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我国实行2132年的帝国制度,其中存在着哪些弊端?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封建社会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封建社会瓦解,单是封建制度就统治了2132年;其实在封建社会性质之下,我们实施的是一种帝国制度,虽然“帝国”这个词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都代表着血腥与专制,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帝国制度与很多人心目当中的帝国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本文所讲的“封建社会帝国制”,它只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基础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在历史条件的延伸作用下演变而来的治国形式,本身确有弊端存在,但对于我国古代王朝的发展来讲却是最合适的。那么帝国制度又是一种怎样的政治制度呢?

事实上,帝国制度是从邦国制度过渡而来的一种基础的行政制度,所谓的“邦国”是指西周封邦建国之后,到春秋战国时代所实施的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是我们华夏民族国家形态演变时期的基础阶段。

当时华夏大地上遍布着许多大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又被称为是封国,是由周天子正统分封的治下诸侯,他们拥有极大的自治权,同时也要为周王朝承担很大一部分的责任,他们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往,包括通婚、通商、结盟,又或者是战争。

但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同拥戴“一个人”为天下***主,这个人具体来讲就是指的周王朝的天子;之后又组成一个号称“天下”的松散的联邦或者邦联,在一个天子多个国王的形式下进行着***同的统治,这种制度就是我们所说的邦国制度。

它的建立形式就是封邦建国,也就是划分出一部分又一部分的土地,然后确定这部分土地的所有者和所实施的自治权,之后进行自主统治,这种制度其实在形式上有点类似于西方古代历史上的联邦,比城邦的统治形式要更紧密些。

封邦建国与西方城邦制度最大区别,是否拥有天下***主

如我们上述所说的那样,在周王朝建立后一直到战国时期结束之前,华夏的历史一直都是在此制度之下进行繁衍生息的,但这种制度与希腊的那一种联邦制度(城邦制度),虽然相像但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更恰当的来讲就是这并不是“联邦”或者“邦联”,而是更适合称之为是“邦国”。

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邦联或者是联邦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它们每个城邦都有每个城邦的统治者,虽然各个城邦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不在少数,甚至各个城邦之间的战争也是经常爆发,可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不存在像邦国一样的天下***主,所谓邦国也就是诸侯各国是由这个所谓的天子封建而成的。

因此,实际上一般把这些诸侯国都称之为封国,意思就在于要经历西周的正统分封才得以成立;这些国家在封建之初其实都是比较弱小的,或者说比较幼稚的,它们是否有国家的形式还很难以确定。

“封邦建国”只是名义上受周天子控制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期有万国,商汤的时候有三千国,到了周武王的时候也是有着诸侯八百的,这些通通称之为国家,但我们依据历史来看,先秦时期的华夏之地并不如今天领土广阔,这些所谓的国家又岂能都是国家?恐怕在此当中会有很多的部落存在,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与其说叫做国不如称之为是邦,所以才有了我们所说的邦国制度;说到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也就出现了。

在邦国制度下,虽然说是要经历西周的正统分封才能够成立的,虽然他们都要尊奉周天子为天下***主,享有周天子赋予他们的权利,同样为周朝承担相应的责任,看上去他们是受周天子控制的。

他们只能在周天子富裕的权利范围之内行使自治权,可是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制度统治,真实的情况与其大相径庭,实际上无论是封邦建国,也好还是天下***主也好,这一些都是名义上和礼仪上的,都是存在理论的制度当中的,真正地归结到现实当中的时候,各大诸侯国手中的领土,其实有不少是他们自己打下来的。

诸侯国纷争,由此衍生出春秋战国时代。

诸侯国为了发展自身的实力,常常进行兼并战争,开疆拓土,为了能够与其它的国家拉开差距,为了能够保证自身的宗庙社稷,他们不得不发展各方面的实力,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多数的社会生产力都是由人来创造的,所以就会造成人口领土等多方面的争端。

只不过在邦国制度的控制之下,他们自主性的发动战争,自主性的占领土地,可是到占领之后他们还需要到周天子那里去办个手续,确认周天子的认同,由此一步又一步的扩大自己的领土,这就衍生出了春秋战国时代。

我们上面说到各大诸侯国在人口和领土的争端方面,都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同,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周天子对于各大诸侯国的控制权已经渐渐地走向了衰落,诸侯也都一步步地脱离了周天子的领导,渐渐的这个手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秦国统一天下,建立封建帝制,华夏由此进入帝国阶段

自此,战国时期到来,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利益纷争不断,最终由秦国一统天下,建立了封建性质的社会,也成为了封建时代第一个王朝,又被人们称之为大秦帝国,也是自此之后华夏的历史正式的步入了帝国纷争的阶段,也就是我们上述所说的帝国制度。

所以说,帝国制度是由西周时期所建立的邦国制度传承而来的,它本身代表的并不是血腥和专制,只不过在后续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帝国制度渐渐地不再适用于华夏历史的发展传承,尤其是到了大清王朝后期的时候,帝国制度的落后性就体现得一览无遗了,在西方先进制度和工业文明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导致现在很多人一提起帝国制度或者一提起封建社会就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我们并不否认帝国制度有着本身的缺陷,那么我们在这种制度之前有选择吗?或者说我们可以走上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吗?好像是不能的;就像我们上述所说的,西欧所采取的邦国,城邦或联邦制度,三级所有、层层分权、各自为政、包产到户,处处与帝国制度相反。

华夏民族为何选择帝制?

可是在此基础之上诸侯国却是逐年的爆发战争,在这些战争当中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才确立了帝国制度,而且还延续了两千多年之久,由此可以看到帝国制度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他对于华夏历史的贡献是极大的。那么这种制度的确立前提是什么呢?为什么在这种制度之下没有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地理位置和文明发展,决定古代华夏民族适合帝制

首先,地理位置以及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的农耕文明,并非是游牧文明,也并非像西欧那样以海洋文明为主,这决定了华夏民族不适用于邦国制度或者城邦制度。

事实上,无论是华夏文明也好,还是其他的西方文明也好,由战争确立绝对的统治权,然后再通过战争来进行不断地发展传承都是必然的趋势。国家权力强盛了,那么就必须去扩大领土疆域以供后续发展,而领土将比一旦扩大,人口必然会得到提升,可是人口数量一旦上升到一个高度,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此一来,直接性的民主是绝对不可能实施的。

少数服从多数,并不是直接的民主

因为一个国家不可能在每种制度的实施之前都询问每一个人的意见,我们常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中就对一种政治制度有着一千种意见,甚至还不止一千种意见;那么我们又如何在一种制度实施之前,顾忌到所有人的心愿呢?我们只能使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可是一旦这种形式实施,那么民主也就不再是直接性的了。

这一点无论是华夏文明也好,还是西方文明也好都是符合的,只不过华夏文明的领土将于范围更加广阔,人口数量更多,所表现出来的间接民主,并不如西方制度那么明显而已,但归根结底,两种文明的发展前提以及发展历程都是大同小异的。

所以说,在这种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下,我们只能够实施一种官员代表民意的代理制度,然后将这种官员的意见再统一的禀告君主的手中,通过君主的决策来反馈到平民百姓的身上,由此也就形成了帝国制度。

邦国制度或城邦制度,不利于皇权集中

同时,就像西周所实施分封制那样,在相对比较强大的自治权面前,一个国家不可能实施完全的统一,君主的决策多少会受到影响,哪怕是在西周的前期的天子,也不是能够绝对控制诸侯的,所以推行郡县制无可厚非;皇权需要得到加强,君主制度需要得到巩固,因此,诸侯国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就否定了邦国制度或者是城邦制度。

事实上,有着利益争端就一定会有着文化上的差异,当文化差异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很难再融合在一起,国家也就会形成相对“不独立”的国家;所以如果不是秦朝的统一,那么战国时代的七大诸侯国很有可能会向着多个不同的方面发展;让华夏民族发展成为像今天西欧那样的发展现状,只能形成一种新的联盟而不是真正融合的一个统一大国。

所以,由此来看,在几千年前的华夏地区为了保证领土疆域的不流失,也为了保证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和国家的权益只能够实施帝国制度。

帝国制度可以在王朝更替中弥补自身发展制度缺陷

其次,这种帝国制度可以在王朝更替中弥补自身制度缺陷,保证文化的发展传承。我国古代的历史社会虽然说是分分合合的,王朝更替显得相对频繁,在每个王朝的统治末年都会有一段比较混乱的历史时期,这种战争时代确实会波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和生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发展前提才保证了文化的不断传承。

帝国制度压低君主决策容错率

这其实是华夏历史是如今世界历史上,文化传承唯一不间断的原因,因为在帝国制度的传承之下,我们实施的是一种代议制度或者是代理制度,中国的绝大部分权力掌握在一个家族手中,无论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也好,还是后来的立贤不立长也好,千里江山基本上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

这样的制度,就压低了君主决策的容错率,我们总不能说一个家族代代都是英明君主,所以这个家族在长久的历史传承中,必定会被其他的家族所代替。但在军权比较集中的年代里,能够代替君主统治的一般都是国内的大贵族,或者说比较有权势地位的家族,这些家族之所以能够兴盛起来,所受到的熏陶必定在华夏文明的发展传承当中。

王朝更替频繁,但依然传承华夏文明

所以说我们所谓的王朝更替,不如说是家族之间的权利更迭,虽然王朝不同,可是文化的传承却是相同的。当然,这其中也有个例,比如元朝、清朝,但是,哪怕元朝和清朝被很多人认为是外来征服王朝,但他们只是征服了华夏的领土,在后续的发展中却最终臣服在华夏文明当中。

所以说,在这种王朝更替当中,华夏文明的传承没有中断,也就让它的发展历史不断地延续了下去;但西方的制度却不存在这方面的优势,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文明所代替文明的一种更迭,比如说罗马帝国,它实质上是一种比较民主的制度,在同一历史时期是十分强盛的大帝国。

尽管罗马帝国相当强大,最终也依旧没有办法完成制度的更替和社会性质的转变,只能够有马其顿人替他们完成,而罗马帝国和文明也就渐渐地变成了历史,其只有一个辉煌的曾经,却没有一个光辉的现代。所以说,帝国制度对于华夏文明的传承历史来讲是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优越性的。

小结

事实上,我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虽然没有找到最好的发展制度,却能够在相应的历史时期找到最为合适的发展政策,其实各大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形式,我们没有办法说哪一种形式是最好的,适合符合国家国情的发展制度,才能真正地为发展,为历史传文化承做出贡献。

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人不待见帝国制度,可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帝国制度就是我们进行发展和传承的根本制度,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好的方式;大秦帝国建立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断的得到完善,华夏文明能够不断的繁衍生性。

确实,帝国制度是残酷的,它需要在王朝更替当中去弥补自身制度的缺陷,它需要人们付出鲜血和生命来将其完善,但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没有硝烟可是远远比战场上的拼杀更加的残酷,不过我们也只有完成了历史的发展,完成了文明的传承才有资格评论人类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