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的作文

随着加快发展、建设幸福资阳的铿锵步伐,秉承“民生是大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始终坚持民生这个根本导向,把群众利益高举过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 *享受到资阳建设的成果,交。

民生连着人心。资阳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认真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温暖了民心,凝聚了民心,激发了人民力量。

今天,资阳人以“幸福资阳”为荣。

道路是蓝色的,成就是可喜的。

盘点资阳近年来改善民生的心路历程,一幅波澜壮阔、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正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扶贫行动-针对3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

初夏的阳光照进余兴福红砖黑瓦的新房,打在老人沧桑安详的脸上;他的妻子蒋祖群照看着两个互相玩耍的孙子,心里充满了甜蜜...多么和谐的农舍画面。

年过八旬的余兴福是雁江区清水乡李煜村的贫困户,双目失明多年。妻子蒋祖群70岁,一条腿残疾;儿子脑癌去世,智障媳妇带着两个不到3岁的孩子独自离家。两位老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孙儿相依为命,日子很不好过。

2009年5月23日,刚上任一个多月的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得知俞家的情况后,立即前往看望他们。在破旧的小屋前,她紧紧握住老人的手,流着泪动情地说:“老人,你辛苦了,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你的!”打了地铺,对田地充满激情,对俞家的帮助又快又立竿见影:6月20日,新房竣工;7月9日,俞家搬了新房,有关部门也送来了被褥、衣柜、两只小猪和饲料。随后,两位老人上了低保,两个小孙子作为优抚对象纳入农村五保。

以解决裕兴家困难为契机,资阳、区、乡三级联手,帮助整个鲤鱼村脱贫。仅仅两个月,鲤鱼村就焕然一新,900多名村民喜气洋洋...

在资阳农村,感受到这种新变化的不仅仅是俞兴福一家,还有鲤鱼村。

面对97个贫困村、38.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严峻现实,本着他们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资阳市委市政府从大力改善民生、实现* * *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出发,把农村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借鉴和完善了鲤鱼村帮扶模式。以龙头村、部门帮扶村、干部驻村“三村扶贫行动”为载体,迅速启动实施农村扶贫行动计划,力争用两年时间,使全市97个扶贫村的贫困群众实现生活水平、生产条件、居家出行、健康状况、致富能力“五个明显改善”。

2009年8月21日,以全市实施2009-2010农村扶贫行动计划动员大会召开为标志,以97个贫困村为重点,资阳拉开农村扶贫攻坚战序幕,正式向农村贫困宣战。

37位市级领导率先垂范。每个市级领导干部带头联系两个以上贫困村,全市97个贫困村全部有市级领导帮扶。“三村扶贫行动”开展以来,李佳多次到简阳市石盘镇卫星村、房嘉琳村调研指导,与当地群众共商脱贫致富之道,指导扶贫项目规划建设,帮助协调解决扶贫项目资金缺口问题;其他市领导也深入所联系的贫困村,帮助做好扶贫规划,带去技术信息,协调资金项目,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70多名市级帮扶部门和97名驻村干部迅速联系该村开展工作。对它们的要求是明确而具体的:在完成帮助的任务之前,永远不要脱钩!

2010年3月,全省“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扶户”活动启动,联系范围、联系对象、联系内容进一步扩大。780多名市级领导干部、350多个市级部门和6400多名科级以下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活动,掀起了脱贫攻坚的新高潮。各级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和责任主动深入农村,给项目、给资金、给技术;村干部和村民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为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贫困村的发展...

5月12、11日,资阳市委召开全市“农村扶贫”暨新一轮“三村扶贫行动”工作会议,新选派173名优秀机关干部到重点贫困村开展蹲点帮扶工作。以此为抓手,全市各机关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直接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农村扶贫行动深入推进。

截至2011年底,资阳* * *投入扶贫资金431万元,扶贫新村建设顺利推进,落后面貌明显改善,5万多名农村低收入群众脱贫,初步实现了“五个明显改善”的目标。

重大民生工程——让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初夏的夜晚,凉风习习,灯火通明,盐城九曲河畔的太阳路市民文化休闲长廊热闹非凡。舞者随着音乐起舞,健身爱好者随着节拍起舞,老人在这里悠闲漫步...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示范段、九曲河广场、太阳路文化休闲长廊投入使用以来,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家住黄龙小区的张女士深有感触:“两年前做梦也没想到这么漂亮的长廊会建在这么破旧的地方。现在,当我离开家时,我有一个跳舞的地方。”

一条河流的治理,带来了一座城市的进化。这是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

九曲河是资阳人的母亲河。她曾经很美,但由于种种原因,九曲河变得“脏、乱、差、臭”,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产生活、城市的功能和资阳的对外形象,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整治九曲河,让母亲河还资阳一片碧水蓝天,成为几十万资阳市民最大的期待。

爱情关乎民生,闻讯而动。2009年5月27日,市委书记李佳,时任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主席罗,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方等领导深入资阳市九曲河进行调研。李佳强调,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坚定推进九曲河治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

2005年6月6日,资阳市委二届十次全会作出实施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决定,提出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通过对九曲河城区段河道及两岸的综合整治,将九曲河打造成“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景观带,全面提升资阳的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6月18日,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动员大会暨开工仪式隆重举行,总投资约6543.8+0.33亿元的资阳建市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正式实施。

市民争相告知,网友好评如潮,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建言献策,积极参与...

此时距离李佳出任资阳市委书记只有两个月。权威人士指出,如此迅速的行动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体现了资阳市委市政府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顺应人民群众迫切期待,努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民生情怀。

现在,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目标,资阳市面貌焕然一新...

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为资阳改善民生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

不仅仅是九曲河。

另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淠河供水一期工程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川中旱区百万人民近半个世纪的夙愿终于实现。

长期以来,川中老旱区433万人(其中资阳旱区366万人)盼水、等水、找水,苦于缺水、用水难。自1971,淠河供水工程正式列入四川省岷江水利初步规划以来,四十年来,干旱地区的人们一直期待着“渡河”,思考着“渡河”。四十年来,各级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并为此不懈努力。

2009年,资阳市委、市政府将修建淠河供水工程列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并成立了高标准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李佳明确指出:“推动淠河供水工程上马,解决旱区人民等了几十年的吃水问题,是我们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资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力以赴,超常努力,积极推进。三年来,市委书记李佳亲自带队进京汇报18次。至于报省城,就更不好数了...

就这样,在资阳的大力推动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部门的配合帮助下,在成都、资阳、遂宁三市的联动下,停滞多年的淠河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得以重启。经过无数次的艰苦努力,经过专家对项目建议书的预评估和现场评审,经过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和国家发改委的批复,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终于同意了淠河供水一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旱区人民干旱缺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同时,鹰水库枢纽加固和防空洞工程也已全面完成,有效解决了资阳市数十万市民的饮水问题;目的是让河流回归城市,彻底改变资阳市的水环境,打造“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宜居宜业的资阳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全国一流、西部第一、四川样板”为目标,集物资储备、抢险救灾、应急避险、养老休闲为一体的资阳民生创新园等一大批重大民生工程也在同步实施...

在这里,以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成为资阳探索改善民生的有效路径。

九大民生行动——分好“蛋糕”惠民生

雁江区于风镇二郎村五组70多岁的老人罗素芳,2011年+01月体检时被查出直肠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患一场大病是大事,光是医药费就可能压垮家庭。但老罗曼素芳并不担心这一点。住院一个多月,痊愈出院。* * *花了三万多的医药费,报销了一大半,自己出了一部分。她说:“我参加了新农合。只要我一年交30块钱,住院就可以报销。太棒了!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你买得起,也等不及死。”

民生最重要,民生第一。在这里,资阳始终坚持维护城市发展整体利益和实现群众具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在推动加快发展的同时大力改善民生,在精心“分蛋糕”的同时全力“做大蛋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享受幸福资阳的阳光雨露。

所以看病是否便宜,上学是否容易,出行是否方便,就业是否顺利,安居乐业是否安全等等。,维护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切身利益成为资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

因此,以促进就业、扶贫、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民住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为重点的“九大民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三年来,资阳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就业6.62万人。截至2011年底,城镇居民医保覆盖人数达到44.69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到1285438+0500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大幅提高,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三年来,资阳建设保障性住房8729套,改造棚户区14063户,新建沼气池6万个,58.4万人喝上了干净清洁的饮用水,5万多名低收入群众告别贫困,大大改善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和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基础交通条件大幅改善,人民出行更加便利。三年来,资阳在建高速公路336公里,新增通乡油路(水泥路)301.1公里,新增通村公路3315.1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900公里。全市171个乡镇提前三年实现100%公路硬化到乡镇,2815个行政村提前两年实现100%公路覆盖。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交通不便等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

——卫生计生事业蓬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三年来,资阳改扩建医疗机构270个,医疗机构总数4912个,床位总数15067张。改扩建乡镇卫生院86所,完成全市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9乡镇卫生院、4079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配置,综合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参合农民409.35万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个,覆盖人口621.2万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

——教育援助全面推进,教育发展加快。资阳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三年来,全市累计免除学杂费654.38+0.25万余名学生6.28亿元,免费为654.38+0.654 38+0.89万名学生提供教科书654.38+0.5亿元,为654.38+0.08万名学生提供654.38+0.5亿元。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势头良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由2009年的4.6万人增加到51万人。

——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三年来,资阳建成村级农家书屋2000多家,免费开放文化场馆80多万个。广播电视村通率达到100%,社会组织通率达到100%。120个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工程,安装了56条全民健身路径。全市行政村实现了每月免费放映一部公益片。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资阳建设。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各类刑事犯罪,创新推出“补偿制”安保、专职治安巡逻建设、农村“四方协作”工程等全省治安防控机制。城乡一体化防控体系初步形成,人民安全感显著增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扎实开展省市县三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重点青年群体、“两新组织”、信息网络等服务管理,全市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矛盾不翻身”的目标,资阳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积极构建普法格局,深入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公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水平显著提高。资阳被评为全国“五五”先进城市。

一项民生行动的实施背后,离不开强大的财政投入作为支撑。在这方面,紫阳并不吝啬,一直是“大手笔”。三年来,资阳建立健全了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 * *财政投入体系,* *投入民生资金21亿元(其中“九大民生行动”11.442亿元),2011年,民生投入占财政。巨大的财政投入,落实了民生的保障和改善。

第九次民生行动的推进,全面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了最好的注脚。

民生情怀不变——为人民做的最幸福的事

一封署名“李佳阿姨”的信交给了胡·。信中鼓励她“坚强面对生活,勇敢战胜病魔”。临终的女孩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绝望中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写信的“李佳阿姨”是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女孩是资阳女大学生胡。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市委书记和女大学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010 10在四川农业大学就读的资阳女大学生胡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几十万元的高额医药费,让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陷入绝境。李佳对此事高度重视,迅速做出指示,并带头捐款。一场“拯救白血病女孩”的爱心接力随即展开。短时间内,社会各界捐款达40余万元,胡得到了及时救治。她激动地说:“我们一定要把李佳阿姨和社会各界的爱转化为动力,坚决与病魔作斗争,争取早日康复,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倾听人民疾苦,一枝一叶时刻关心形势。

李家昌说:“对于困难群众,要看到一个帮助另一个;要懂得逐一解决群众的困难。如果我们帮助人们做一些事情,我们可能会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一个难关。”

他的话振聋发聩,意思恳切,民生情怀感人肺腑。

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把握民生脉搏,才能更贴近民心,改善民生。由此,建立了党委、政府与群众零距离互动的网络交流平台,在资阳各网站开通了“我有话对市(县)委书记、市长说”、“书记市长信箱”、“民声回音壁”,建立了群众意见处理回复机制,受到好评。广大网友积极发帖,积极跟帖,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表达感受,谈诉求,谈希望;各级领导关注网帖,从中可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把握诉求;相关职能部门回复迅速,态度诚恳,内容具体实用。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就处理网民来信留言3827件,回复率98%。

如今,网络平台已成为资阳加快发展的“助推器”、促进社会和谐的“减压阀”、干群互动的“连接桥”。

“* * *性靠政策和人品谈感情。”面对多种多样的民生诉求,资阳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简阳三汊湖成功取缔网箱养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岔湖波光粼粼,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阳市委市政府意欲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山湖型文化、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但网箱养鱼却成了“拦路虎”。多年来,宽阔的湖面上有10985个鱼笼,供888个渔民和4000多人长期使用,但严重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旅游发展。禁止网箱养鱼势在必行。

群众的生计大于天。三岔湖是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深入了解渔民诉求、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按照“既发展又维护人民利益”的思路,以“先做民意调查,看人民同意不同意,进行风险评估,看事情做不做”为基础,科学、严谨、细致、细致的“三岛通” 且看事情怎么做”000000000105妥善解决了4000余人的生计,实现了民生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统一,为推进三岔湖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这一堆,一点一滴,像春风和雨水一样,滋润着群众的心田——

“作为资阳人,我们感到幸福和温暖!”这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感受。

同样开心的还有资阳市委书记李佳,以及她带领的一批人。

在署名文章《为人民办事最幸福》中,她深情地写道:“...当我们看到雁江区清水乡鲤鱼村的特困户余兴福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搬进新家时,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心系群众的幸福,是一种对人民的真情;当我们看到身患白血病的乐至县大学生胡在绝望中重新看到希望,年轻的生命得到有效救治,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奉献爱心、传递真情的幸福;当我们看到九曲河的面貌日新月异,‘三村扶贫行动’催生农村新变化,广大群众受益良多时,我们感到这是一种关乎民生、惠及百姓的幸福……”

“治国之道,在于对人民坦诚。”两种幸福感受在这里的融合,生动展现了资阳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不懈努力,将“民生是大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幸福资阳的建设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楼主采纳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