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的双赢策略

有人说,WPP的成功是传播并购史的成功。在苏买下这个“空壳公司”后,这位剑桥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和哈佛大学的MBA开始将自己的信念付诸实践: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分别收购了美国和英国的10家公司。苏说:“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公司是成功的,它必须知道如何利用收购来快速成长。WPP的成长是可以买到的。我喜欢这样下去。”在他早期的收购中,1987和1989最为著名:先是以5.66亿美元收购了智威汤森公司及其子公司大卫公关,随后又以8.64亿美元收购了大卫奥美创立的奥美广告公司。这一度在媒体上造成了极大的舆论混乱。1989年,他被《时代》杂志称为“麦迪逊大道上最可怕的袭击者”。无论是赞誉还是名声都不能阻止他的收购,但目标是瞄准行业先锋。

2008年5月,苏击败微软,收购24/7 Real Media;,美国在线广告公司。7月,他发起了对英国市场研究公司Taylor Nelson Sofres(TNS)的“敌意收购”,三个月后成功收购。

中国通信领域放开外商投资后,苏的中国之路加速推进。2002年6月,奥美以奥美公关的名义入股60%,收购了中国本土公关公司西海岸咨询公司。奥美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广告公司。2003年7月,我们与日本博宝堂(WPP占20%股份)(WPP和博宝堂各占25%,中方占50%)共同投资成立了上海广告公司。WPP在中国设立了65,438+03广告合资公司,2007年营业额已超过6亿美元,约占中国市场的65,438+05%。

苏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中国游戏广告行业。2008年9月,* * *与美国领先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起投资了上海英格玛美爱数字互动公司,该公司为网络游戏提供嵌入式广告解决方案。苏通过向MySpace中国的控股公司注资进入中国的社交网络服务领域。苏说,要想在取得成功,必须把握两点:第一,必须与战略保持同步;第二,我们必须果断和迅速地执行战略。“例如,最近对TNS的收购首先将WPP的全球销售额从6543.8+03亿美元增加到6543.8+05.5亿美元,还将我们的市场研究业务增加到40亿美元。其次,TNS在亚太地区有非常大的业务基础。在全球265438+亿美元的销售额中,亚洲大概有3亿美元,在拉美和中东欧也很强,在地理上和我们实现了共赢。第三,在行业覆盖上,TNS在医疗保健行业、汽车行业、电信行业、IT行业都有非常强的实力。所以,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有了TNS,我们可以节省5000万英镑的成本,从各个角度来看,这真的是双赢。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我们的M&A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