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游戏
我说课的题目是“角度的测量”。下面我分五个部分给大家讲解一下我在《角度的测量》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尝试。
一、体验新课改,解读教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角度测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第37 ~ 38页的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角度,判断角度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度的测量。教材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高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学习角度对角度测量的理解,注重学生的独立体验,让学生观察、操作、操作。逐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观察、体验和交流的基础上,我感觉到了改变和体验角度的必要性。通过探索和实践,我知道了量角器的结构和作用,总结了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方法,第一次学会了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2.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统一角度的度量需求,知道角度的度量单位,建立1度角度的表示,建立角度大小的量化概念,能够将运算结果联系起来,感受角度大小与所画边长的关系。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测角活动,在探索测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经验,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发现数学规律,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四)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的精彩内容和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制定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量角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体验量角器结构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方法,并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教学难点确定如下:使用量角器时如何准确固定点和边。
二、关注学生成长,谈学习:
学生对角度的理解进行了探索,学会了角度,会画角度,会分辨角度的类型。基于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先用几个大小相同的小角进行大小对比,引导学生验证活动,得到把半圆分成十八份的角度测量工具。然后让学生测量不同大小的角度。这种测角工具不能精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引导学生探究小角度的概念,得到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的测角工具。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画出量角器的概念,探索如何读出角度的度数,体会测量角度的一些要点。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直觉与抽象的灵活转换,努力让学生体验量角器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经验。
三、解读新教材,谈谈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我认为课堂教学有必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牵引和引导,强化学生独立的、固有的数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在这节课上,我尝试通过动画引导学生体验角度的变化以及测量角度的必要性。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得测角的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经验。
四、注重体验,注重生成,讲教学程序:
(一)课前游戏提升体验:
为了加强学生对角度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前游戏(性爱动画)
老师: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叫掩蔽,这个掩蔽就是我们射击的目标。
找几个同学在讲台前玩大炮打靶游戏。下面的学生帮忙出主意。
这种课前设计导入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孕育”了这节课“角度”的知识点。以此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导入,既活跃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质疑促进兴趣,引入新课程
接下来老师展示(课件展示一个角,演示角度变大变小。)
老师问:角度的变化和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回答:一个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发散的大小有关。老师轮流带领这堂课,老师继续和学生一起了解更多的角度。
这个设计把复习和游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把游戏抽象出来,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高度和质量。
(3)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识。
1,用小角度测量角度:
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黑板上有两个角,角1和角2。猜一猜: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更大?引起学生的思考。老师接着问:能不能想个办法对比测试一下?
给我看一个活动角,问学生:你能比较一下这个角1和角2的大小吗?指定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老师接着展示了一些同样大小的小角:我这里还有一些小角。我用了那么多同样大小的小喇叭。你能比较一下这两个角的大小吗?学生说:是的。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验证,并给出活动反馈,让学生练习用小角度比较两个角度大小的方法。
在交流反馈中,我有意识地提出,小边角这样一个一个散落,测量起来比较麻烦。能不能发明一种比用小角法更准确、更省事、更方便的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利用材料探索除了测量比较角大小以外的另外两种方法。它让学生觉得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同时,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小角度)进行比较的优势和重要性;通过比较,感觉小角度的单位不够准确,需要在数学中引入更准确、更方便的方法,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
2、导出角度工具:
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我用课件演示了从18个小角组装一个半圆的过程。并引出问题:仔细看,这个半圆由几个小角组成?同时让学生明确,中心的一个点就是这18个小角的公共顶点。让学生用这个工具测角度,学生自然会发现用这个工具测角度有的角度会多一点,有的角度会少一点,自然会体验到只有把小角度分成更小的角度,测角度才会更准确。
通过对学生在这一环节“成功”的探索和比较,学生觉得用半圆工具“测量”的方法确实方便、准确。通过对“失败”的探索和对比,学生们再次感到“分数”不够详细,需要更详细。一层一层,离精确的角度测量工具越来越近;它使得角度测量工具的出现脱颖而出。比较的方法越来越准确,同时也更符合人们探索知识的过程。
3.认识量角器。
我告诉学生:为了准确划分角度的大小,我们把半圆工具里的小角度平均分成10份,一个小角度分成10个小角度(课件演示)。就这样,整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180个小角度。一个小角度是1度,这曾经是我们测量角度的单位,用一个小圆来表示。我和我的学生写了一次。然后问学生:有几个学位?我适时提出180,一度写得密密麻麻不好看,可以简化一下。(展示一个完整的量角器)。
接下来我放课件让学生知道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度:5度,10度,22度,125度,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到对应的角度,知道量角器的结构。
在“认识量角器——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并行过程中,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但是,问题也在不断产生。整个认知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复杂到清晰”,符合儿童的认知渐进过程。不断提出的问题不断冲击着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量角器。通过手势等肢体语言,准确刻画了“从哪里开始测量”的问题,不知不觉地解决了本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4.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测量角度,我有意识地把测量角度的过程分为五个层次:
1,阅读角度度数练习(课件显示120度,45度,向后45度)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如果一角与外圆的0刻度线重合,就要读出外圆刻度。如果角度的一边与内圆0刻度线重合,则需要角度的内圆刻度。
2.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放错位置的量角器,让学生认读,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角度测量的要点。老师板书的边角结合学生的固定点要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边也应该与0刻度线重合。(板贴:边缘重合)结合课件纠正错误的边角摆放。
3、示范角度:让一个学生去黑板上测角度,边测边说怎么测。老师演示了写角度的程度。
4、学生自主测量角度完成课本习题3。学生独立测量角度,然后集体校对。
5.先估算,后测量:用量角器“测量”判断两个角度大小是否相同。学生做完练习后再说一遍。通过测量这两个角度,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验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叉的大小有关。
这个练习的设计讲究“从帮助到释放”,从“看图-批改图片-总结方法-拓展知识点”,循序渐进。它是新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特点。所有知识点都是基于学生的探索活动和发现自然生成的,学生毫不费力、津津有味地“吃”。
(四),加强理解,总结和延伸
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我会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同时教材要适当展开: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各角的度数,相加,看总和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在学生自己总结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归纳和总结,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课后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分类,“角度测量”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的一部分,角度的测量是最难的。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从“用半圆工具测角度”细分为1度,就像一系列的环节。就连看似与重点无关的课前小游戏也是“温故而知新”——唤起对角线和角的大小的记忆,暗暗充实角的大小与边的大小有关的知识;它与“估计和测量”的实践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