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学教案设计,一个大班结构的游戏活动
大班结构游戏活动《我们的小学》教案设计1活动目标:
1.在参观小学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现有的建造技巧来建造“我们的小学”。
2.在与同伴的合作建设中,进一步激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1,参观了小学,了解了小学的主要设施;
2、废纸箱、各种积木等。
活动流程:
首先,谈谈小学
1.前几天我们一起参观了小学。有人记得小学里有什么设施吗?
总结:小学有操场,训练平台,食堂,教室...
2.小学的设施和幼儿园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总结:小学的操场和校舍都比我们大,小学有专门的训练平台...
价值分析:回忆已有经验,丰富孩子对小学设施和建筑的认识。
第二,建设小学
1.这里也有一所小学。你觉得这所小学缺什么?有哪些适合施工的材料和方法?
3.那我们就努力把这个小学建好吧。先找几个朋友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再想想你要建什么。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建造的?讨论完后,开始行动。
4、幼儿小组建设:
(1)施工材料和方法是否合适。
(2)遇到问题时,能否与同伴协商解决,与同伴合作完成《我们的小学》。
价值分析:在* * *建设过程中,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第三,我们的小学
1.我们的小学已经初步建成。哪一组先介绍你?你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建造了什么?
2.你看,整个小学的布局合理吗?有什么不合适的吗?
大班结构游戏活动“我们的小学”教案设计(二)教学内容
我们的民族小学
设计构思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关键词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各族儿女的友谊团结和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
班级
教学目标
1,能认5个生词,能写12个生词,能正确读写19个单词。
2.边默读边思考,理解文中一些句子所包含的情绪,抄写描述窗外寂静的句子。
3.带着感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民族间的和谐。
教学重点
能认5个新单词,会写12个新单词。
了解民族小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民族间的和谐与美好。
教学困难
理解句子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
教学资源
关于修订我国少数民族相关资料的建议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
1,给我看“民族”二字,懂吗?读一下。
老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族群?
2.在中国西南边境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在一起,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也在同一所学校一起学习。今天,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
3.展示题目,一起读。
4.看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民族小学在哪里?这个学校有哪些民族?民族小学和我们学校有什么区别?)
5.请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正确读课文,把难的单词读几遍。
6.按名称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看他们是否正确地读了新单词。
7.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把刚才孩子没有读对的地方读几遍。
8.分四组读课文。
9.在幻灯片上显示带拼音的单词。学生们正确地阅读了课文。看:这是课文中的新单词。你还认识他吗?自由阅读,一起阅读。把拼音去掉再把单词读一遍,同桌读,找小老师教你读,乱读。
10,幻灯片放映新单词,单词我们读的很好,留下单词,你认识这些新单词吗?
11.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总结评估:
12,怎么记的?
13,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单词。这12字也是要求我们写的。如何放置这些话在田字格里将是美丽和美丽的。仔细观察他们1分钟再说。
14.12新单词中,你认为哪些最难写,最复杂?请提及它们。
(老师指导范写《穿与舞》)
15.现在,请拿出你们的笔,在作业纸上写下“穿”和“舞”。
哪些同学觉得写得漂亮,给大家看看,介绍一下。
16.现在请继续仔细观察,把剩下的10字认真写出来,一个字一个字。你觉得你写的哪个字最美?给大家看看。
17,摘要: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认真书写,就一定能写出漂亮的新词。
18.刚才,我们认真地写了新单词。请先将它们发回到正文中。你能更好地阅读它们吗?阅读全文。
教学过程2
首先,介绍并继续学习课文
1.上节课,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老师简单陈述了学生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将通过阅读来解决你们心中的疑问。
2.请自由阅读课文,看看你能理解哪些问题。
3.反馈:说说你通过阅读解决了哪些问题?你读了哪一句话?
4.请自由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波浪线画出民族小学和我们学校的区别。
5.民族小学真的很有自己的特色。早上去学校的时候,他和我们有点不一样。你给大家勾画过、看过的句子有哪些?
(1)第一句,老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第二句:你意识到了什么?每个人穿不同的衣服,说不同的语言。为什么都成了好朋友?(强调“好朋友”)
总结:虽然我们都穿着不同的衣服,有不同的语言,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是母亲的好孩子。反复读这句话。
(3)他们不同的衣服和鲜艳的衣服让学校如此美丽。读第三句。你想看看各民族不同的服饰吗?
正如学生们所说,鲜艳的民族服装让学校更加多姿多彩。(多读两三句)
(4)第四句,老师:看完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悟?
民族小学的孩子很有礼貌,热爱老师,尊重国旗。)
凭经验再读一遍。注意三个“方向”来指导阅读。(做动作)
5]总结:
各民族学生来同一个学校,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一起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再读一遍最后一句。(他们说到...)对,显示“这是我们民族小学,一所边疆民族小学”。(全班朗读)
第二,学习第二、三、四段。
1,下课。民族小学和我们有什么区别?你画过哪些句子的草图,交过同桌?
我们来谈谈,再念给大家听。
2.上课时,民族小学的校园安静得连窗外的花鸟虫虫和小猴子都被学生们优美的读书声深深吸引。再读一遍这些文字,通过大声朗读来感受窗外的宁静。
(免费阅读,姓名阅读,学生评论。一起读和表演。)
这些句子特别美。让我们试着记住它们,好吗?(名背,齐背。)
3.下课后,校园里是什么景象?(按名字读相关句子)
试想民族小学的孩子还能玩什么游戏。是啊,学生们多开心啊,连小动物都来凑热闹了。再读一遍这句话。
4.上课时校园有多安静,下课后校园就有多热闹。老师引用:“这是我们民族小学,边疆民族小学。”它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起读最后一段。
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快乐的孩子。关于民族小学,作者有很多想说的。再读一遍课文的最后一句。
5.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们也能去边疆的民族小学,看一看,感受一下民族小学的独特魅力。这篇课文用简单的语言写出了民族小学的美。请用你的爱心把你喜欢的哪一句或哪几句读给身边的同学听。(音乐)请把这些句子写在课后的摘录里。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不同与相同
来异地,一起上课,团结。
不同民族一起读课文。
用不同的语言跳舞很有趣。
穿不同的衣服,一起玩游戏。
课后记录
大班结构游戏活动《我们的小学》教案设计,3 I .阅读理解
1.读一读,说一说,学习第一段。
一,自主阅读理解
请安静地阅读第一段,阅读时根据以下提示展开想象,阅读后交流描述:
早上同学来学校,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学生阅读后交换描述。
B.指导朗读:清晨的校园多美。你喜欢此时的校园吗?然后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喜欢的感受。(渗透环境教育)
学生自己看书练习,点名交流。
2.阅读并谈论表演,学习第二和第三段。
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如:民族小学的学生上课读课文读得很好,下课就玩,很开心。
b、读书的声音有多好听?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很安静……”这句话,意识到树枝停止了抖动,鸟儿停止了歌唱,蝴蝶停止了飞翔,猴子来了。
C.现场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小鸟、蝴蝶、猴子,请他们做评委。其他孩子动情地读第二段和第三段。如果他们读得好,他们会像课文中所示的那样聚在一起静静地听。
D.激情阅读:学生们读得非常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想玩什么?
指导学生听写,然后大声朗读该部分。
3.读一读,画一画,学习第三段。
A.同桌看书。
b、联系上一篇课文,带着你的感受,让你的想象力放飞,画出你心目中的民族小学。
第二,复习生词
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单词的,通过学过的生词帮助巩固生词,比如土旁加平读píng,虫旁加胡读hú。注意渗透本义思想。
2.一边示范要求写的十二个字,一边指导写作。
3.学生写,老师摄像指导,整理评论。
第三,拓展活动
很多民族小学的学生都想和大城市的孩子交笔友。他们想知道你是否喜欢他们喜爱的民族小学,并了解你的生活。请给孩子们写一封信,这样他们可以通过你获得更多的信息。
学生们写信,并在书房花园里展示。老师们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某边疆小学的学生与同学开展“手拉手”活动。
教学黑板:
1,我们民族小学
不同的衣服,不同的语言
* * *一起学,* * *一起玩。
热爱团结
教学反思:
1.学生可以在课前查找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兴趣浓厚。
2.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单词搭配,好句子等。
3.这篇文章的教学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豪感。
大班结构游戏活动《我们的小学》教案设计4一、教材分析:
本课描述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在学习中,要求通过作者优美的句子感受到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所团结的学校,一所充满欢乐、细节和氛围的学校。进一步体验学校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受到中国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教育。
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4个新单词,写出13个新单词。正确读写“平坝,穿衣打扮”字样,直到18。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能够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内容,并抄写一些优美的句子。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语言训练。
二、学习目标:
1,能认4个新单词,会写13个新单词。正确读写“平坝、穿、扮、唱、迎、飞、蝶、奇、孔雀舞、游戏、吸引、热闹、古、铜铃、壮实、凤竹、白、抖”等词。
2.带着感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文中表达的自豪和赞美,在民族团结中受到教育。
抄写描述窗外寂静的句子,初步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困难:
1,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关键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各族儿童团结友爱、快乐学习的生活,体会自豪和赞美;
2.难点:体验“窗外安静,小动物凑热闹”这句话所表达的“边疆民族小学特色,民族小学生上课认真学习,下课快乐自由”的效果。
四、教学准备:
遗漏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时间:
2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类
学习内容:正确阅读课文,学习新单词。
学习过程:
首先,介绍新的课程:
新学期又开始了,学校绿树成荫。看到学生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你看,从山坡上,从平坝上,从长着绒球和向日葵的小路上,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穿着不同的衣服,说不同的语言,但他们来到了一所小学。这是什么小学?(板书题目:我们的民族小学),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看一看。
二,教师示范阅读课文:
要求:让学生边听边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标出你不认识的单词
三、学习新单词:(老师ppt)
1,借助拼音,读准字:
平坝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摔跤(jiāo)
2.正确阅读下列单词:
平坝,穿着,打扮,唱歌,问候,飞翔,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吸引,热闹,古老,铜铃,矮胖,凤竹,白色,晃动。
3.用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新单词的情况。
(1)姓名读、发音;
(2)在开火车时练习正确的读音;
第四,指导新词的写作:
重点指导下面的话,田字格的写作示范:
首先,让学生自己数数字的笔画,看单词的结构,并写在书上。
“戴”为半封闭式结构,右上侧包裹左下侧。写的时候注意各部分的位置,写的简洁明了。
“蝴蝶”有左、中、右三个结构,注意各部分的大小。
“蝴蝶”的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书写笔画和笔顺。
“鸟”和“小”这两个字要写长一点。
《舞》讲究中间四条竖线,第三条横线要写得长一点,第十三幅画是折。
大班结构游戏活动《我们的小学》教案设计第五章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为他们付出了努力。
2,然后体会到老师的爱,从小就知道尊重老师。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2.在活动中体验老师的爱。
教学过程:
一,在课堂上体验,加深感受
活动一:认识老师。
1.观察《说说我的老师》中的两张图。图中介绍了哪些老师,他们是什么样的?
2.讨论:说说吧。教我们的老师是谁?我喜欢…...
3.观察《老师,你真好》中的三张图,说说图上老师有什么好的地方。
4.讨论:你们有这样的老师吗?告诉我。
活动2:采访老师
1.谁采访了你的老师?起来说说他们!
学生的报告和老师的补充谈到了老师的信息,比如学历和平时的工作表现,展示一些老师做出的成绩和证书,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这些老师。
2.除了你教过的,你还见过哪些老师,采访过哪些老师?学生举报,老师补充一些老师的简单信息,比如照片。
3.他们没教过你。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老师的?
4.你还想了解哪些老师?你想怎么认识他?让大哥哥大姐姐给自己介绍老师,在学校的园丁簿上查老师的信息,在办公室面试老师等。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交流:“教师节”老师:每当周一到来,老师就开始了一周的忙碌。你知道老师每天在做什么吗?让学生看课本上的40页插图,回忆教师节。)
2.显示一天工作的记录。一天上几节课,改多少作业,处理多少事情等等。)
3.讨论:你认为老师的工作怎么样,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4.交流讨论结果。
5.教师介绍其他教师、校长、教学主任等承担的工作。,让学生明白虽然每个人的工作不一样,但是很辛苦。
活动三:观察老师。
1.观察图片,告诉我老师为什么有白头发。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工作内容很多。
2.讨论:谈论你的班主任每天是如何工作的。你觉得还有哪些老师很努力,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也就是教自己课的老师,还有其他老师,甚至校长、教学主任等。
活动四:学会爱老师。
1.开展“我为教师争光”活动。先讨论一下:怎么做才能让老师笑得更开心?我们老师那么爱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别惹老师生气,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唱首歌,画幅画...),并给老师做个小礼物。
2.观察两张“和老师下棋”和“玩,我是小老师”的图片。告诉我你想和你的大朋友们做什么。
3.打游戏,小声说话。说出你的想法。同桌之间互相交谈,一个扮演老师,一个扮演同学,“学生”悄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
第三,课后练习,内化感受
课后认真观察老师一天的工作,记录老师为我们做的事情。
大班结构游戏活动《我们的小学》教案设计第六章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第二册我们知道的P22的数字。
教学目的:
1.对数字的进一步理解,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
2.对生活中的数字有一定的了解。
3、会用数字来表达和交流。
4.对数的个数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估计的。
教学准备:
1,糖,花生,黄豆,枣,三个锅,一个形式。
2.相关信息。
3.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说出来
孩子们,我们已经知道100以内的数字了。今天,我们来说说,猜一猜,数一数。让我们用已知的数字做游戏。
1,学生说数。
(1)演示:(课件)
(2)要求学生报告收集到的数据。
总结: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数字解释清楚。
(3)在孩子数数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说过数字xx。说xx的时候请再说一遍。
总结: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2.老师说了数字
(1)鞋子:从鞋码上知道谁的鞋子最大,谁的鞋子最小吗?
(2)门票:这是宜兴三洞的门票价格。看完这三种不同的价格,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从不同的数字中,我们看到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
3.说出你的年龄并填表。
我
爸爸
母亲
爷爷
祖母
(1)请报五个孩子及其家庭的年龄。
(2)仔细观察这五个孩子的年龄。你能告诉我我们多大了吗?
(3)我们孩子的父母多大了?
(4)用自己的话描述祖父母的年龄。
(5)小明要考大家了。我们先找到白云路84号,小明的家。
小明家里,谁今年64岁了?
(6)猜猜杨小姐的年龄怎么样?
总结过渡:小朋友,通过刚才说的数字,我们对数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玩一个数字游戏。
第二,猜测
1,明确规则。
2.活动开始。
(1)抓糖:请报几个组。
怎么能抓多抓少呢?手又大又紧。)
(2)抢花生:猜猜同一个孩子1紧紧抓一把,会有多少花生?
猜对了吗?想想吧。你怎么知道的?
按照刚才的分工完成抓花生活动。(填表指南)。
猜测
数数
猜测
数数
(3)抓大豆:猜一把抓几个大豆?然后再数一遍。
大豆比较多。如何正确快速的数数?
继续按照分工完成,填表。
3.总结五组数据,讨论表格中的数据。
(1)一个孩子能把这种类型的糖果抓得有多紧?花生在哪里?大豆呢?
(2)看上图再看表格中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4.显示红色日期。你有可能抓到多少?为什么?
5.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好像同一只手抓到不同的东西。东西越大,抓的越少。东西越小,抓得越大。要让猜测更接近现实,就得仔细观察,多思考。
6.其实刚才同学们的猜测也可以说是一个估计。这是一种技能。不仅在抓花生、大豆的时候用,在学习、生活中很多地方也用。(例如)
三。总结(略)
第四,数数。
(1)快下课了,美丽的校园在召唤我们。看,有孩子去校园数了!
(2)孩子,你觉得有什么可数的?
让我们奔向校园的怀抱,出去数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