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古代的贾平凹:我人生的十个感悟
人生的旅途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可以顺风顺水,有时也会有起伏。有时候,读贾平凹的文章,也能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一些明星。
走过漫长的孤独,生命总会绽放。
贾平凹,出生于1952,这几十年在文坛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总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一个合格的文人,通常不需要太多的人生大起大落。他们需要的只是看世界的能力。很多人在市场上流连忘返,也能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金句。
1973贾平凹发表一双袜子。从那时起,他的创作经历了四十多年,他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973到1992,他的语言安静朴实,对社会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积极的。当时他的代表作品被称为《浮躁》、《商州系列》,也是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成名期和发生期。
1993到2004年,是贾平凹创作的第二个时期,标志性事件是《废都》的出版。但废都一直有争议,也算是贾平凹创作的发展期和探索期。
从2005年到2014年,贾平凹的文学功底已经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先后发表了《高兴》、《古炉》、《老学生》等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是贾平凹的成型期。
其中秦腔直接帮助贾平凹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逐渐成名后,不再执着于世俗的东西,开始寻找人生的真谛。
在他67岁的时候,一本《人生十大启示》诞生了,也颠覆了很多人对他的看法。在很多读者心中,到了这个层次,已经可以“封神”了。
在《人生十课》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人生是单程的,人生是注定的,世界是现实的。无论日子是好是坏,生活的意义终究是自己的。
其实贾平凹早期的作品也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比如从《天沟》、《商州》、《山笔记》中可以看到农村人的淳朴善良,这也是《人生十课》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的体现。
上世纪贫穷的农村也孕育了贾平凹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他对人生的看法始终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几十年如一日,似乎有一种佛教的深远境界。
这种感觉也是他《人生十课》里的“缘分天注定”的感觉。
他还在文章中指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有的人最终的追求在罗马,有的人刚出生就在罗马。好像很多东西都不平等,除了生活。
这种“开悟”不是让人去想办法改变现状,而是让人们学会适应生活,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比如“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你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甚至是“你遗传了什么病”。这些都是命运。如果你积极的去应对现在的生活,也许人生的旅途会更顺利。
正如贾平凹在《一轮明月,心中一泓清泉》中所写:无论苦与乐,重要的是,我心中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生活总是充满了疲惫和奔波,不需要“担心加新词”。意志薄弱也是一种很大的人生哲学,所以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
从第一次“启蒙”到第二次“启蒙”的转变是一脉相承的。
贾平凹也认为,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也是如此。
所以第二次“启蒙”叫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些既是基于现实,也是对历史的反思。自古以来,社会就有斗争。对于有成就的人来说,身份是通行证。对于那些失败的人来说,若干年后似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而让他获奖的秦腔,也包含了很多类似的东西。
在这篇文章中,贾平凹“为家乡立碑”,写透了乡村的衰败与破败,深刻展现了社会转型期的暗流涌动,但这种现象也是很正常的。旧的东西就像泼出去的水,新的东西还没有到来。
虽然他在《人生十课》中写“适者生存”,似乎充满了“进攻性”,但在贾平凹的作品中,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是“自由的”,里面的男女或多或少都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劣势。
因为贾平凹也说过,他真的太爱这个世界,太爱这个民族了,也因为爱得深,他的神经会特别敏感,甚至到了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地步,哪怕是生活中的一点点污秽,都会变成一种极其炽热的平静,眼里总是充满泪水和惆怅。
所以,当他逐渐平复了自己的心态,就有了“有利有弊,有好有坏”的第三个觉悟。
其实这也是一种辩证法的思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管中窥豹,采取乐观的态度,往往能收获乐观的结果。
成功人士说的话不能当“圣旨”,这句话现在同样适用。好像有时候,只要你成功了,大家似乎都有资格上台说几句话,但如果你失败了,那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但是生活不能拿来借鉴。每个人的人生都很独特,各有各的活法,一路上你会遇到各种风景。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放在你的包里。
保持平和的心态也是人生必修科目。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两者也是可以转化的。
提到成功与失败的关系,贾平凹写了《成功之路,失败之失》。
“成功”和“失败”这两个词也是最困扰大家的词。但是,有赢家就必然有输家。每个人都想追求成功,但谁又愿意做一个失败者呢?
贾平凹举了越王勾践的例子,勾践努力了几十年,终于艰难度日,打败了吴国,报了一箭之仇。
勾践
追求成功无可厚非,但成功之路也充满了疑惑和荆棘。只有忍受一个人的孤独和寂寞,才能迎接最灿烂的黎明。
谁敢说贾平凹没有成就感?而他的写作过程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新世纪以来,贾平凹的小说中有一种为中国谋生的使命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家的叙事观念在不断变化,他们不再愿意满足于80年代的“伤痕小说”,而是坚持新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还原日常生活。
贾平凹创作的四十年也很不平凡。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种坚持,在中国当代汉语写作史上是罕见的,但贾平凹最终成功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并坚持下来,难能可贵。
其实生活中的十个理解,前四个相对容易理解,后六个也给了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
贾平凹在第五次“开悟”中提到了真假的体验。
其实这是一个周期性的问题。对于真假的评价,尽量不要下定论,需要通过时间和实践的沉淀来证明。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在文坛上,很多“春雪”变成了“下里巴人”,也有很多“下里巴人”变成了“春雪”。随着时间的流逝,金子注定会发光。
贾平凹还提到,如果只是放任,从不实践,那么架子上的“宝贝”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价值。只有实践才能“验宝”,任何经过实验检验的真理都是值得的。
在追求自己认同的真理的过程中,你要适度。第六个“悟”,就是凡事中庸。
追求成功之路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急功近利的人大多没有好结果。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最合适的“度”。
认真、敏锐、追求完美一直是人的良好品质,但如果走极端,就会成为抑郁症患者的特征。有些人从小就被教导“要吃八成饱”。
然而,无论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人生总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大多数人年轻的时候,都会不断地为金钱、荣誉、地位而奋斗。等他们老了,会发现单纯才是最好的。
再多的财富,人的一生也不过是一日三餐四季,会经历生老病死,最终“裸身而来,裸身而去”。
贾平凹的第七次“开悟”,也是在告诉自己,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很多人都有过很深的感触。即使他们听到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了好日子。问题的源头不是因为他们听到了谁的真话。无论选择阳光大道还是孤独小路,人的一生总会老去。年龄不代表对错,再多的经验也不能放在别人身上。
当太多的追求无法实现,成为悬在空中的亭台楼阁,那么减法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太多人忘记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进入社会后,一切都会变得特别复杂,但是真的要埋没的时候,所有人才会恍然大悟,钱只是一个数字。
这不是让人“不求上进”,而是改变心态。
人生十件事的第八个“启示”是:态度的好坏很重要。
这个世界上的生命,相对于历史的悠久,无论活多久,都是很渺小的,一种“买得起、用得起”的乐观形式,就足以让人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良好的心态可以让人接受各种挑战。生活不需要强求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要心态放松,一切都有自己的去处。
第九个“悟”也和心境有关,叫做“祸福相依,不慌不忙”。
即使在逆境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生活经历是我们的试金石,也是成功的摇篮。在生活平安顺利的时候,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可能的回报社会。
同样一束玫瑰,有的人会看到花下面全是刺,有的人会看到刺上面全是花。有些人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这么倒霉。还有人会把所有的经历都当成经历。越是曲折,越是艰辛,人生越是精彩,格外丰富。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是好的,什么样的人生是坏的,贾平凹最后给出了答案:成功是相对的。
从全世界来看,极少数人掌握大量财富似乎不公平,贫富差距似乎不言而喻。
但是,做大官的人总是小心翼翼的。挣大钱的人应该是多才多艺的,会因为最新的变化而一整天不眠不休。赚小钱的人,只要家人幸福,这不就是人生成功之道吗?
尤其是在贾平凹这个年纪,对成功和失败的相对定义更加透彻。
再者,不管是谁,明天可能一无所有,穷人家有很多人才,富人家也有很多失败者。哪怕他再穷,他也有权利为自己的未来绘制蓝图。
贾平凹的作品都融入了他自己的很多思想,凝结在他的笔下。他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带有“自传”色彩。他独自行走在人生的风暴中,远离人群,就像一只孤独的野兽,寻找着自己的路。
按照他文章的思路,即使他的人生感悟能给人带来一些启示,那也绝对不是教科书的意义,每个人还是要找到自己的路。
1守望与变革——论贾平凹40年小说创作轨迹李宇春,华中师范大学
2《人生十课》贾平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