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怎么过?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在中国,端午节是以盛大的方式庆祝的,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它。常见活动如下:

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对圣人屈原之死恋恋不舍,许多人划船追赶救人。他们争先恐后地互相追赶,到了洞庭湖就不见了。之后,我会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比赛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其实“龙舟赛”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在鼓中雕刻龙形独木舟和玩赛跑游戏是仪式中娱乐神和人的半宗教和半娱乐的节目。

后来,各地的人们除了纪念屈原,还赋予了赛龙舟不同的含义。

江浙一带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本地出生的现代女革命家秋瑾。夜龙船上,灯火装饰,穿梭往来,场面动人有趣。贵州苗族在农历五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举行“龙舟节”,庆祝插秧成功,并祝愿丰收。云南傣族同胞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燕弘沃。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对划龙舟有不同的传说。直到今天,在南方很多临江、湖海的地区,每年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龙舟赛。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台湾省开始举办龙舟赛。当时,台湾省的行政长官江在台南市的福克吉半月池举办了一场友谊赛。现在台湾省每年五月五日举行龙舟比赛。在香港,也举行赛跑。

此外,龙舟赛艇首次传入日本、越南和英国等周边国家。从65438年到0980年,龙舟赛被列入我国的全民体育竞赛项目,每年都举办“屈原杯”龙舟赛。1991 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首届国际龙舟节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岳阳举行。赛前举行“龙头节”,既保留了传统仪式,又注入了新的现代因素。“龙头”被抬进曲子庙,运动员将龙头“涂红”(系红丝带)后,祭司宣读祭祀仪式,并“点亮”龙头(即点亮)。然后,所有参加龙舟节的人鞠躬三次,龙头被抬到古洛河边。这次有60多万人经常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这是前所未有的。从那以后,湖南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龙舟比赛将会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称“粟米”、“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叶子包裹成角状,称为“角粟”;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于水中含有碱,小米被树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就成了广东酸水粽子。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饺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加入了益智仁,煮出来的饺子称为“益智饺子”。据周人所写的《岳阳风土志》记载:“习惯用树叶把小米包起来,煮熟,煮透。五月五日到夏季至日,一个是粽子,一个是小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子。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到了宋代,已经有了“蜜饯饺子”,也就是水果进饺子。诗人苏东坡有诗“粽子里见杨梅”。这时也出现了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和木制车马的广告,说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时尚的。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从树叶变成了树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又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枣、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的人们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多。从馅的角度来说,北方有很多小枣的北京枣子饺子;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传播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裴香包:

孩子们在端午节戴香囊,据说有避邪驱除瘟疫的意思。其实是用来装饰内头的。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再用五色丝线系成一绳,做成一串形状各异,各种精致可爱。

菖蒲: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扫庭,眉心放菖蒲、艾条,挂在堂上。菖蒲、艾叶、刘桦、大蒜、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环和装饰品,美丽芬芳,妇女们竞相佩戴以驱邪。

艾,又名艾、艾蒿。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草入药,艾草有补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作用。艾叶加工成“艾绒”是艾灸治疗的重要药材。

菖蒲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狭长的叶子中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健骨、消滞、杀虫、杀菌的良药。

可见古人插艾叶、菖蒲是有一定防病效果的。端午节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节”。这一天,人们扫庭院,挂艾叶枝,挂菖蒲,洒雄黄酒,饮雄黄酒,搅浊除腐,杀菌防玻。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是我国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有的习俗。

在屈原的传说广为流传之前,端午节的习俗仍然沿袭着恶日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

艾叶、石菖蒲和大蒜;

艾、菖蒲、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节又叫“木兰节”,荆楚有挑艾的习俗。采艾草,要在鸡叫之前开始,选最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甚至把艾草扎成老虎形状,然后在上面贴上艾叶。艾叶和菖蒲含有芳香油,具有和大蒜一样的杀菌作用。端午期间,夏季至日将近,正是寒暑交替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要注意。保山县有句谚语:“不吃端午粽子,送不了寒衣;吃完端午粽子,要冻三次。“在古代,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切疾病都是鬼邪作祟。因此,在端午节,人们以菖蒲为剑,艾草为鞭,大蒜为锤,也称为“三大武器”,以为可以击退蛇、虫、病菌,消灭邪灵。

在江南,端午节喝菖蒲酒是一种习俗,所以它的药用功效更直接。通常节前将菖蒲切碎,配以雄黄,浸于酒中,逢年过节即可饮用。

写一个咒语:

除了用艾、菖蒲、大蒜等“端午三友”驱鬼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就是在室内悬挂符咒辟邪。悬挂驱魔符号和一些严格的仪式。如有要求,必须写在端午节日出或正午。书写材料必须用生朱,硝石必须放在砚中和书写人群中。比较流行的咒语有:“五月初五,赤口白舌消”等等。上海人习惯在端午节门口悬挂钟馗像,是这种辟邪习俗的延续和演变。此外,与此习俗类似的还有在孩子额头上点雄黄酒。节日的早晨,妇女们把艾蒿戴在孩子的耳朵上,把菖蒲戴在头上,然后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据说这样可以让所有的鬼害怕,保命。

喝雄黄酒: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黄武”的习俗。“黄武”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蛇原形。因此,人们认为蛇、蝎子、蜈蚣等毒虫可以用雄黄酒破解,端午节喝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保持身体健康。

挂荷包系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孙以五彩帛缚其臂,名为长命,一续命,一争兵,一争五色,一争兵鬼,使人不至得病。”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五色是吉祥的颜色。所以在节日的凌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线。绑线时,禁止小孩说话。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天下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进河里。据说小孩穿五色线可以避免蛇和蝎子的伤害;扔到河里就是让河水冲走瘟疫和疾病,让孩子平安健康。

陈仕良《岁时广记》引用《岁时杂记》说“端午以红白两色,如一袋,以彩线贯之,捻成花状。”而另一种“贻贝粉铃”:“第五日,贻贝粉放于帛中,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里的东西几经变迁,从吸汗的蚌粉、辟邪的护身符、铜钱和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

龙舟比赛:

至于赛龙舟,文字记载始于500年前梁朝吴郡的《和续》。后来关于赛龙舟的文字记载可以在很多记载中找到。在中国几千部地方志中,* * *有227部记载了龙舟赛。端午节划龙舟、赛龙舟的说法有“群众乘船出发,赶去救屈原。”和“一声呐喊鼓乐吓跑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