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大脑前庭的方法
锻炼大脑前庭的方法1。躺在床上或坐着。
1.眼球运动,从慢到快
1.1上下运动:眼睛先向上看,再向下看。
1.2左右移动:眼睛看向一边,再转向另一边。
1.3远近凝视:手指在患者面前的1米逐渐向患者靠拢至0.3米,患者的眼睛随手指移动。
2.头部运动,先慢后快,然后闭上眼睛。
2.1头部屈伸
2.2转身
第二,座位
1.同上,眼睛和头部运动。
耸肩,转动肩膀
向前弯腰,从地上捡起物体
第三,车站
1.同上,眼睛,头和肩膀的动作。
2.睁眼闭眼时从坐姿到站姿。
3.在你的手和眼球之间传球
4.从坐姿到站姿,中间转圈
四。活动(室内)
1.和站在房间中央的人一起转身,和那个人一起传球。
2.睁着眼睛闭着眼睛穿过房间
3.眼睛睁开和闭上时的上下斜坡
4.睁眼闭眼的时候上下台阶
5.任何需要弯腰、拉伸和瞄准的运动,比如保龄球和篮球。
前庭有什么功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注意力与前庭平衡能力有关。
首先,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
前庭器官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控制着人的重力(地球引力)和平衡感。人对重力的感觉,对身体与环境关系的判断,对身体平衡的控制,对方向感和距离感的正确把握,以及转弯、攀爬、坐、站、跑都与前庭器官有关。
平衡能力主要来源于人体骨骼和中枢(脊柱)神经协调身体和重力运动的功能。平衡能力的发展是从母体胎位的变化开始的。婴儿出生后,可以通过平躺、翻身、坐起、爬行等方式站立起来,然后灵活地操纵大小肌肉。这些动作既是孩子平衡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孩子平衡能力的持续进一步训练,是以后开始动作的基础。
平衡感差怎么了?研究发现,平衡能力差会导致孩子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住、容易摔倒、拿东西不稳、靠墙走、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眼睛无法盯住目标、人际关系不好、攻击性强,甚至因大脑功能障碍而影响语言能力和左脑的组织、逻辑能力的发展。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学习能力,例如,在学校坐立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捉弄人,浮躁,发脾气,缺乏自信。上课不自觉地走地下,扭动身体,控制不了手和嘴,接不了老师的话,听不进老师的指令,不会做习题,不喜欢写字看书,不知道方向,经常绊倒,喜欢爬高,转圈跑,不头晕,害怕走平衡木。他们比普通孩子更容易给父母添麻烦,而且很挑剔。他们很难和别人分享快乐,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更不能考虑别人的需求。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有些孩子自己学不会,也影响课堂纪律,让老师感到非常头疼。前庭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包括胎位异常、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足、过早长时间使用学步车等。
第二,前庭感觉是大脑功能的阈值。
在大脑后部的脑干前方,有一个微小的雷达感知器官,叫做前庭核,它形成的神经网络就是前庭感觉。它是感官和运动知觉的中转站。大脑半球的单侧功能分化(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语言)和运动协调都依赖于大脑干部功能的完整有效工作。
因为前庭是大脑的阈值,必须对全身的触觉和关节活动信息进行再次过滤,以选择重要信息进行反应,所以前知觉必须与平衡感完全协调,才能正确区分和理解身体的空间搁置,这就是前庭平衡。前庭感知不好会直接影响身体活动。如果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就会扭曲,形成听、读、写、算等学习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适应性动作,促进了儿童智慧的发展。而部分运动障碍儿童,由于感觉统合失调和相应的协调功能,很难对周围环境产生恰当有效的适应。所以他们特别需要一个适合他们神经系统特点的特殊环境。感觉统合失调治疗的核心原则是充分提供内耳前庭、皮肤接触等感觉刺激,科学、适当地控制刺激输入的环境,促使儿童逐渐自觉地形成适应性反应,从而激发其自信心和潜能,最终提高其协调控制能力。
第三,前庭平衡功能障碍
前庭感觉系统与大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前庭系统功能正常时,人的生活中会有持续的类似重力感的信息输入,这些感觉信息会以与其他感觉信息重叠的方式输入大脑,所以一般人的大脑对重力的反应是恒定的。由于重力觉的信息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输入神经系统后会成为眼睛和其他身体感官判断信息的重要参考。
当头部旋转或弯曲时,前庭感觉感受器的碳酸钙晶体会离开原来的位置,改变前庭神经系统的传递淤积。这种现象在跳跃、奔跑、晃动时更为严重,会使惯性液体在中耳半规管内流动,感觉感受器立即受到很大影响。其他的,比如走路、坐船或者头部有轻微的震动,也会对前庭感觉有即时的反应。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前庭感受器是最敏感的,它的信息能否适应环境也是最重要的。
前庭器官总是告诉我们头部和身体的方向,我们的视觉信息是有意义的。因此,前庭信息处理能力差的儿童很难在视觉上跟随移动目标,将眼睛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眼部肌肉和颈部肌肉的信息反应处理也会出现问题,导致眼球运动不平衡,经常通过跳跃来捕捉新的目标,导致孩子阅读、玩球、画线困难。
此外,前庭神经会将脊髓锥体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通知肌肉收缩和运动。同时,这种肌肉和关节的信息会传递到前庭核和小脑。如果这个功能不好,就无法实现感觉统合,孩子会经常摔倒或撞墙,动作笨拙甚至害怕,还会造成感觉信息的严重不足,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
前庭系统中网状组织的作用是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因此,当身体快速旋转时,前庭系统必须快速调整,以保持我们适度清醒。如果前庭系统活跃度低,高速效果不足或差,孩子就会云里雾里,注意力不集中。
感觉统合运动在复活前庭方面有很多刺激,让孩子安静下来,身体活动有条理。
前庭感觉不好还会导致视觉空间无法判断的现象。空间感来源于身体与重力感的联系。缺乏重力感的孩子很难有空间透视感,所以往往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在人多的地方,他们往往会感到失落,会与人靠得太近,或者与人发生碰撞,对人际关系造成严重障碍。
前庭感觉不好会让孩子经常遇到挫折,失去自信更容易产生恐惧、悲伤、愤怒、过度兴奋等情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和协调,就会严重阻碍人格和情感的健全发展。
0 ~ 1.5岁儿童前庭训练的简易方法
1.爬行
材质:大毛巾
玩法:(1)仰头趴着(给不会爬的宝宝)。
(2)当宝宝可以向前爬行时,家长可以用双手托起宝宝的腹部,让宝宝的手和膝盖接触地面,尝试爬行。等宝宝习惯后,可以一手用毛巾托起宝宝的腹部,另一手玩玩具,吸引宝宝用手和膝盖向前爬行。
注意:在软垫上练习比较安全。
2.回头率游戏
材料:沙锤、小鼓、棒铃
玩法:两个人一起干。一个人在前面弹琴唱歌,让宝宝和家长配合。另一位老师在音乐结束后弹奏以上乐器,第一次是沙锤,第二次是小鼓,引导宝宝转身,找出乐器弹奏的地方。
爬山
材质:坐垫
玩法:爸爸或家人躺在地上,让宝宝从大人身体的右边爬到左边,再从左边爬到右边。当宝宝爬到大人身上时,爸爸抬高身体,然后慢慢下降,让宝宝觉得自己在往高处爬。
注意:家长在抬高身体时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摔倒。
1.5 ~ 3岁
1.穿过山洞
材料:纸箱、矮桌、带布条的山洞。
玩法:将装备摆放整齐,引导宝宝钻过纸箱,爬过矮桌,爬过布洞。
注意:运动时注意不要碰到宝宝的头。
2.小型飞机
材质:靠垫和被子
玩法:(1)托住宝宝脸朝下,来回摆动,三次后轻轻扔在柔软的被子上。
(2)家长和老师分别拉住宝宝的手和脚,来回摆动,慢慢丢在垫子上(注意:宝宝脸朝上)。
注意:家长要同时用力拉宝宝,慢慢拉,不能用强拉。
头朝下爬坡
材质:多个坐垫和斜坡。
玩法:在斜坡上铺多个垫子,形成一个软坡。坡度不要太高,让宝宝能从上面爬下来。
注意:谨防宝宝因手部力量不足而滚下。
3岁以上
1.摇摆
材料:秋千、圆环、感应棒。
玩法:(1)宝宝趴在秋千上,引导宝宝伸直双手做飞机式,家长双手拉着宝宝的脚,来回摇摆。
(2)以同样的姿势,引导宝宝在手中拿着圆圈时,迅速将陷阱放在感应棒上。
注意:坐垫要在秋千下面。
在滑板上捡起东西
材料:滑板、物品(大小玩具)
玩法:(1)在宝宝俯卧的滑板上,在家长拉动滑板的同时,引导宝宝快速伸手拿玩具。
(2)宝宝趴在滑板上滑下斜坡。
注意:滑倒时注意宝宝手的安全。
3.手推车
材质:坐垫
玩法:垫子铺成跑道,让宝宝在垫子上活动。家长拉着宝宝的腿,引导宝宝双手撑地,双手交替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