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媒介素养

通过使用大众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大学生可以查找和下载材料,获取新闻信息,写博客,玩游戏,购物,进行网络营销,收发电子邮件,发送即时消息。可以说大众传媒在很多方面帮助了大学生健康成长。但在某些方面、某些时间,他们实际上是被“中介”的,不得不接受通过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进入视野的外部世界。有时,他们会主动利用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信息的传播。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媒介素养教育是教育公众具备批判性地观看、倾听和解读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所传递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对媒介的质疑、欣赏、回应和使用的能力,包括运用广泛的信息技术生产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它的最高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自觉地使用媒体服务,完善和发展自己,并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媒体环境。

在当前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和模式下,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媒介批判能力和意识,不仅是大学生成长和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它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也是社会的需求。

学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提供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初具规模。近年来,中国的一些高校也开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如上海交通大学,他们的课程侧重于媒介的特性、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价能力、创作生产能力等。本课程既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全体学生的选修课。其他高校也要通过各种渠道把这些内容教给学生。讲座、讨论、学术报告都可以。老师可以是专业的教学人才,也可以是从社交媒体或校园媒体聘请的员工。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能力,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我们可以对国内外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差异的发现和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不同的取舍说明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这种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和传播过程有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提高他们辨别信息、看清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能力。

高校还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系列课程,使大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创造和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质。

高校媒体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参与报纸出版和电视新闻制作。现在很多高校都有大学生记者团和大学生通讯社。这些学生可以在报社和电视台人员的指导下,参加高校报社和电视台组织的采访活动,撰写新闻文章,拍摄电视素材,熟悉编辑程序。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知道媒体中的信息都是经过刻意的选择、组合和排列,体现了编辑的意图,传达了某种声音,而不是纯粹的客观,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呈现。

记者团进一步辐射这种意识和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制作班级小报、DV比赛、校园新闻博客等。,让广大学生参与到整个制作过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

大学生:积极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识、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

大学生只有认识到媒介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参与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积累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媒介素养。

在校园里,学生接触的媒体主要是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网络。这些媒体都有自己的传播特点。网络新闻速度快,信息量大,访问量大,关注者多。校报出版周期稍长,信息稍滞后,但内容形式更多样。关键是要比较权威,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校园的很多角落都可以听到广播,方便快捷,内容和形式可以生动活泼,但稍纵即逝。校园电视台的新闻相对单调,但画面却能对观众产生很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学生要充分了解这些媒体的特点,为更好的参与打下基础。

媒体道德原本是指从事媒体工作的人形成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适合媒体活动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媒介伦理应该包括遵守信息伦理,不自行制造或传播虚假新闻,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比如在博客上,要建立自己的自律机制,规范博客内容,培养良好的博客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

为了提高媒介能力,我们不仅要了解媒介的功能、意识形态和商业属性,还要通过上课或自学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生产过程,还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参加学校或老师组织的媒体实践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会正确对待媒体,利用媒体,学会批判性思维,分析和接受媒体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媒体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提升自己,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人与媒介的完美结合。

警惕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第三人效应”障碍

“第三人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和新闻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季刊》1983期发表的文章《传播的第三人效应》中提出的。“第三人效应假说”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传播信息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受众在接触传播信息时,会期望该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受众倾向于认为媒体对别人影响大,对自己影响小”,也就是“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之所以会出现“第三人效应”,一方面是由于认知不足或偏差,更多的是出于维护个人利益的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自助”倾向,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因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批评”,因为这意味着承认自己缺乏辨别力和抵抗力。由于低估了媒体对自己的影响,放松了对媒体内容的批判性解读,人们可能会忽略暴力、色情等媒体内容对自身性格的不良影响,放松对不良信息的批判和抵制;对自己过于自信也可能让人失去正确的判断。这就是媒介素养教育中“第三人效应”的障碍。

媒体传播的信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只有接受者通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才能批判性地接受。因此,澄清“第三人效应”的心理学误区,并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关注这一现象的出现,将对媒介素养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