让孩子讨论“怎么上楼下楼才安全”、“楼道里可能存在的危险”。对于中间无法照看的孩子,老师可以安排几个守纪律的孩子在中间排队,带动其他孩子养成上下楼梯的好习惯。比如,孩子们互相跟着下楼梯——他们很焦虑。你不推我,我就不挤,开心的打游戏。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上楼梯。你放心,你不推我就不挤。高高兴兴的回去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