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
活动目标
1,学会背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对儿歌中的好榜样有好感并愿意模仿。
2.理解和学习“坏”、“横冲直撞”、“胸”这些词。
3.尽量模仿儿歌的最后一句,通过表情和动作来表达儿歌的内容。
4.鼓励孩子大胆猜、说、动。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理解童谣,愿意模仿童谣中的好榜样。
理解“坏”、“横冲直撞”、“胸”的含义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主题
了解并熟悉儿歌的内容
学会背几遍儿歌
活动反思
第二次教这个内容,反思上次的不足。虽然儿歌的内容贴近生活,对孩子更有吸引力,但是对于刚入中班的孩子来说又长又难,所以我采用了三种教学方式。
1,图集指导:图集能给孩子最直接的视觉感受,生动的图片内容有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学习中有图片的支撑,记忆效果明显提高。
2.动作辅助:动作旨在让孩子在儿歌学习中不会觉得太枯燥,动作和语言表达也是一种协调的练习。
3.看图自己说。巩固练习:小组教学结束后,我会给每个孩子一本书,让孩子边看图边读,作为巩固。
设计意图
儿歌是儿童文学研究中语言生动简练、贴近儿童生活的文学作品。中产阶级的孩子更有语言表达的欲望和能力,所以对孩子的儿歌学习有更高的要求。儿歌《学样》用具象的正反动物做比喻,教会孩子走路、坐着、唱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孩子在语言能力之外,从这个内容中学习健康的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二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孩子不畏寒冷,勇敢地参加体育活动。
2.听信号练习走、跑、跳,培养孩子的灵活反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
查童装三。活动流程:
1,孩子散在地上,自由做走、跑、跳等练习,听老师数1~10。当数字达到10时,老师喊“冰”,所有孩子都不动。
2、老师说:“冰镇”的小朋友散开继续自由地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3.在孩子熟悉游戏后,老师可以更改密码,比如“两人冻结”、“三人冻结”。孩子们必须触摸他们身体的某一部分,这表明他们被冷冻在一起。
规则:老师说结冰的时候,孩子必须停止各种动作,原地不动。谁动谁就停赛一次。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3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排队急行军。
2、通过相互合作,合作完成游戏
二、活动准备:
一个大的报团或者一个球当豆子用。
三、活动过程:
1.让孩子们三人一组,装扮成蚂蚁。(第一个孩子以手为触角站立;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弯下腰,用手搂住前面孩子的腰。
2.要求一群群“蚂蚁”排队行走,注意相互配合,不要摔跤,不要踩别人。
3、设置必要的距离,把一些物品放在最后作为“豆子”。请从起点“蚂蚁”到终点,然后回来,比赛移动豆子,看谁移动快。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理解童谣的内容。
2.在数数游戏中感受儿歌的乐趣和节奏。
3.完全在老师的指导下说儿歌。
4.体验相互合作的快乐和踢毽子成功的满足感。
5.考验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羽毛球,单词卡
活动流程:
一、引言:
1,猜灯谜。有羽毛的小玩具,扔向空中,我踢它。谜语介绍。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2.出示挂图,思考:怎么踢毽子?(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3.观察挂图后交流: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踢毽子的?脚的哪个部位?(通过观察和互动,让孩子认识脚的不同部位,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4.图中有几个羽毛球和孩子?思考:多少人踢两个羽毛球?羽毛球怎么样?(通过观察让孩子知道踢毽子与人数一一对应,为理解儿歌内容做准备。)
二、操作性活动:(幼儿的活动在静态和动态中交替进行)
1.老师这里有一个漂亮的羽毛球。谁想试试?孩子们,看看他是怎么踢的。(鼓励孩子大胆尝试,根据孩子的活动水平随机指导,让大部分孩子看到如何踢毽子,为活动的延续做好技术和情感上的准备。)
2.老师总结:用脚内侧踢毽子的底部。(老师的重点是给孩子明确方法,以利于后面的模仿活动)
3.分组练习踢毽子。(个别指导。鼓励孩子模仿参与,掌握技能,为下一步数数做准备)
4.小组赛:统计哪个小组打得多?(通过数数活动,让孩子按顺序参与,为学习儿歌中的数数句子做铺垫)
5.老师踢,孩子数。童谣里的数字比较简单,孩子很难理解。老师通过数数,当踢的次数与数的次数不一致时,老师引导孩子学习简单的数字,为理解和学习童谣做铺垫。
第三,学儿歌
1,全赞赏。(通过整体听觉感知儿歌)2。逐句学习,同时展示图片。(多种器官感知童谣,图片帮助孩子理解童谣,为孩子在接下来的环节完整阅读童谣起到拐杖作用。)
3.引导孩子根据图片大声朗读。(放下拐杖,让孩子自己走)
四、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踢人、踢门等。都是不文明的行为,小孩子做不到。(对孩子进行礼貌礼仪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班级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游戏:找字卡(捉迷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字卡上印着毽子这个字。孩子在玩的时候,不自觉地认识了汉字,强化了印象,还可以愉快地和家长分享活动内容,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进步和变化)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5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促进孩子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体验群体活动的乐趣
4、锻炼孩子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5.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儿童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难点:对个别孩子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的指导。
要准备的活动
沙坑、木铲、小桶和小红旗
活动过程
1,开始
将学生分组,带进活动场地,准备活动。
2.比赛
(1)让学生选择土地,确定城堡的范围。
(2)让学生谈谈选择土地的原因。
(3)让学生做城堡,老师巡视观察学生。
(4)引导协调能力差、灵活性低的孩子。
(5)城堡建成后,让孩子互相观看,评价谁的城堡建得好,谈论自己的城堡存在的问题,并开始重建它,使它变得更好。
3.活动结束
让孩子们谈谈他们对这项活动的感受。
教学反思
1.随着心理特征的发展,幼儿园中班的儿童已经发展了他们的独立性和有意行为。孩子要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在团队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的精神。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师生互动反思:大部分孩子能做到老师要求的事情,而有些孩子注意力分散,只是看热闹,自己不行动。老师对这些孩子进行个别指导。效果不错。
(2)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反思:因为曾经上过小学课程,所以感觉这一年来很多事情都无从下手。现在才明白,相关的理论知识太缺乏,经验不够。有必要加强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3)男生造城堡更快更粗糙。什么都不做,女生慢慢做,小心翼翼。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提高对男生的要求。让男生养成踏实认真的习惯。
(4)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多观察学生,多接触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心理。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活动实用教案集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活动5个设计方案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5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活动。
★中学数学教学活动5个设计方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五大设计方案。
★儿童中班最新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活动策划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活动的5个方案
★幼儿园中班集体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