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科普一下美国大选为什么要采用选举制?

200年前美国刚建国时,美国先贤设计了“选举人”制度。当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政客向选民作出虚假承诺骗取选票,“选举人”间接选举总统以趋利避害。但是今天,这种意义已经消失了。与间接选举无关,没有实际选举人,只有“选举人票”。这种制度主要是尊重各州的权利,是美国民主分权和尊重地方州权的体现。

美国有538张选举人票,是来自华盛顿特区的参议员(100)、众议员(435)和众议员(3)的总数。参议员按州分配,50个州各有2名参议员;众议员按人口选举,50万人左右选一个。比如纽约,人口1,600多万,众议员31人,加上参议员2人,一共33张选举人票。

根据选举人票制度,如果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赢得了这个州的多数选举人票,即使赢得了这个州的全部选举人票,也称为“赢者通吃”。在每个州赢得538张选举人票中超过半数(270张)的候选人当选总统。

由于采用赢者通吃的计算方式,可能会出现候选人赢得按人头计算的全国普选票,却因为选举人票不足半数而输掉大选的现象。比如上次大选,民主党候选人戈尔比和党内候选人布什在全国多了50万人头票。但由于布什最终在佛罗里达州获得了数百张戈尔人头票,根据赢者通吃原则,布什赢得了该州全部25张选举人票,从而使他的选举人票在全国过半,当选总统。

美国国内一直有人认为“选举人”制度不合理,要求取消,实行全国人头票制,谁得多数票谁当选。根据罗伯特的研究。《选举人团与宪法》的作者、丹佛大学法学教授哈达威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美国国会有超过700个废除“选举人团”制度的法案,但都以失败告终。以200年计算,等于平均每年近4次,但他们为什么没有通过?

原因是美国先贤设计的选举制度既适合美国联邦制的国情,又体现了民主的真谛:尊重少数,服从多数。具体来说,它有四个优点:

首先,保护小国的利益。美国是一个联邦体系。实际上,50个州相当于50个“州州”。“州州”和“省”的概念完全不同。“省”就是中央集权,“邦州”就是联邦。美国的每个州都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立法权。例如,州巡警不允许在没有通知对方的情况下跨越州界进入其他州。如果你开车穿越美国,你会在州界中间看到一个写着“欢迎来到本州岛”的标志,州界划分得很清楚。

美国先贤对该制度的设计侧重于分权而非集权,其宪法理念是将权力下放给各州,并在联邦层面确保大州和小州的平等权利。比如美国参议院的权力比众议院大,但参议员的选举与州的大小和人口无关,而是刚性分配的,每个州有两个参议员。加州的人口是罗德岛的60多倍,但最大和最小的州的联邦参议员人数却完全一样。美国建国之初,那些小州同意加入联邦,条件之一就是保证与大州拥有平等的权利,实行“选民”制度。

“选举人”制度符合“一人一票,多数当选”的民主原则,只不过“州”是选举单位而不是全国人口。这个多数不是全国范围的“多数”,而是各州选民的多数,可以更好地保护小州的权益。这种制度迫使总统候选人不仅重视几个大州,而且重视每个州,并在每个州获得多数选票。

而如果实行全国范围的计票方式,那么几个人口众多的大州联合起来,就有可能操纵选举。比如美国最大的七个州加州、纽约、德州、宾州、佛罗里达、伊利诺伊和俄亥俄州的人口加起来占美国总人口的一半。如果实行全国普选制,那么总统候选人只需要在这些大州拉票,而不用去罗德岛、阿拉斯加这样的小州。美国有七个小州只有三张选举人票,六个小州有四张选举人票;如果每个州不分配两个参议员,不执行选举制度,这些小权益就会被大州吞噬。虽然罗德岛人口只有加州的六十分之一,但选举人票却是加州18的六分之一,一定意义上保护了罗德岛的权益。因此,“选举人”制度既符合美国的联邦制,又体现了服从多数、尊重少数的民主原则。

这个“选举人票”系统有点像NBA篮球赛。不是根据每场比赛赢得的总点数(相当于全国人头数),而是根据赢得的比赛数(相当于每个州有选举人票)。也就是说一个赛季有82场NBA比赛。不是每局赢的分数累加计算,而是每局“局”一个计算单位。赢得最多比赛的冠军是分区冠军。这样的计算更好的反映了这支球队真实的整体实力。

“选举人票”制度的第二个好处是赢家通吃,可以一次性选出总统,不像其他国家第一轮总统票数不到一半就进行第二轮选举。因为只要有第二轮选举,就会有政治分享和交易,结果选民就会被扭曲,被迫投给其他候选人。

美国实行“选举制”200多年来,有一次是因为两个候选人的全国选举人票相等,另一次是三个候选人平分选票,没有人过半,众议院在候选人中投票选举总统。根据美国宪法,众议院表决这种仲裁时,并不是众议院的435名议员都投票,而是每个州一票,26个州超过半数的选票才能当选总统。这一规定再次表明了对国家权益的保护和重视。美国200年只有两次众议院投票,事故率1%,证明了“投票人”制度相当有效。

第三,“选举人”制度可以马上产生一个总统,而不是全国元首计票,每个村镇每一张票都要计票,这样总统就无法长期产生。

在美国上届总统选举中,佛罗里达州的几个县花了几周时间重新计票。如果大选的票数相当接近,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重新计票,直到每个村庄。然后美国50个州都是这样计票的,恐怕要过几个月才能选出总统。总统当选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出现政治上的麻烦,因为那些政治动物会动脑子利用这个时间差。

实行“选举人”制度,胜者全拿,总统在选举当天立即选举产生。失败者承认自己落选,胜利者就自己的当选发表演讲,选举结束。这种立即计票,连夜用机器计算选举结果的方式,可以避免时间拖长可能引发的政治纷争。

根据哈德威教授的研究,美国实行选举制度的两百年来,“几乎每次都是立即选出总统,最后一次选举争议是历史上罕见的例外。”而且这一制度实行200多年来,只有4次(包括戈尔的)候选人领先于全国普选票,却因为失去选举人票而落选;等于两个世纪四次,频率极小。

第四是不产生很多小党,使宪政体制相对稳定。美国建国200多年来,一直是两大政党轮流执政,而不是像其他民主国家那样有很多小党,这与美国一直实行的“选举”制度有直接关系。因为选举制度以“州”为“计票单位”,实行“赢家通吃”的游戏规则,赢家囊括所有选票,所以得票第二和第三多的候选人一无所获。每个州的选举结果只有一个获胜者,没有第二或第三名,所以不会有小党,更不用说是多党制,有比例政党。

如果政党太多,特别是实行政党比例代表制的多党制,两个小党可以联合起来对抗一个不足半数的大党,或者多党联合执政,就容易导致内阁不稳定,选举频繁。在号称世界第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小党派因为政党比例制而“扎堆”。目前,有30多个政党在议会中拥有席位。

1998年4月,印度人民党赢得全国大选。因为没有过半席位,不得不联合其他小党团。然而,执政仅375天后,其中一个只有18个席位的小党被不信任投票击败,导致印度提前大选。印度人民党只有联合24个小党中的半数以上才能再次组阁。

美国实行“选举制”,给小党派留下的生存空间很小,两大政党轮流执政。不存在很多小党联合起来投不信任票,结束内阁的现象。总统因违法被弹劾,副总统继任。不需要解散内阁,提前全国大选,从而稳定政局。

任何一种选举制度都有其缺点,但从其200多年的历史和特点来看,虽然有缺点,但更符合美国联邦制的国情,体现了民主原则。所以,对那些叫嚣废除选举制度的美国人,哈达威教授感叹“这种制度在过去的两百年里一直很有效,美国人都被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