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书和现代漫画

中国漫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播手段的发展和多样化,大众传媒的概念开始深刻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在当代信息娱乐大众传媒领域,连环画、电影、电视都是以图像为媒介。因此,图像在反映现实和创造幻想方面比书面媒体更具体、更生动,促进了“读图”时代的到来。当我们阅读漫画书时,与其把它当作文学书籍,不如把它归类为娱乐大众传媒。在人类文化史上,二十世纪最突出的现象是出现了三种流行的大众文化潮流:漫画、电影和流行音乐。文化不再被少数精英所控制。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代大众流行文化的浪潮如此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环画是时代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演进。

在中国,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代青少年,从信息时代就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思维和阅读方式,对以形象为特征的连环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认同感。他们催生了中国的漫画。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遭受了海外漫画出版物的冲击。一些内容不良的漫画通过盗版泛滥,遭到媒体、教育界、家长的抵制。应该说盗版给中国漫画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完全解决。1995年夏天,国家启动了“5155”工程,即“建设5个动漫基地,出版15套漫画,特批5种漫画期刊”。同时对海外漫画制定保护政策,加强对盗版市场的取缔,保证本土漫画的发展空间。因此,以期刊为骨干的中国连环画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拥有了一批日益成熟的作者和读者,涌现出一批标志性作品,逐渐受到大众和媒体的关注。以文化部下属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漫画分会为中心的学术和展览活动日益活跃。1998“中国首届漫画大奖赛原创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不知名青年作者登上国家美术馆。大奖赛已经举办了三届。同时,作为亚洲漫画峰会的发起人之一,研究会已组织中国漫画家和编辑参加了五次峰会的交流展览,并将于2004年6月在中国举办第六届世界漫画大会。漫画节已经成为各大城市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漫画社团、粉丝日记和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漫画工作坊和培训学校,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吉林美术学院等建立的相关专业学科和教育体系,都表明中国的漫画已经进入成长期。

目前中国漫画发展还存在四大压力:

第一,缺乏内部开发资源,缺乏原创性:

连环画是一门融合了绘画、影视、工艺设计和文学的综合艺术,也是一门大众艺术,作品是否受到读者的欢迎取决于习惯和时尚。连环画艺术家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职业素养,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引导时尚的创造力和熟练运用连环画语言的技能。显然,对于我国大多数青年漫画家来说,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且目前还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画家队伍。原创作品一般可以用一流的绘画和二流的故事来概括。

第二,社会意识和期望:

漫画虽然开局不好,但有盗版漫画,宏观的社会和教育背景是更深层次的因素。在我国,成年人对新漫画的反应一般是冷漠、不理解、抵触。我们面对的是积累了悠久文化遗产的中国人民。他们从骨子里渗透了广泛的文化品味,包括街头文化。即使是搞笑的小品和相声,也要有一层深意和回味,普通人本能地拒绝浅薄。所以在移植外来艺术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复制模仿,还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而青年作家也要从自娱自乐的创作心态中走出来,在创作的时候把中国的老百姓放在心上。

第三,出版机构的忽视和盗版书的压榨:

虽然政府大力取缔盗版漫画,但在无利可图的利益驱动下,盗版并没有完全杜绝。热爱漫画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盗版渠道满足阅读需求,这对于单纯依靠发行的漫画期刊行业来说,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出版机构对漫画的忽视是制约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因为漫画是新生事物,无论从资金投入的规模还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出版社对其价值和市场潜力的认识都不够。尚未形成系统的下属人才培养?故事设计?共创?全方位推广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体系。

第四,竞争机制和市场运作能力相对落后:

期刊社和编辑部作为连环画行业的中坚力量,经过几年的努力,出版收入略有盈余,但无力扩大经营范围。所以还是局限在平面媒体的层面。远未成型:期刊连载作品?一本小册子?珍藏本?改编动画和多媒体?授权logo,图像?影视、玩具、服装、文具行业合作的立体产业链。还缺从分配?广告?因此,营销互动很难吸引商业投资的注入。

一些建议:

一、成人漫画的发展:

中国没有图书分级制度。目前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认识,认为漫画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童书。目前已经进入强调轻松娱乐的大众文化时代,这显然制约了漫画的发展。

第二,发挥期刊的骨干和导向作用:

目前,杂志的读者稳定在漫画爱好者的圈子里,他们在学习和享受杂志后尝试出版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注意欣赏的画家和绘画技巧,实验性和日式风格的作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办杂志的倾向,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专业刊物,从而背离了漫画这种大众流行文化的宗旨和使命。广大漫画爱好者以读图为目的,热衷于作品故事的可读性和愉悦性。因此,出版物的读者应从小众转向大众,面向大市场。改变作者自主投稿的被动局面,建立稿件责任编辑制度。主要作品要通过选题策划负责整个编辑过程,编辑、制图、校对、发行全过程要协调一致。必要时召开读者、出版人、专家座谈会,鼓励早发现、早支持,对有前途的作品和画家进行全方位的策划和包装。编辑的表现与作品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二是加强故事导演,妥善组织改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出新人新作,鼓励具有个人风格和民族传统的优秀作品。同时开拓视野,向世界介绍优秀作品,逐步树立期刊的形象和品牌。

三、倡导大连环画方向:

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开始把目光从外部转向内部,开始思考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很多人从传统漫画和漫画书里吸收了创作营养。相信这些珍贵的传统是中国当代漫画取之不尽的宝藏。从漫画到漫画,再到漫画,一脉相承。今天的新漫画不应该脱离民族文化和传统,而应该继承和发展。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是单向流动,而是三个不同领域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扩大创作团队,吸收成熟的漫画家和漫画家参与新漫画的创作团队。

第四,加快推进漫画产业化进程:

目前最迫切的是推动中国漫画的产业化。连环画在世界各国的出版业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份额,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同时,他们更注重娱乐媒体的深度开发,主要通过授权或合作的方式输出漫画形象和故事。以美国Marvell出版社为例:2001年总收入为4365438美元+0.9万美元,图书出版收入为994万美元,占比23%。授权多媒体(如蝙蝠侠、蜘蛛侠、x战警)收入为233万美元,占比5%。由于改编的影视大片大受欢迎,玩具收入达到3092万美元,占比72%。美国漫画越来越主导和影响当代美国社会和流行文化,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日本是名副其实的漫画大国,漫画占全国出版物的30%。漫画行业模式是按周连载吗?发行小册子?彩色书或珍本书。如果作品受到市场欢迎,就会进入授权合作阶段;动画?整合媒体?电子游戏软件公司?玩具模型?商标形象专卖店的扩张等等都是漫画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原创漫画是动漫的源头,是金字塔的底座。只有欣欣向荣的原创漫画,才能产生耀眼的中国动画作品。今天的论坛旨在更好地促进漫画与动画的交流与互动,为中国原创漫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写作出版从来都不是个人行为,和宏观环境息息相关。中国正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潮流。现在的文化氛围,思想交流的活跃,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倾向,都说明了文化环境的进步,漫画有了培育成熟原创作品的土壤。漫画出版市场的巨大空间就是最好的助燃剂。当前,充分发挥出版社的主导作用,把漫画出版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整体发展战略,吸收和引导商业资金的合作和注入,必将迎来中国漫画的辉煌成熟。

现在漫画的主流已经从四帧、一幅漫画发展到故事漫画,故事成为漫画的灵魂已经是不争的结论。很多人把漫画书称为卡通或新漫画。卡通漫画的定义不准确。卡通的意思是动画,但如果直译的话,就是动画片。作为文化的载体,动画和...连环画肯定会面临和传统连环画一样的问题。同样,黑白线条和色块传播思想,表达情感。和漫画类似,插画也是在文学作品基础上创作的绘画。

文学作品的插图旨在增加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通过插图,把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塑造成更具体、更直观的视觉形象,从而更直接地吸引读者的兴趣。可以说插画是从属于文学作品的绘画艺术。然而,从文学到插图,是艺术家在原有文学的基础上对艺术进行想象和构思,创造全新的艺术形象的再创造过程。因此,插图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中插图的篇幅一般不会太多。插画创作考试一般只需要一两幅插画,一般不超过三幅。在插图创作的考试中,考生必须用这种极其有限的框架来体现原著的内容特点、故事中心、精髓和高潮,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时代和历史背景,绝非易事。

一般来说,插图的构图和表达要与文学作品的风格相协调。比如在内容严谨的文学作品中,插画的风格要相对稳定,而在带有喜剧或讽刺的文学作品中,插画可以更加活泼浪漫,甚至可以用漫画或漫画来表现。传统文学作品大多故事性很强,情节内容一般比较生动,所以其插图风格比较写实,从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特定的场景、瞬间、形象来表现。而现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往往不那么具体、写实,故事往往跳跃、语无伦次,甚至自始至终表现出作品中人物朦胧、断断续续的思维活动。因此,现代插画作品往往采用打破特定时空,将不同时空、不同环境背景中的影像、剖面交替、重叠地组织成一幅画面的构图表现方法。这种形式打破了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可以增加插图的信息量。现在这种构图手法常用于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的插画创作。

如果是近几年出版的绘本,也不是很值钱。如果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版的,会更有价值。大概至少50-100次(绘本面值)。

1.长期以来,中国读者一直在分别谈论漫画和连环画。其实在西方国家,漫画也是指单部或多部漫画作品。后来我们把借鉴漫画技法和风格画出来的连环画称为卡通漫画。

中国人的习惯上,漫画和漫画是有区别的。人们一般把写实风格的连环画称为漫画,而夸张、变形、省略的多格连环画称为连环画。即使在漫画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这种说法。

在我看来,无论现实与否,绝大多数的“漫画”作品从技巧到内容都应该被列入漫画家族。除了少数确实没有幽默感、趣味性、技巧性、漫画味的作品,这些作品只能算是普通的漫画。没有必要用“漫画”来代替一些漫画书。

“漫画”这个词要按本义来用。不应该专门用于某些漫画书。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标题就显现出了它的不足,混淆了漫画的定义。让业内人士无所适从,也给读者带来不便。人们经常面对一本漫画书。“漫画”和“漫画”不知道哪个更准确。你叫一种,他说另一种,很混乱,很困惑,甚至很搞笑。

所以应该准确的说,漫画是漫画,漫画是漫画,连环画是漫画(漫画)的一种形式。

2.漫画里,短篇小说很受欢迎,比如三格、四格、六格作品。著名作品有段吉福的《老马的故事》、朱森林的《胖嫂》等。然而,在我们的漫画界也有一种另类的“连环画”。其中,朱德庸的“漫画书”(如《苦姑娘》和《醋哟家》)等。)是主要的。

朱的作品在受欢迎有几个原因:

一是因为商业化运作,大量进入内地市场。就像台湾省的一些电影、视频和歌曲一样,其强大的商业炒作和包装行为使其在中国大陆广受欢迎。而很多有实力的大陆漫画家的作品,却因为缺乏这种运作模式而黯然失色。

二是因为读者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工作之余需要的是调整和放松,作品因为通俗、直观、搞笑而迎合读者口味。

再次,朱德庸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大众的心态过于浮躁,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少,水平越来越低,艺术感越来越差,以至于缺乏冷静良好的艺术鉴赏和鉴别能力。

第四,因为读者不成熟。很多读者对漫画没有一个成熟的鉴赏能力,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漫画艺术。你画什么他就看什么,然后一饮而尽。这个缺点集中在年轻人身上,朱的读者多是年轻人,甚至是孩子。朱德庸的作品,在大众的定义中,总是被称为漫画,但在漫画界,大多数画家并不认同。他的作品简单、死板、呆板、机械,缺乏卡通造型、线条、构图的美感。他的作品大多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没有图片,它仍然是一个很好的笑话,但没有文字,图片将毫无意义。

称朱德庸的作品为漫画是不恰当的。确切的说,他的作品是边缘性的东西。介于漫画和笑话之间,漫画元素少,笑话很棒。他的作品应该归类为文学作品中的段子。

中国的动漫产业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重视动漫的艺术性、思想性、教育性。广大漫画作家在创作中也在极力实现漫画的“三性”,而朱德庸的作品并不具备这“三性”,而且都是搞笑媚俗的作品,这使得读者对漫画艺术的欣赏力日渐下降,处境更加不妙。在艺术领域,我相信实力,再伟大的荣耀,如果不是本质性的成就,也是快衰的、暂时的,在艺术的长河冲击下不堪一击。

我们漫画创作者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朱的“漫画”。不能一味吹捧,甚至模仿。不过大陆漫画家也要学习这种商业运作技巧,推广自己更厉害的作品,让人们接受真正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