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中生有可能每天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吗?

1.如果游戏不断更新,估计也不会累。每天要换不同的饭菜,会不会吃腻?

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所以这个不好说。

3.大家都说了,不要强行干涉。现在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强行阻止他们,会导致他反抗,走向极端。即使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怨恨。

4.你可以试着和他交流。如果你是他的父母,可以交换双方的真实感受。当然不要选在家里的地方,会增加家里的政治气氛,大家也谈不到话题,也不容易接受对方的感受。所以你要选择附近的公园或者风景好一点,人少一点的街道,这样他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脱离电脑。虽然他不会一直关注你,但总比一直关注电脑好。如果这个中学生是男生,他强烈要求父亲站出来,用男人的方式说话。他不年轻了,给他一点男人的尊严。如果是女孩,母亲会出面,以免被认为是家长欺负孩子。沟通时注意平等对话,不要退让,因为此时你们的身份是平等的。

如果这个高中生拒绝交流,也不要太激动。尽量用他看得见的方式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心。比如睡觉的时候,不要说“很晚了,快去睡吧”,而要说“累了就休息吧”。这样的语言虽然都是关心的元素,但不同的是,一个是强硬的不尊重他的感受,一个是温柔的,这说明父母对孩子健康的支持和重视。用一种他很容易看到的方式去关心他,他会在闲暇时回忆起这些平和的、往往不同的感受,会慢慢激发他内心的良知,唤醒他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他以后用理智约束自己的感性打下基础。

6.无论是经过沟通还是采取温和的关心方式,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改善,一种是没有变化。如果他变好了最好,所以这个时候让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好的爱好上,不要让他着急学习。在这些好的爱好中,可以逐渐加入道德和学习意识,引导他慢慢转向学习之路。如果没有变化,可能是普通溺爱导致的固执所致。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表现出应有的威信,让他知道,在这个家里,他并不总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平息他的抵触情绪很重要。比如他不改,就马上限制他的游戏时间。这个时候,他会很生气。然后,他会无视他的任何要求(包括出门),在他的怒气即将消失的时候向他解释原因,包括父母当时和此时的心情,安抚他的激动情绪。虽然在父母眼里他还是个孩子,但此时他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6.家长不妨加入孩子,和他一起做游戏,了解他游戏的内容和心情,了解孩子不愿意出门、上学、听劝告的原因。这样可以更好的结合他的心理做出相应的策略,也给对方一个交流和话题的空间。

7.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可以邀请他出去玩,打篮球,踢足球等等。当然,两个人什么都玩不了,所以如果你想找一群人,可以先卑微他一下,让他感受到群体游戏的快乐和那种独特的快感。然后慢慢增加游戏难度,让他有意识地做得更好,这样可以进一步圈住他的注意力。当他比一个人玩电脑更喜欢和大家一起玩游戏的时候,让他更好的融入群体,让他感受到大家的存在,感受到大家分享的快乐和各种心情。

8.其实,一个人如果沉迷游戏,在现实中是找不到和游戏一样的快乐和被重视的感觉的。当今社会,各种压力不仅施加在家长身上,也施加在学生身上,有时学生承受的压力大大超过了学生应该承受的重量。各种压力导致的同学之间的交流减少,逐渐疏远,那么他们渴望的快乐也就不存在了。

而且,现在学生能玩的东西太少了。在过去,人们可以在童年时玩泥巴、树叶、钓鱼、游泳和在草地上跑步,他们比现在的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快乐。童年是为了好玩,但是当童年应有的快乐消失后,人长大后会有更广阔的空间,但是当这些欲望再次被剥夺时,就开始心灰意冷了。在随处可见电脑的现代,他们通过无意的接触感受到了电脑游戏的魅力。其实这种魅力是成年人无法抗拒的。在电脑游戏的世界里,他们找到了类似于他们曾经渴望的东西。经历了一场绝望,谁能抵挡突如其来的希望和诱惑?游戏让他们感觉前所未有,他们怀着渴望和扭曲的意志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别说他们不知道这很可能会毁了他们的一生,就算他们知道游戏最终会把他们引向深渊。这只能用毫不留情来形容。其实这一切的一大原因是父母。在社会的压力下,你给孩子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但你有没有让他们同时享受到应有的快乐?在很多孩子眼里,别人总是比自己幸福。为什么?因为别人可以玩,有自己没有的空间和快乐。他们渴望更新鲜的快乐。强大的压力虽然会让他们出类拔萃,但也扭曲了他们的心智。有没有可能弥补他们失去的童年?你觉得失去童年的孩子会愿意天天看宣扬童年快乐的课本吗,更何况这些课本越来越没意思了?你不觉得这很残忍吗?如果真的在乎孩子,不如多在乎孩子的感受!不是人小就是欺负惯了!孩子是人,大人也是人。为什么在感情上不能对等?

我不干了。如果我说得不好,就当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