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遇到火灾可行吗?

高层火灾

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的原则是冷静观察火情和环境,迅速分析判断火灾趋势和灾害发展的可能性,抓住有利时机,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和方法,争分夺秒逃离火灾现场。

具体到火灾现场,还要针对不同的火灾,找到好的逃生方法:

得知房间失火后——开门前用手摸门把手锁。如果温度很高或者有烟从门缝钻进来,不要贸然开门。如果温度正常或者没有烟雾钻进,可以打开一扇门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再决定是否逃生。如果火和烟无法从封闭的通道逃出,只能退到室内,采取相应的对策:用湿布堵住门窗缝隙,将水倒在对着火的门窗上,降低温度;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援,一定不要盲目跳楼。可以把床单、窗帘等布料撕成能承重的布条连接成绳子,绑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滑下楼。

当起火点在本层时——尽快跑向已知的紧急出口,并及时关闭防火门。如果楼道被封锁或被浓烟包围,可以弯腰或爬行逃离火场。最好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阻止有毒烟雾。如果一定要经过火焰区域,记得用水打湿衣服,用湿毯子裹住全身或者用湿衣服裹住头部。如果你的衣服着火了,通过滚动等方式灭火。带着火跑是不可取的。

当起火点不在这一层时,你仍然应该疏散到最近的紧急出口。如果起火点在楼上,你应该逃到楼下。如果着火点位于下层,且火和烟已经堵住了向下的逃生通道,应尽快逃到屋顶平台;如果在向楼顶平台逃生时发现被火、烟追上或上来的通道被堵塞,应坚决改变逃生路线,从另一楼层的安全通道逃生。

被困楼层时——如果你处于被大火包围的楼层,所有安全通道和外部联系都被切断,没有逃生装置或设施,最好撤退到相对安全的卫生间进行短期避难。进入卫生间后,门窗要关紧,缝隙要堵严,所有水龙头要拧开放水。特别是浴缸要一直保持高水位,方便取水和倒门窗。紧急情况下,还可以躺在浴缸里进行临时遮挡,提高获救的可能性。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千万不要钻到床下、衣柜里或阁楼里,以试图避开火灾中的火焰或烟雾。这些都是火灾现场最危险的地方,不容易被消防员发现和救出。千万不要用普通电梯作为疏散通道,因为电梯井容易出现烟囱效应或者停电,会把人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30%,人员伤亡占总数的60%以上。1991至2000年,全国共发生公众聚集场所重大火灾264起,造成175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918.7万元,分别占同期全国重大火灾总数的27.2%、50.9%和50.9%。那么,一旦面对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救和逃生的希望?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自救和逃生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地铁火灾

案例1:1987 165438+10月18日格林威治时间19: 30,英国伦敦最大的地铁站国王十字地铁站发生火灾。不一会儿,大火吞噬了整个售票大厅,数百名乘客被困火海。突然,灯灭了,大家互相推搡着,拥抱着,争先恐后地逃命,乱成一团,大声呼救。尽管消防员努力,仍有32人被埋在火海中,180人被严重烧伤,酿成了震惊世界的惨剧。

案例二: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地铁中央路站发生火灾,造成135人死亡,137人受伤,318人失踪。这场火灾是由一个精神病人放火引起的。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设施,具有载客量大、速度快、时间准的特点。同时,从消防角度来说,地铁是穿越隧道的交通工具。隧道长,通风采光条件差,环境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安全疏散和救援非常困难。如果面对地铁火灾,如何逃生?

(1)注意躲避。乘客进入地铁后,必须观察其内部设施和结构布局,并熟记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

(2)及时报警。可以在地铁列车车厢内使用手机或者按紧急报警按钮。两车交界处有一个红底黄字的“报警开关”标志,箭头指向紧急报警按钮所在的位置。

(3)灭火自救。发现火灾后,除了及时报警外,还要寻找附近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力争将初期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进行扑救。灭火器位于每节车厢两个内门的中间座椅下方,上面贴有“灭火器”标志。乘客可以通过将手柄旋转90度并打开门来取出灭火器。

(4)如果火势蔓延,乘客无法灭火自救。这时候他们要保护好自己,有序安全的逃离。首先将老弱妇孺疏散到安全的车厢。如果初期灭火失败,应及时关闭车门,防止火势蔓延,赢得逃生时间。

(5)逃生时要采取低姿态(但不要向前爬行,以免耽误逃生机会)。不要深呼吸,有可能的话用湿衣服或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通过自救或互救的方式疏散到地面、避难室、防烟室等安全区域。视线不清的时候,摸着墙慢慢撤离。

(6)逃生过程中保持冷静,不要盲目拥挤和乱跑,听从地铁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撤离。如果火灾导致停电,可以按照应急灯和疏散标志指示的方向有序逃生。万一疏散通道被大火堵塞,要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消防人员前来救援。

酒店火灾

案例1,1991 2月25日,江苏连云港云华大酒店,造成14人死亡,16543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万元。

案例二、1991 5月28日,辽宁省大连市宾馆因筒灯集中热量引燃聚氨酯板吊顶,造成6人死亡,1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627万元。

全世界每年都有近400起宾馆饭店火灾,一次性死亡50人以上,死亡3万多人。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火灾逃生的概念几乎一无所知。所以,真正被火烧死和被浓烟窒息而死的人,和因为恐慌而盲目逃离的人的比例是1: 4.5,说明从火场逃生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以下是酒店、餐厅的一些简单逃生方法:

第一,熟悉环境。入住酒店或进入酒店后感到疲劳时,首先要搞清楚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警报器和灭火器的位置。

二是防烟。一旦发现火灾,千万不要开门观望,因为火灾过程中容易形成冷热主风对流,让烟花吹到你脸上。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用水浸湿床单和毛巾堵住门缝防止烟雾进入,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

第三是疏散。这主要是听酒店工作人员的口头引导和广播引导,切不可自以为是,不听劝告盲目撤离。因为现代的酒店、餐厅都有接受过良好消防和心理教育的服务员和消防员。

第四是自救。现在很多宾馆饭店都配备了自救下降装置和自救绳,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快速逃生。同时,一般高层酒店自身的消防硬件设施也比较完善。比如楼梯间是防烟或者封闭的,离你房间不远。只要快速进入楼梯间,就能活下来。一旦脱离危险,切记不要返回火场。

五是等待救援。在城市,从报警到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其首要任务是救人。所以,如果你被烟和火包围,不要惊慌,也不要盲目跳楼。一定要保持安静,等待消防队员前来救援。

娱乐场所火灾

案例1,1999 12.26,长春夏威夷酒店洗浴中心发生火灾,造成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案例二:2000年2月25日,河南洛阳市65438杜东商厦(舞厅)因非法电焊引燃海绵等可燃物,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5.3万元。

人员聚集的公共娱乐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在火势发展阶段人员疏散困难。即使是很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人们惊慌失措,争先恐后地逃生,互相拥挤,疏散不及时会造成重大伤亡。歌舞厅、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与剧院不同,顾客比较随意,有时人员比较集中,密度比较高。另外,灯光昏暗。一旦发生火灾,人群拥挤,秩序混乱。如果通行不畅,很容易造成重大伤亡。那么,光顾娱乐场所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防范措施呢?

(1)掌握一些自救和逃生的知识。要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火场观察、逃生演练和消防知识培训,平时也要自己多学习逃生知识。这样,灾难来临时,就不会有无底之心。

(2)进入娱乐场所,要有意识地了解其内部地形,熟悉所有通道的走向,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只顾着玩而忽略这些东西,这样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惊慌失措,无路可逃。

(3)遇到遇险情况,要冷静处理,果断行动。大多数人在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时,总是很迷茫,不知所措。正因为如此,才会发生一些悲剧。一旦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一定要冷静思考之前学过的消防知识,仔细观察事故现场,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逃生工具,紧张有序地逃生。

(4)疏散人员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避免相互拥挤和乱跑。疏散时,尽量靠近承重墙或承重构件行走,防止坠物伤人。

商业(城市)火灾

案例1。2000年3月29日,河南省焦作市天堂视听会所因电热器烘烤沙发引发火灾,造成74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案例二:2004年2月65438+5月9时许,吉林市商厦电器公司员工余在未确认烟头是否被踩灭的情况下,不慎将遗留在仓库地面的烟头掉落后离开仓库。烟头引燃仓库内可燃物后引发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商业(城市)市场具有经营面积大、易燃、可燃物质多(如商场建筑装修材料和许多商品本身都是可燃的)、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一不小心发生火灾,就会迅速蔓延,造成混乱,人员疏散困难,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商业(城市)市场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每个商场都按规定配备了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有的还配备了自动扶梯和消防电梯。火灾发生后,尤其是火灾初期,这些都是很好的逃生路线。

(2)自制逃生装备。商场(集贸市场)是物资高度集中的地方,商品种类繁多。火灾后,你可以

逃避的材料很多。如“浸泡后用毛巾、口罩捂住口鼻,做成防烟工具;用绳子、布、床单、地毯、窗帘开辟逃生通道;如果商场(集贸市场)也经营五金等商品,也可以利用各种机器带、消防水带、电缆开辟逃生通道;穿戴商场(集贸市场)经营的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如头盔、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以避免材料坠落造成的烧伤和伤害。

(3)利用建筑物逃生。发生火灾时,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逃生,可以利用落水管、屋内外突出部分、各种门窗和建筑物的避雷网(线)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寻找逃生机会。使用这种逃生方法时,要大胆小心,尤其是老弱病残妇孺。我们不能盲目行动,否则很容易发生伤亡。

(4)找个避难所躲避。在无处可逃的情况下,要积极寻求避难。如果去室外阳台和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和烟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住缝隙。如果房间内有水,立即湿润门、窗和各种可燃材料,以防止或减缓火灾和烟雾的蔓延。白天或晚上被困的人要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困。

(5)被困人员要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避免相互拥挤和乱跑。

(6)增强消防意识。进入商场首先要了解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间的位置以及是否关闭或上锁,查看消防栓、降机等消防和避难棋牌的位置。

大学火灾

案例1,2003年165438+10月24日上午,莫斯科卢蒙巴各民族人民友谊大学一栋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至少32名外国留学生死亡,另有139人受伤。

案例二:65438 2004年2月7日3时34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元村3号的北京交通大学第三学生食堂发生火灾,造成第三学生食堂西区坍塌,一名做早餐的员工手部轻微烧伤,直接经济损失95838元。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是一个敏感的地方。目前高校“扩招”,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加大,但很多相关配套设施未能及时跟上,造成高校人满为患、管理不善,增加了预防火灾和各种事故的难度。宿舍、教室、实验室、礼堂、食堂、浴池等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应该用什么方法逃生?

(1)疏散时,要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但毛巾和手帕的厚度不能超过六层)。注意:不要顺风撤离,要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由于火灾时上部空间聚集过多烟气的特点,向上蔓延速度快,侧向蔓延速度慢,所以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向前爬行,但当发生液化石油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向前爬行。

(2)将浸湿的棉衣、被子、窗帘、毛毯、麻袋等盖好。身上,并在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并捂住鼻子保护好嘴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如果楼道或对门或隔壁火势太大无法疏散,可以退到一个房间内,用毛巾、毛毯、被子、床垫或其他布料把门封住,防止发热,可以不断加水降温。防止外界火焰和烟雾的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和延长时间的目的。

(4)万一发生火灾,无路可逃时,可以到卫生间避难。由于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以将水泼在门上和地上降温,也可以从门缝向门外喷水,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5)如果是多层建筑着火,当由于楼梯的烟气造成火势特别猛烈时,可以利用建筑的阳台、水阀、雨篷逃生,也可以用绳子、消防水龙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状代替,但一端要紧紧绑在固体供暖系统的管道或暖气片的挂钩(暖气片的挂钩)、门窗或其他重物上,然后顺着绳子滑下。

(6)如果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措施,且时间非常紧张,烟花威胁严重时,低层建筑在被迫跳楼时,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不过,先把一些背被和沙发垫扔在地上增加缓冲,然后压住窗台,降低跳跃高度,保证脚先着地。

(7)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阳台、屋顶、屋顶或避难层大声呼救,敲打金属物,投掷软物,夜间点燃手电筒、打火机等物品,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