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和火哪个危害更大?

这个策略的目的是普及包括楚辞在内的四大法,学习如何深入分析战法。同时也让领导国家的老伙伴对战法的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搭配战法。

四大法是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四星组,从孟新到大神,输出战术:楚歌无处不在,东调西调,火烧(火),七军泛滥(水)。

此策略仅以楚歌为例详细讲解。

1.第一次见到楚歌。

首先我们来看看四星战术和歌曲的面板属性:

战术型:主动型

根据战术类型,可以知道发布顺序。《陆军之地》中战术的发布顺序是:被动战术(蓝色) >指挥战术(绿色) >主动战术(黄色) >总攻>追击战术(紫色)。也就是说,当一个军事指挥官同时携带几种不同类型的战术时,生效或者释放的顺序是这样的(如果他携带几种同类型的战术,按照佩戴的顺序从上到下生效)。

楚辞的发布顺序是在被动战术和指挥战术之后。

便携式武器类型:所有武器

适用性强。

战术距离和目标数量:距离5,目标敌人2-3人。

我方阵营到敌方阵营的距离是5,也就是说,这种战术可以适用于我方任何一个武将,可以影响到所有敌军。因为这个游戏适合大营武将战术的稀缺性,作为一个输出技能,可以影响包括敌营在内的所有敌军,同时保证一定的稳定性,不像中国军队容易控制或者秒远。所以这个战术最适合的位置是大营。

开始概率:50%

起步率高。

伤害类型:

恐慌点(持续伤害),受战略影响-战略攻击伤害

也就是说楚四曲有多处受伤。

壁板损伤的数值计算;

完整级别:

127%*2*2~127*2*3

=508%~762%。

以上是对这种战术的初步分析。从上面可以看出,楚歌四曲是一个延时释放(非瞬发)伤害高的点输出技能,适合大英法师。

2.谨慎的策略

此战,先在1回合,我方贾诩开始准备楚歌,敌方贾诩将其释放给我方贾诩。然后第二轮放出楚歌,成功影响了宿敌董卓和贾诩。

然后,轮到贾诩行动了,敌人贾诩第一次受到了伤害。因为敌方董卓作为骑兵,速度属性比我方步兵贾诩高,而且在我方贾诩放出楚歌方思之前第二轮就已经行动了,所以第二轮董卓没有受伤。

第三回合,董卓演戏时第一次受伤。

在第三轮中,我们的贾诩再次开始准备楚歌,然后敌人贾诩遭受了来自我们的贾的第二次伤害。但此时战报并未显示“敌人贾许从我贾歌曲中产生的恐慌效应已经消失”。也就是说楚歌对仇家徐造成的伤害已经全部发挥出来了,但是状态并没有消失。

第四回合,敌方董卓遭受楚歌第二次伤害。从那以后,所有的伤害都已经造成了,但同样的,影响也没有消失。

现在还是第四轮。轮到我们在贾诩采取行动的时候,贾诩又放出楚歌,说明敌人贾诩的惊恐效果已经被刷新,但是敌人董卓的惊恐效果不相上下或者更强。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军之地》的运行机制I * *有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发布阶段;3.生效阶段;4.结束阶段。不是每个战术都有这些阶段,但是不同类型的战术有不同的阶段。

战术上有两个阶段需要做好转身的准备,分别是1和2。瞬间伤害技能,比如突击,只有21个阶段,而需要准备回合的Buff技能,比如楚格思,四个阶段都有,分别是1,2,3,4。贾旭自己的计算策略也是Buff技能,但是因为是瞬发,所以不需要准备,只有2,3,4阶段。

这场战斗,一开始在1回合,我方贾诩开始准备楚辞,然后敌方贾诩把计算好的战略释放给我方贾诩,导致我方贾诩的战略属性降低。然后第二回合,我方贾诩向敌方贾诩和董卓放出楚歌(此时楚歌已被敌方贾诩的战略削弱)。两轮、三轮、四轮过后,所有的伤害都已经造成了。第四回合,我们在贾旭行动的时候,被敌人减贾旭策略属性的效果已经消失,楚歌再次被释放。由于敌方董卓有逐级减伤效果,虽然此时我方贾旭得到了强化,但逐级削弱后,施加在董卓身上的效果仍然不如之前第一次释放时的效果,所以这一次,敌方董卓的惊恐效果并没有被成功刷新,但却成功刷新了本回合即将消失的敌方贾旭的惊恐效果。

综上所述,完全命中一个楚歌的伤害至少需要四个回合,如果是慢武将的话甚至需要五个回合。

假设我们穿楚歌的武将每回合都是第一个行动,最好的情况是1回合开始准备,第2回合释放,第2、3回合完全打出伤害,第3回合再准备,第4回合再释放,BUFF不生效(因为第4阶段战术还没实施,此时释放。大多数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兵力减少,释放的战术会有效果。除了少数情况,比如穿预见,或者敌人前几轮减伤战术效果结束,可以刷新效果。)第五回合再准备,第六回合再释放,第六、七回合全部伤害命中,第七回合再准备,第八回合再释放(同上)。

所以即使我们的武将佩戴楚歌每回合都是第一个行动,一般情况下,一场楚歌之战也只能完全生效两次!

受伤率:(508%~762%)*2

=1016%~1524%

3.战术搭配

如何提高楚歌的利用率?答案只有一个:用高速武将穿预见。

高速武将穿预见,战斗就变成这样:1回合准备,第二回合放出;2、3轮伤害全部打完,第三轮再次开始准备,第四轮再次释放——成功刷新敌人XX的惊恐效果;4、5轮伤害全部打完,第五轮重新准备,第六轮再次释放,再次刷新成功;第6轮和第7轮,所有伤害都处理完了,第7轮,重新准备。第8轮再次放出,再次刷新成功。第8回合,一半伤害被打出,战斗结束。

我们来计算一下楚歌在佩戴预见时的最高伤害率:

设楚歌的单伤率为C,最高伤率为y。

那么y = c+1.24 c+1.4c+1.56 c/2。

= 4.42c≈4.4c

c=(508%~762%)

所以y = 22.35% ~ 33.53%

可见楚歌的输出极限加上预见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但是如果一个慢武将带着楚歌到处走,往往要五个回合才能完全放出楚歌到处走,输出也没那么高。

为了让深谋远虑对楚歌的加成最大化,佩戴的武将要自带战术,最好是瞬间输出。能充分发挥这两种战术的军事统帅是于迅。作为一个出道率很高的五星武将,有自己的瞬间高伤害,骑兵高速度的战术,放在处处楚歌,深谋远虑的阵营中,既避免了中国军队被轻易指责被反击,又保证了稳定的高输出,在PVP中输出能力很强。

当然,一些迟钝的弓兵或步兵指挥官也可以穿着楚歌到处走。

4.关于四大定律的干货

1.燃烧的簸箕(火)危害最大。高速骑兵指挥官佩戴。当面对比自己慢的敌人时,一轮就能造成全部伤害。

2.事实上,火焰燃烧簸箕(火)造成的二级燃烧伤害只有一级伤害的83%左右。所有燃烧技能的燃烧伤害其实都没有面板值高,大概是面板值的83%。

3.被淹的七军(大水)伤害不低。作为一场瞬发战,它的伤害有时甚至高于烈焰和楚歌。因为灼烧和恐慌都是可以消除的BUFF。

4.燃烧的大锅(火)和被淹没的第七军(洪水)最适合的位置是钟君,但是燃烧的大锅(火)也可以放在营地里,而不是转移注意力。

5.分流的单次伤害最高,但往往只能命中一个敌人。

6.大营战术的伤害率往往低于同级别的中国陆军战术,因为大营本身就有稳定性和不易被控制的优势,这种设定有利于战术的平衡。

7.中国军队的位置:火焰烧筐(火) >被淹的七军(洪水) >楚歌遍地>东调西;营地位置:楚歌遍地>火苗烧簸箕(火) >声东击西。

注:以上策略和观点由玩家提供,不代表官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