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凶吗?

不是,其实是因为宁波话。是他们的语气和说话方式给了你错觉。其实对宁波话的起源是有专门研究的。我给你介绍一下你就明白了。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历史悠久。同样,宁波话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言,包含了很多古汉语的成分。据一些学者研究,宁波方言的共同区很窄,核心区不会超过5000平方公里,大概包括宁波的老市区、鄞州、奉化、镇海、北仑、舟山以及慈溪、余姚的东部。而通过上海到达中国各大城市谋生的宁波人,包括他们的后代,数量会超过本土,语言影响力也会大大超过土著。宁波话属于吴语太湖明州的一小部分,所以宁波话既有吴语的特点,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很多外地人来宁波,“开导”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一句俗语:“宁愿听苏州人互相吵架,也不愿意和宁波人说闲话”,意思是虽然都是吴语,苏州话也是“糯”,但就算吵架也好听;宁波话“硬”,连说话都像吵架。但如果解释不到位,就会给人“宁波人凶”的误解。其实“硬如石头”只是宁波话的发音。据专家学者研究,宁波方言之所以如此,只是因为,第一,宁波方言很好地保留了古入声字;第二,很多复音变成了单音;第三,说话的语气语调也体现了“硬”的特点。在词汇方面,宁波话的词汇与普通话乃至其他吴语词汇有很大不同。比如几年前流行一个把普通话翻译成宁波话的游戏,比如“你们年轻人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地道的宁波话怎么说?答案是:主场比赛结束后,早上八九点太阳就升起来了。宁波方言研究:一言难尽。人们对宁波话的重视、整理和研究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876年,西方传教士穆就花了16年时间编纂出版了他的《宁波话词汇释义》;1901和1910年,另一位外国人莫伦道夫先后出版了《宁波方言音节》和《宁波方言手册》。靠近你应该写《颜勇纪纪》;民国时期的《鄞县同治方言志》收集了大量的宁波方言材料。近十年来,宁波方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朱和周志峰分别撰写出版了《阿兰宁波方言》和《宁波方言词典》。2000年,周芬出版了《色彩缤纷的宁波话》。也有很多单篇论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海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徐通锵先生在宁波话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到目前为止,宁波方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宁波话的文化内涵非常深刻,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进一步挖掘。方言:消失与拯救?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中国的文化保存在语言中。”宁波方言不仅是宁波人的交流工具,也是当地文化的载体。农村风俗,经验教训,喜怒哀乐等。都沉积在方言中,构成了厚重的文化遗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方言的适用范围确实已经越来越小,方言“画地为牢”的特点在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方言的消亡和差异的消亡意味着生动的情感被简化为电脑键盘上枯燥、理性的方程式和代码。”因此,许多语言学家发出了拯救方言的呼吁。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载体。方言的消失,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在缩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主任周雷认为,今天濒危的方言不仅仅局限于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已经扩展到所有的汉语方言。城市越大,对方言的影响越大。许多评论家也表达了对方言写作前景的担忧:虽然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投身于方言写作,但在方言日渐式微的今天,方言写作还能走多远?如果皮肤不存在,头发怎么附着?同样,也有一些依赖方言的地方艺术门类。在宁波,有宁波走书、四明弹词、甬剧。市群艺馆研究员陈在分析邹书衰落的原因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邹书的歌词里大量使用俚语和方言,还要求把旋律拉平,别说在宁波的外地人,就算是比较年轻的本地人也听不懂。但是,另一方面,方言在心理距离上的接近也是显而易见的。2004年获全国明星奖的阿拉村巧匠郎,从用宁波话演唱《透骨鲜》开始,就有了自己的特色和魅力。方言在现实中日渐尴尬:最终会进入“语言博物馆”还是依然会口耳相传?或许,答案要过很多年才能真正揭晓,但毫无疑问,今天你我的选择也是答案的一部分。