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园中班幼儿开展建构活动

领域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最早由蒙台梭利提出,即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自由组合,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内容和进度,开展适合个体需要的活动。相应地,教室空间被分成几个“活动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完成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盛行于国外学前教育领域的区域活动模式被引入中国,对于以集体活动为主的中国传统学前教育来说,是一种“舶来品”。区域活动的特点是自由性、自主性、引导的间接性和个性化。与以控制、引导、引导的直接性和强调同性为特征的集体活动相比,它们不仅是两种具体的教育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不同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设计取向的体现。

所以,地域活动要融入中国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的儿童教育领域,并不容易。虽然进入了以集体活动为主阵地的幼儿园,但本质上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有些幼儿园,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更多关注的是上什么课,如何安排集体活动,很少或从不考虑相应的区域活动。即使列入计划,也没有按计划实施。部分幼儿园将区域活动视为集体活动的铺垫或延伸,未能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如何以开放、对话的态度重新审视幼儿园区域活动?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我所在的班级(大班)有27个孩子,其中男生22个,对建筑活动几乎“痴迷”。活动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是区域活动中的* * *问题,所以本文选择活动区建设作为切入点,谈谈我们对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探索。

第一,区域活动的时空策略

首先,区域空间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拓展,有效利用闲置空间,改善拥堵状况。在区域布局上,我们园倾向于“四周分,中间留白”,即教室分区域,放入相应的材料。各个区域用低矮的柜子隔开,教室中央预留了很大的空间用于集体活动。但是经常面临一些地区孩子很少进入的情况,导致闲置。有些区域孩子很喜欢又太拥挤,中央的空白也是闲置的。如何解决空间浪费和空间不足并存的问题?我们试图打破地域界限,扩大封闭的地域空间,根据需要将地域活动延伸到教室的中心或其他角落。

建筑活动区能容纳的孩子是有限的,更多的孩子只能选择其他区域,在布置区域时不可能占用其他区域的空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将施工活动区细分为建筑区和拼接区等。建筑区位于走廊外,以运送木块为主,其他废料为辅;教室里有拼接区,但只有放置材料的矮柜,没有设置具体的界限。想加入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带地垫,自己选建筑材料,自己选位置,把区域空间延伸到教室中央和一些闲置区域。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满足孩子的活动。

其次,在区域活动的安排上,采取“制度化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尊重孩子的学习过程。因为大班孩子面临小学,集体活动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区域活动的时间每天只有半个小时。时间的限制让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刚在活动区“渐入佳境”,没多久老师就宣布“时间到了”,孩子们只好忍痛收拾东西离开,第二天再来。显然,规定的区域活动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活动需求,但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是制度化的,不能轻易改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图将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比如在“我的班级”主题活动中,有小朋友建议在搭建活动区搭建我们的班级,得到了大多数小朋友的赞同,他们跃跃欲试。这时,老师看到孩子活动的兴趣点发生了转移,于是根据孩子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提前结束小组活动,引导孩子一步步落实“建班”的理想,将“绘画班”、“班级口号”等几个预设内容与孩子产生的兴趣结合起来,放入小组区域活动中进行渗透。通过讨论,孩子们想到了在盖楼之前画图画和标志,于是他们自发地分成小组。艺术区组设计班级草图,语言区组设计标牌和标语,最后建筑活动区组根据“图纸”搭建设计班级。通过小组合作,孩子们体验了运营、施工、设计的过程,实现了自己的原创想法。

二、区域活动的环境与材料安排策略

创造积极适宜的区域环境是儿童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我们的建筑活动区与角色区相邻,艺术区与自然角相连。相关区域空间的相邻设置有助于激发相关活动的互动和交流。另外,在材料安排方面,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材料的功能和教育价值以及地域活动的核心教育价值是我们的重点。以活动区的搭建为例,要让孩子玩积木,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积木知识,亲身体验孩子搭建和体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分析不同搭建活动中蕴含的关键经验,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面对问题时,自如地安排和布置搭建活动区,给予适当的引导。

1924年,美国教育家CarolinePratt设计发明了一套积木,我们称之为“UniteBlock”,我们的花园配备的就是这种单元积木。其特点是保持木材的原色,并以准确的比例设计出“基本块”、“双块”和“四块”。这三个积木的高度和宽度都是一样的,长度都是呈指数增长的。随后又增加了弧形、圆柱形、三角形、叉形、半拱形、双拱形等38种单元积木。

充足的活动需要充足的材料、充足的操作和充足的时间,而建构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儿童在叠、堆、拆、搭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探索事物,在操作过程中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初步的三维空间和数学概念,认识不同的几何形状,学会配对。当他们建立了自己的世界,他们会获得成就感。他们还可以玩角色游戏,通过思考和创造来反映现实生活。可以说,活动区积木的奇妙之处在于为孩子提供了整合学习的方式和工具,集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探究性于一体。

其次,把握选择、投放和使用材料的策略,充分发挥材料的“活”价值,地域性材料是儿童发展的媒介,选择、投放和改变活性材料是教师影响儿童行为、支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指导策略之一。

以建筑活动区为例,建筑材料是开发建筑游戏的物质保障。我们班从数量和种类上为孩子的搭建活动提供合适的材料,不仅给孩子单元积木、塑料动物、汽车、火车、轨道等成品玩具,还从实际情况出发,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多样化的素材丰富了地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构思。

废旧物资来源主要是孩子和老师收集。通过组织孩子讨论“废旧物资从哪里来?”"废料可以用来做什么?"帮助孩子开阔眼界等话题,认为收废旧物品是一项有趣的工作:洗酸奶瓶是建构活动区所需的支柱;喝完家里的牛奶,剩下的纸箱可以用来搭建“城堡”;新买的家电,包装泡沫板可以用来当建筑阳台...因为这些资料都是孩子自己收集的,他们也很珍惜,玩完后都自觉的收拾好。在艺术区,每个人都处理废料,使其更适合在建筑活动区使用。比如烟盒做的砖,薯片做的柱,牙膏盒做的楼梯,果冻壳做的路灯,蛋糕盘做的花坛等等。,都成了孩子打造的必备“宝物”。

在投放材料的时候,我们研究了每一份材料所包含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通过观察幼儿平时活动的表现和体验,分层次投放建筑材料,使建筑作品生动形象,使幼儿的建筑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孩子们在建“立交桥”的时候,需要建一个斜坡,却找不到支撑斜坡的材料。几次失败的经历后,孩子对建坡的兴趣减弱了。老师及时看到了现有材料的局限性,拿出“多米诺骨牌”让孩子们选择。不一会儿,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多米诺骨牌建成楼梯形状,然后把道路斜放在上面,做一个斜坡让汽车畅通无阻,从而解决了“技术难题”。

另外,施工中出现材料短缺的时候,老师会提醒孩子可以用什么材料代替,怎么代替,也能达到效果。通过熟练使用辅助材料,让孩子学会大胆探索,一物多用,既提高了搭建水平,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生活经验是幼儿区域活动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以活动区的构建为例,通常引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观察事物,如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整体到细节,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结构,从而形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如果看“桥”,先看各种桥的图片。不同的桥有不同的形状,有拱桥、立交桥、索桥、风雨桥、浮桥等。不同的材料,如石头、木头和混凝土;结构和组合也不一样。通过观察,让幼儿感知桥梁各部分的名称和形状,引导幼儿思考用哪些积木代替桥梁的哪些部分,以及如何用积木表达桥梁的结构特点和组合关系。

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自然介入,适当指导,整体指导老师只有深入分析区域活动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原有经验,才能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巧妙引导。大班的孩子有一些搭建的经验,更注重细节,有创意。他们开始考虑布局,布局可以让物体的结构更加复杂、精细、对称,可以和同龄人一起讨论、分工、合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注重经验的传递和应用。但由于区域活动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现场指导需要更高的技巧,既要基于预期,综合考虑,又要灵活机动。

区域活动前,要明确建构的主题,让孩子知道建构活动的布局、分工、顺序。主题可以由孩子自己讨论,也可以由老师和孩子通过讨论来决定,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可以是与孩子生活密不可分的主题:“我生活的社区”“我们的太空基地”;你也可以构建本地化的主题,比如长城。对孩子暂时没有关注,但有价值的预设活动,要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孩子感兴趣的活动。

在建造活动过程中,由于建造过程的复杂性,对智力和运动技能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缺乏操作技能而失去信心,放弃搭建活动或者长时间停留在敲敲打打的低级游戏状态。因此,教师要观察儿童的活动,在了解儿童建构水平的基础上,明确引导方向,设置递进的、建设性的问题,自然地进行随机教育,给予适当的指导,进行整体的引导。

区域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孩子做一个自我评价。比如,孩子可以说说自己造了什么,和谁一起造的,造的时候克服了什么困难,既满足了孩子表达自己的欲望,增强了自信,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是教师指导下的小组评价,要善于捕捉和评论大多数儿童发展中有价值的内容,提升评价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比如,老师在评价“太空基地”的形状时,很多孩子争着说自己造了什么。老师依次问完之后,说:“怪不得这么棒!所以你们好好配合!”简短的评价让所有的孩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还可以引导孩子欣赏作品,用地图记录孩子的建造作品,并把他们的成果拍下来贴在建造活动区。

利用同伴资源引导分工合作,* * *与完成任务的同伴交流比老师与孩子之间更容易。只要一个群体中有一两个孩子的建造水平很高,这个群体的建造技能就能很快提高。儿童相互学习的能力在建构活动中非常突出。大班的孩子更倾向于分组搭建游戏,大班的孩子甚至可以联合起来设计搭建复杂的造型。这时,教师应该能够及时利用同伴资源,指导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建构工作。

同行之间的相互接纳是合作成功的保障,但在互相玩游戏的时候,却各有各的想法。当他们之间发生纠纷时,他们必须做出让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增强孩子对自己行为对他人影响的敏感度,从而促进积极的同伴关系。但有时孩子并没有足够的解决冲突的能力,需要老师的指导,既能妥善解决冲突,又能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

总之,通过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和对幼儿活动的仔细观察,通过对区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安排的研究,通过对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的实践,教师采取了相关的跟进策略,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和相关区域,从而促进了区域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化。让孩子在协商、谦让、分享、交换资源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孩子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