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间体育游戏?
案例1:“陀螺罐竞走”是韩国传统体育活动,参赛选手均为女性。比赛时,将盛有10公斤水的土瓮放在参赛者头上,赛程为100-200米。冲刺的时候,瓦罐不能倒,水不能洒出来。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获胜。如果要把顶级骨灰盒赛作为课程内容,我就改造成:男女生都可以参加;把土瓮换成书包;进度变更为50m-100m。(距离可根据学生年龄确定)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教具——书包。这个项目比较适合大三学生活动,操作简单安全。
案例二:“打雪仗”是中国北方儿童的民间体育活动。打雪仗就是在雪地里互相扔雪球。为了击中对手或躲避追击,必须进行跑、跳、投、躲等动作,增强体能,培养意志和耐寒能力。按照人数分成相等的队伍,以雪球互相撞击的次数来决定胜负。因为南方没有雪,所以我在教这门课的时候,把“雪球”改造成了一个又轻又无害的球,比如纸团、毛线球、海绵球等。,并指导学生自己制作教具,既提高了学生的投掷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用脑能力。
案例三:“抢花帽”是一项乌兹别克民间体育活动。参加人数没有限制。分成两队,排队报号。每个人都记得自己的号码。然后两队坐在地上围成一圈,中间放一顶小帽子。选一个人站在圈外喊号。叫到号后,号码相同的两队跑到圆心去抢花帽,剩下的人拍手唱歌。抢到花帽子的人沿着圈快速跑,没抢到的人在后面追。如果在唱完前追上,拿花帽子扣在受害者头上,胜者获得1分;唱完追不上,抢花帽的人得2分。然后回到你们的位置坐下。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得分多的队伍获胜。这项运动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不需要改革。
我认为,通过开发利用一些区域性的民族民俗体育,开展传统体育教学活动,既可以展示不同民族的个性特征,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方体育文化”,参与民俗体育活动,锻炼和陶冶情操,培养他们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可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精神。这些项目的开发利用独具匠心,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将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引入课堂,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运动水平始终是中心,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竞技教学和管理。老师以传授运动技能为己任,班级以体育竞赛成绩为标准,学校以体育成绩为标准。这种思想体系和理念在学校体育领域沿袭了几十年,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停滞不前,内容陈旧,形式单调。再加上不时见诸报端的体育课学生伤亡事故,个别领导一直在说“紧箍咒”——时刻绷紧教师“安全”的肌腱。结果,学校老师根本不想多做一件事。在一些学校,单杠、肋骨、梯子和其他设备成了摆设,而在另一些学校,它们被简单地拆除了。随后,山羊和跳箱从操场上消失了。学校体育的内容体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之一。然而,实践教学中内容的匮乏和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已成为新课程发展和进一步教学改革的瓶颈。很多全国性的体育项目基础好,活动多样,有利于因地制宜,简单开展,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非常适合目前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
而且,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虽然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但是孩子喜欢快乐,他们的跳绳天性并没有改变。游戏仍然是他们的激情所在。所以民族民间游戏还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还能怀恋和推崇流行的民间体育游戏,那么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喜欢和接受民间体育游戏将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民间体育游戏将竞技游戏和努力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有趣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让体育课更有活力。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为主,结合节日习俗,构成了深刻而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滚铁环、皮筋跳、踢键、拔河、转陀螺、竹竿舞、少年拳击等长期以来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项目引入体育课。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学生走向社会、亲近生活、了解和适应社会的极好途径之一。
案例四:轻松愉快的“滚铁环”运动,是满族的一种民间游戏活动,深受学生喜爱,集运动与娱乐于一体,不受场地、器材、人数的限制,易于开展。玩篮圈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根据其特点,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开发出多种方式来玩它,如扔收缩环,滚环接力,扔陷阱,做环操。该项目的活动游戏性和竞技性很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发展学生的速度、敏捷、协调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很好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了生动活泼的体育课。体育课极大地活跃了校园的体育气氛。每到课余活动时间,校园里充满了乐趣,集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前有的同学偷偷溜回教室看书,躲在厕所里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很多同学表示,每周都盼着体育课早点来,但每次上课总觉得时间太短,玩得不尽兴。在学生眼里,生动有趣的体育课真的从“要我上学”变成了“我要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