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社会活动五教案

#教案#导入创造条件,将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全心投入的固有机会转移到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以下是五个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小鬼当家

活动目标:1。帮助孩子初步树立自我预防、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孩子了解一个人在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打电话不要开门,不要做危险的动作,不要碰家里的电器开关。

3.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要准备的活动

1,情境表现:爸爸妈妈不在家。

2.4张自制图片。

活动过程

先看情景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1,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景表演。

小品开始:小朋友每天一个人在家玩,一边玩一边说:“今天爸爸妈妈出去买东西,让我来看家,哎!这次我要好好享受了。”这时,响起了敲门声。一个陌生人问:“这是李医生的家吗?”亮亮问:“你是谁?”有人说:“我在查电表。请开门!”“(演出暂停)

2.你知道为什么小品不演了吗?因为他每天都有问题不知道要不要开门?

①对什么人?

②可以每天开门吗?

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有什么危险?

4每天应该做什么?

3.总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陌生人敲我们门的时候,不要轻易开门。先问清楚来人是谁,要找谁,告诉来人他父母回来后再来,或者让他留在外面,或者让他去父母单位找他。

4.再次表演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个孩子装日常,另一个孩子装陌生人(陌生人可以随意找借口)。

第二,“伊一家政”。

老师:有一个孩子叫伊一。她告诉我她爸爸妈妈一次都不在家。你想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吗?

2.看黑板上的挂图,帮助孩子了解一些安全知识。

老师:孩子们,这里有四张图。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四个孩子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做了什么,判断一下对不对,在上面贴一朵小红花。

当你饿的时候,去厨房给自己做点吃的。

(2)玩刀等锋利的东西。

(3)一个人在静静地玩玩具。

问题:什么行为是危险的,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3.总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孩子要注意安全。陌生人来了不要开门,不要做危险的动作,不要碰家里的电器开关等。,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扩展

利用多媒体观看电影《一个人在家》,进一步加强孩子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章中学社会活动教案:警察与司机

活动目标1,交替练习听信号和跑步,锻炼动作的灵敏性。

2、乐于参加活动,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情。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要准备的活动

1,每个塑料小环一个。

2、为了参加活动,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1,上下文感知:

孩子们在老师拿着小塑料圈模仿开车动作的引导下小跑着进了大圈。

2、儿童游戏:

老师启发:“今天,我们是交警,你们是小司机。司机应该服从交通警察的指示。”

孩子们通过按“红灯停,绿灯行”的信号来练习“开车”和“停车”。

孩子们根据不同的指示换不同的交通工具游戏。

“小司机分散在大圈里,按照老师显示的红绿灯自由奔跑。同时,他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游戏重复进行,每玩一次,孩子们就换一种交通工具。

3.评估结束:

老师只是简单地评论和表扬了那些按照信号行动的孩子。

“小司机们,把车开回停车场!”

第三课中学社会活动: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活动目标:1。喜欢用各种方式给别人带来快乐,也愿意大胆的和同龄人交往。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和同伴在一起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4.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1.能够理解图片的内容。

2.愿意扮演画面中的人物并表演。

要准备的活动

1

2.1录音机和1录像带。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选一首孩子们喜欢的快乐的歌,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表演。

2.师幼交流。

问题:“刚才孩子们唱自己喜欢的歌时是什么感觉?”

老师给孩子们讲一些开心的事,让孩子们告诉他们开心的事。

帮助孩子理解:快乐。与他人分享你的感受可以让你更快乐。

3.看图说话。

观察并说,图中是谁?你在做什么?请猜猜哪个孩子会更幸福?为什么?请在快乐的孩子们旁边画一张笑脸。

4.分组讨论。

提问让孩子分组讨论:图中哪些孩子不开心?请帮助他(她)找到快乐的方法。你不开心吗?如何让自己开心?

老师把每组孩子的讨论结果汇总起来,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进行总结。

5.语言游戏:(看图)他们在做什么?谁最幸福!

让孩子观察图片上的内容,谁最快乐,鼓励孩子用句型学习完整的句子。

6.户外游戏:快乐的兔子

(1)以故事的形式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

(2)孩子们成双成对。老师带领兔子在“草地”上跳跃,练习向前跳跃。然后他们参加比赛,看谁跑得最快。

(3)游戏重复,第二次是摘苹果。

活动扩展

在活动室里打造一个心情角,提供大张的纸和彩笔,让孩子在心情角里随意涂鸦,把自己开心或不开心的事画在大纸上,互相交流。

四班社会活动教案:关爱残疾人

活动目标:1。让孩子学会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培养他们的爱心。

2.引导孩子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3.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准备:

1.舞蹈视频《千手观音》

2.儿童书籍。

活动流程:

一.理解残疾人

1.看舞蹈视频,帮助孩子了解残疾人。

2.问题: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吗?孩子们自由讨论。

老师总结:残疾人和正常人不一样。都是肢体残疾人,引导孩子同情残疾人。

二。关爱残疾人

1.你见过残疾人吗?它们方便移动吗?孩子个别回答。

2.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做什么呢

3.讲故事《甜蜜之路》。

4.小组讨论:如何关爱残疾人?

三。受人尊敬的残疾人

1.孩子看童书。

2.老师们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向残疾人学习。

活动扩展:

老师带领孩子去“特殊教育学校”看残疾朋友。

第五课社会活动教案:伟人

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交流、分享相关信息,激发孩子的表达和表达欲望。

2、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神奇之处,并产生敬佩之情。

3.发现自己的优势,建立自信。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围绕主题活动“伟人”,收集相关信息。

2.儿童画、老师画、收集的物品、纸、笔等。

3.多媒体课件。

活动流程:

首先,游戏

上周,我们去消防队寻找消防队员的好去处。你找到了吗?他们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游戏。只要你讲消防员的大道理,这里的星星就会变。

第二,介绍你身边的伟人

1,消防员叔叔很棒。他们每天刻苦训练技能,保护我们的安全,哪里有困难和危险,他们就去帮忙。

2.我听张振旗说他的母亲也很伟大,他也很钦佩他的母亲。我也听别的孩子说过,他们认识的人很厉害。我想听听他们的故事,你呢?

3.孩子互相交流自己想介绍的身边的伟人,有实物介绍,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从而产生敬佩的感情。

4.原来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很棒的人。有些人不如名人了解他们,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着。我们都认为他们是伟大的人。

5.今天我们这里有很多客座老师。也许他们中的一些是伟大的人,伟大的东西。你会问他们吗?

第三,老师自己制作绘本

我觉得我自己也有很棒的东西。你知道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吗?我已经画了我自己的伟大的东西,我会的...哦,我已经当了十年老师了。这些是我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中学生。我也能做美味的食物。家里人都很喜欢,夸我能力强。今天也带了,想给你尝尝。

四。推广活动

你们有谁觉得自己很伟大吗?你的好朋友中有很棒的吗?画出自己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