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 789差价

798艺术区简介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50年代建造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就是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区,所以也叫大山子艺术区(简称爸爸-大山子艺术区)。这里原是原国营798厂和其他电子工业的老厂址。这个地区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至酒仙桥北路,南至江泰,占地60多万平方米。

现在这个厂区叫798艺术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的706、707、718、751、797、798六个厂的区域范围。20世纪50年代末至1964年,这片区域曾被称为“718联合厂”,被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文中提到的六个工厂是联合工厂的分支。1964年,这六家工厂开始独立运营,从一家联合工厂变成六家工厂,直到2001。2001除751、华融资产公司(控股公司)、751外的五家工厂共同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一区域。

从2001开始,北京周边和京外的艺术家开始聚集在798工厂,他们用独特的眼光发现了这个地方对于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加修饰和装饰,成为一个有特色的艺术展览和创意空间。如今,798已引起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北京城市文化的新地标。

以798艺术区为代表的798文化理念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入驻后,大规模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厅和酒吧的集合体,形成了国际化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通过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历史文脉和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城市文化和生活空间的观念影响巨大。

工厂的建筑风格,以798厂为主,简洁朴素,强调功能。巨大的现浇结构和明亮的天窗在其他建筑中并不多见。它们是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援建、东德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项目,几十年来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随着改革开放,北京城市文化定位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到来,798厂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重新定义和再发展的任务。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大,原本属于郊区的大山子地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当原有产业迁出后,在原址上必然会涌现出无污染、低能耗、高技术含量的新产业,更适合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大量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到来就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

这些居民既有设计、出版、展览、表演、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产业,也有精品家居、时尚、酒吧、餐饮等服务业。他们在保护原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对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了对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理解。这些空置的厂房经过改造后成为了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在实用性与审美性与厂房内的旧建筑之间展开了一场生动的对话。

这些居民的生活方式是经济改革的产物,他们展示了个人观念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新关系——乌托邦与现实、记忆与未来之间的新关系。798是新时期青年文化的载体。这里形成的文化将是本土资源的国际化和个人理想的社会化。新“798”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怀的存在,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的并重,精神追求与经济规划的双赢,精英与大众的互动。这种现象出现在798年,涉及城市发展、生产和消费模式等多个方面。

798艺术区的历史演变

[718联合工厂成立]

说起北京798艺术区的历史,就要从新中国的工业化说起。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造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设备厂”,即718联合工厂。718联合工厂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王政部长策划,在前苏联和民主德国的援助下建立的。

1952联合工厂建在酒仙桥地区,在京郊没有工业基础,1954开始土建。1957,国家领导人出席奠基仪式,宣布投产。其速度之快在建国初期实属罕见,凝聚了老一辈领导人和建设者的心血。酒仙桥地区有774厂和718共建的738厂。这三家工厂的建成,不仅改变了酒仙桥地区的面貌,也形成了中国电子工业史上大发展的开端,而这种开拓性的作用将永远被载入中国电子工业发展史。718联合工厂建成后,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为电子工业建设、国防建设和通信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64年4月,四机部撤销了718联合厂的编制,成立了部直属706、707、718、797、798、751厂。

718联合工厂建筑设计

718联合工厂是一五期间156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东方集团对华援助项目之一。由于电子业在这一阵营中的领先地位,东德被赋予了建设联合工厂的重任。时任东德副总理的Oelssner亲自牵头,利用整个东德的技术、专家和设备生产线,完成了这个项目。由于东德没有同等规模的工厂,Oelssner组织东德44家研究所和工厂的权威专家成立了718联合工厂项目后援小组,最终集合了整个东德电子行业的力量,包括技术、专家和设备生产线,以乌托邦式的理想完成了这个宏大的项目。718联合工厂首任厂长李锐在回忆文章中说:“我在德国看过20多家工厂,没有一家有这样的规模。据我所知,这种规模的工厂在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都很少见。”

德绍的一个建筑组织负责联合工厂的庞大建筑设计,与当年的包豪斯学校在同一个城市,两者在建筑精神上是相通的。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魏玛建立了包豪斯学校。在抽象艺术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工艺美术和建筑风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单,构图灵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主张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以强调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后被称为包豪斯学派。

联合工厂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是实用与简约完美结合的典范。德国人在建筑质量上追求高标准。比如抗震强度设计是8级以上,而当时中国和苏联的标准只有6到7级;再比如,为了保证牢固度,用了500块积木;另外,厂房的窗户是朝北的,而当时普通建筑的窗户是朝南的。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天窗和反射光,使光线保持均匀稳定,而且从视觉体验上来说,恒定的光线可以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美感。

闲置的工厂和艺术区的形成

5438年6月+2000年2月,原700、706、707、718、797、798等6家公司整合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七星集团是北京市和电子城园区首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原六厂资产重组,部分房产闲置。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房产,七星集团将这些厂房陆续出租。

2002年2月,美国人罗伯特在这里租下了120平方米的惠民食堂,将其改造成了一家前店后办的公司。罗伯特在中国做艺术网站。一些经常和他交往的人看中了这里空间宽敞,租金低廉,租了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者展览场地。“798”艺人团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由于部分工厂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整个工厂规划良好,建筑风格独特,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和定居,逐渐形成了今天的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的现有机构

目前已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这一领域。据2005年3月不完全统计,进入798艺术区的103所院校中,主要有创作、展览与传播、设计两大类,其中艺术创作、展览与传播59所(占全部院校的57.3%),设计29所(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服装与形象设计)。此外,还有一些与艺术创作相关的小类,如传播发行、书店和餐馆酒吧等。

至少有300多位艺术家直接居住在798艺术区或以798艺术区为主要艺术创作空间,其中一部分来自国外,包括法国、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韩国和新加坡。有著名的艺术家如刘索拉(作家、音乐家)、洪晃(出版、发行人)、李宗盛(音乐家)、李向群(雕塑家)等。在798艺术区,也有不知名的人。

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的798艺术区面积从几千平米到几十平米不等。其中,出租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公司(出租面积4500平方米)和南加州建筑学院(出租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次是李霞为画廊和展览租用的空间(2000平方米),洪晃和为出版《我看,十七》、《乐》等杂志租用的空间(1610平方米),画廊(1350平方米)和徐勇。最近,世界著名的古根海姆艺术公司计划在798艺术区租用一个5000到10000米的场地,但目前798艺术区并没有这么大的面积可供出租。

截至目前,在原718联合厂房中,已有约65438+万平方米的厂房出租给国内外各类艺术文化机构,占整个厂房面积的50%以上。

798艺术区的艺术效果

由于艺术家的“集群”效应和名人效应,以及自2004年以来已举办两届的“Diaf-大山子国际艺术节”的影响,798艺术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第一届艺术节(2004年4月至5月的一个月)吸引了80,000名参观者,其中约60%来自中国,40%来自海外,包括来自巴黎等外国大城市的当代艺术代表。120多家中外媒体报道了艺术节,活跃在这里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一些国内外文化机构和基金会赞助了这个节日。第二届艺术节(2005年4月30日至5月22日),在23天的时间里,* * *开展了109场演出、展览、研讨会等艺术活动,吸引了超过8亿人次的观众,最多的一天达到近万人次。2005年9月22日至10月7日,10,798艺术区举办了“双年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观众超过6万人。以上活动让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艺术品的成交额也与日俱增。

自2004年以来,瑞典首相、瑞士总理、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巴罗佐)、比利时公主、安南夫人、法国总统希拉克等都曾到访798艺术区。施罗德参观798艺术区时感叹:“几十年前的包豪斯建筑在德国很少见到,但在今天的北京真的很少见!”比利时公主在艺术品上花费了数万美元。去过798艺术区的外国领导人或者他们的夫人都一致认为798艺术区很好。没想到中国有这么好的地方表达活跃的思想,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2003年,798艺术区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22个最具文化标志性的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北京首次入选《新闻周刊》年度12世界城市,因为798艺术区把一个废旧工厂变成了时尚社区。2004年,北京被《财富》杂志列为全球20个发展中城市之一,入选理由仍然是798。

近两三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来798艺术区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据抽样调查,2004年约有45万人,2005年有超过50万人到访这一地区。海外游客与国内游客的比例约为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