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k授权成功,但微信里查不到是怎么回事。

在微信官方账号中寻找成功的6K。如果没有,再搜一遍,进入后收藏,下次就可以找到了。

微信5.2版本发布后,仅用两天时间就在微信群里抢到了“新年红包”,并且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愈演愈烈。

微信红包玩起来很简单。背后是腾讯财付通运营的名为“新年红包”的微信官方账号,可以实现红包发放、收发记录查询、提现等功能。关注该账号后,微信用户可以发送两种红包,一种是“手气好的红包”,用户设置好总金额和红包数量后,可以生成不同金额的红包;还有一个普通的等额红包。目前最流行的是前者。

用户在微信群里疯狂抢红包,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社交产品的成功,更是微信支付的爆发。很多用户为了抢红包发,把储蓄卡绑在微信支付上,让微信支付的用户增长达到高潮。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春节的到来,抢红包会带动更多的用户加入,微信支付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赢得几何级增长的新用户。

这种即时流行的话题产品是如何产生的?

微信红包=AA集+随机算法

“踩准时机,满足用户需求,一起玩刺激用户关系链,通过兴趣黏住参与者。”一位互联网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这就是“微信红包”的秘密。

从支付和收款的模式来看,微信红包和AA收款的逻辑非常相似。后者是财付通在2013年2月推出的一项服务。用户可以通过“AA收款”的服务号,在聚餐、娱乐等各种场合通过微信支付实现AA收款。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一对多”的关系。如果说AA收款是一个人向多人收款,那么微信红包就是多人向一个人收款。所以更早推出的AA收款功能成为了微信红包的技术基础。

其实在设计之初,微信红包团队就曾经想过“要红包”,即一个用户向其他用户要红包,更接近AA收款。但要红包会让回答者产生抵触情绪,而抢红包相对来说更符合人的心理活动。所以最后推出的红包从“要”变成了“抢”。

那么如何产生不同的收入额呢?这是由随机算法生成的。

在如何分配红包的时候,第一团队也考虑过给用户一个吉利的数字,比如末尾的8,但这势必会造成其他用户得到不喜欢的数字。所以我们决定用随机数生成的方法,技术团队并不陌生。

其实微信早期的产品里有两个互动游戏,隐藏在表情功能里。一个是石头剪刀布,一个是掷骰子。这两个游戏本来是用来通过随机事件在朋友之间做决定的,比如谁赢谁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